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展望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2021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20期《求是》杂志上发表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的长期执政基础。

2021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刊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的署名文章《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上,我们必须坚持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共同艰苦奋斗促进共同富裕,必须最为广泛有效调动全社会积极性能动性,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质量和专业技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搞平均主义,不搞杀富济贫、杀富致贫,避免掉入福利主义陷阱,通过14亿多人共同努力,一起迈入现代化。

在“两个一百年”目标交汇之际启动共同富裕行动纲领并非简单理论推演的产物,而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历史发展的必然之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完成全面小康目标、乘势而上开启全面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的必然选择,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和实践基础。鉴于当前社会各界对共同富裕的认识不够系统深入,对实践路径也在摸索中,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共同富裕的意义、内涵、目标以及实现路径等,力求从经济学的视角对共同富裕做普及性、系统性、学理性、前瞻性的解读。

本书分为两篇。理论篇的主题为“系统认识共同富裕”,全面解读了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本质内涵、目标与衡量标准,有助于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当前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实践篇的主题为“共同推进共同富裕”,深入研究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主要从顶层设计、示范区建设以及政府、企业、家庭与个人如何共同发力推动共同富裕方面做系统解析。最后,本书讲述了共同富裕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阐述了如何在共同富裕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本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本书关于共同富裕的讨论兼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本书立足于当下中国经济的时代背景,聚焦党中央针对共同富裕的行动纲领和政策前沿,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问题的重大论述,既有对党的经济思想脉络的清晰梳理,又有对当前经济社会问题的详细剖析,还有对家庭和企业可能面临的机遇做出的前瞻性研判。本书有助于学术界正确理解共同富裕,做出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对于政府、企业、个人正确认识共同富裕,把握共同富裕带来的机遇,以及共同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第二,本书具有全球视野,不仅关注中国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取得的成效和遇到的问题,而且考查在全球视角下推进共同富裕的意义,对讲好中国故事有重要价值。当前,世界各国面临收入分配恶化带来的巨大挑战,特别是大量福利主义国家收入分配的再次恶化宣告了西方福利主义、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方法在科技创新、金融全球化等因素的冲击下无法解决当前面临的中间阶层消失、高收入阶层收入占比逆势上扬、新要素资本赢家通吃等新问题,大时代呼唤人类必须破解这些问题。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面启动共同富裕战略,毫无疑问是顺应时代的呼唤。凭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与文化优势,中国推进共同富裕将为解决收入分配恶化的全球性问题探索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三,从分析方法来看,本书运用多个经济学领域的分析方法,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既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的理论分析,也有运用丰富的微观调查和宏观数据做出的实证分析,既有从宏观视角解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叙事,同时又关注了具体到人的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发展质量和发展绩效,真正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的宗旨。此外,本书用平实的语言给非经济学背景的读者解读相关内容,尽量避免使用公式和复杂的专业术语,力求达到普及性读物的功能。

本书能够问世,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富裕研究院管理团队和研究人员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大学部分研究生对本书也做了优秀的助研工作。感谢为本书做出贡献的师生。

刘元春 宋扬 王非 周广肃 ixlnpJbxMdTIrjbpwpFR5aV4vfK3FajZ4vj+gOb1To6fOVyiZMXqnjAl7sOq6PW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