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步步高
“霸王卸甲”与“一根葱”的数字化旅程

一个合伙人与一场数字化转型实验

2020年,王闪刚满30岁,拿着作为门店合伙人的150万元分红,装修了新房,买了一辆奔驰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犒劳自己。这个来自湖南常德的90后农村娃子,因为一场数字化转型的试验,在过去几年,经历了职业生涯最大的转折。

事情要回到2017年,黄明端选择将大润发卖给阿里巴巴,退出了拼搏一生的零售业,令人唏嘘不已。同样在这一年,王填则在步步高内部,重新点燃了数字化转型的战火。这一次,王填提出,步步高要成为一家数据驱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零售公司,并构建了数字化蓝图,即顾客数字化、商品数字化和运营数字化。

任务再次交到了彭雄手中。这回,彭雄从试点开始就明确地意识到,他不是在做一个独立部门的事情,也不是做一个线上交易平台,而是开启一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化战争。所以,他从一开始就规划了三个板块的同步发力:消费者购物旅程、组织的运营管理、供应链的管理。

“消费者很重要。”事后回溯,彭雄一再重复这句话。与电商相比,线下零售落后的并非互联网技术、数字化工具,而是消费者连接和消费者整个购物旅程管理的缺位,再起步的步步高,选择了以此作为突破口。

位于步步高集团总部楼下的长沙梅溪湖新天地步步高超市(以下简称“梅溪湖店”),被选中作为试点。在这里,彭雄和团队利用微信小程序架构打造步步高Better购小程序,将购物流程的每个场景与线上系统打通,形成“消费者购物旅程”的闭环,其中的环节包括:停车场内导航、导购、优惠信息展示、优惠券领取、扫码购、自助收银、会员卡管理甚至是电子发票等。新设备也入驻门店,例如能够人脸支付的自助收银机等。

“这些环节的数字化改造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只是要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体验最优并串联起来,很不容易。”彭雄说,2018年4月,团队试点门店完成了购物体验、交易的数字化落地闭环测试,搭建起基于小程序的“以门店为中心,覆盖3公里,90分钟快速生鲜送达”服务模式。5月24日,Better购正式在梅溪湖店上线,微信支付也配合活动推送红包。仅仅4天内,在梅溪湖店通过小程序注册的会员数就达到了1.1万,一周内门店微信支付占比达到62%。

也许是过去的失败太惨痛,一家门店的试点成功,还难以全面提振信心。这时候,刚刚在长沙奥特莱斯开出新店的王闪被选中,将数字化的试验快速迭代、再深化。

2018年12月底,离长沙市区更近的长沙金星北奥特莱斯开业,首日营业额接近4000万元,刷新同行新店开业纪录。同一天,步步高也在这里开出了一家面积7000平方米的新店,王闪任店长。这家店除了面积更大、品类更丰富,管理层也更新——从店长到员工全部是90后。彭雄决定在这里,带着“新人新店”,开展更大规模的数字化试验。

在线下,刷脸支付和扫码购已经是基础功能。还有一点和其他门店不同的是,商品和运营的数字化也开始在这里试水——店内每个商品都有专属的电子价签,连通前端支付、后端供应链和仓储管理。消费者可以直接进行支付,真正实现“边逛、边扫、边购买”,店长和公司管理层可以在后端实时管理仓储、货物上架等。

在线上,步步高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定向发券、模板消息、社群、朋友圈广告等触点将用户引流至Better购小程序,形成内外流量入口,线上线下相互配合实现全渠道运营闭环。如社群运营,小程序提供了诸多工具,社群运营或者消费者可以将“秒杀”“拼团”“立减金”“分享红包”等工具一键转发。彭雄和王闪还展开了“全员带货”,王填、彭雄、王闪,上到董事长,下到门店店员,每位员工都成为线上售货员。此外,步步高还通过和京东到家等平台合作,为顾客增加了“线上购物、60分钟到家”的完整体验。

截至2020年年底,步步高发展了超过400万社群用户,数字化会员超过2400万人,数字化交易占销售总额超过20%。

“腾讯曾经帮步步高的高管做了性格测试,90%是老虎型人格。”时任步步高智慧零售副总裁的徐莎莉回忆起这个细节说,老虎型人格的特点是足够自信、有决断力,同时也勇于冒险,只要认定目标就勇往直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利用自身充沛的精力和条件获得胜利。“零售行业的发展需要一毛钱一毛钱积累,虽然慢,但大家又都很想赢。”湖南人骨子里“霸得蛮、耐得烦”的精神底色,让经历挫折的步步高能够耐下性子来,卸下包袱,从用户的细微体验改善再启航。

事后回望,2013年到2017年的那场线上化变革,也是一次冒险,但并不成功。那场变革的背景,更多来自电商平台的压力。自1999年阿里巴巴上线,2003年淘宝诞生,2004年京东成立,国内电商持续发展,到2013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与此同时,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全面铺开应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高歌猛进,进一步加速了用户向电商平台迁移。

Better购小程序融合线上线下服务

过去,线下零售行业的用户研究和经营、商品采购、销售等,更多是靠经验,拍脑袋做决定,当线上玩家来侵蚀和拦截流量时,线下零售无力抵抗。压力之下,众多传统商超、百货企业纷纷转型线上,搭建电商平台,步步高也不例外。2013年,步步高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步步高商城上线,并开始生鲜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2014年,步步高成立湖南云猴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启动“云猴”O+O大平台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发展战略。2015年,步步高进一步布局了线上生鲜和全球购业态。

然而,宏伟的规划并没有带来业绩改观。“这个交易平台过去与线下的业务没有衔接在一起,完全独立,就相当于我们公司再去投资了另外一项业务。”彭雄如此总结这场并不成功的变革。

战火再燃,王填的“三管齐下”与王闪的百万分红

当王填和步步高还在大力投入建设电商平台之时,“敌方”已悄然深入长沙腹地。2016年,就在步步高长沙南国店十字路口对面,一家永辉超市开业,祭出“现宰海鲜”“亏本打折”等撒手锏。步步高长沙南国店是一家成熟老店,位于长沙市东南部的一处回迁社区中,服务周边十余万人。2016年前,这家店的经营状况一直是比较稳定的盈利状态。为了留住客户,步步高随即跟进,对面那家店的水果促销降了3毛钱,步步高反手降价4毛,直面竞争。一夜之间,南国店陷入了亏损。同样是这一年,步步高年报显示,受消费疲软、渠道竞争激烈、刚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30%。承压的不止南国店。

眼见彭雄和王闪在奥特莱斯的数字化实验搞得风风火火、颇有成效,王填干脆把南国店也划给他们,并且更彻底地放权,干什么、怎么干都不管,要求只有一个:扛住十字路口对面的暴风雨,恢复盈利!

死马当活马医。“顾客数字化”的那一套被彭雄和王闪搬了过来,挺好用,但还不足以支撑扭亏。王闪又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派员工假扮消费者到对面巡店掌握降价信息,即时跟进,又比如锯掉货架,避免遮挡消费者视线,让店内显得更加通透……

不仅如此,彭雄和他带领的智慧零售团队深入门店蹲点,希望推进商品、运营的数字化试验。在门店数字化运营上,步步高从用工数字化、运营管理数字化两个维度入手,解决了此前数据无法流通、场景无法融通、交易无法同步等问题。

首先被关注到的是店内的用工。彭雄在蹲点过程中发现,门店客流存在明显的波峰和波谷,但门店收银岗位是固定的,并没有根据这一客流情况来进行排班,顾客需求与员工服务无法有效匹配。基于这一现实痛点,彭雄和团队开发了第一款数字化运营产品“动态用工”,这款产品也是后来王闪用得最顺手、频次最高的数字化工具。

依托企业微信和小程序,彭雄带领团队深入门店,做试验、拆解流程、明确岗位职责,重新确定每个岗位每小时薪酬,最终制作了“动态用工”这套像打车软件一样的系统,店长可以随时根据店内情况发布用工信息(包括什么岗位、需要多少小时的工作),非当班员工(包括临时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抢单上岗,完成工作后,系统按照标准进行薪酬结算。

产品出来了,体验和数据也不错,但如何推行落地是更大的考验。一方面,动态用工的方案触动了原有薪酬体系和部门的奶酪;另一方面,这一套新工具对门店原有运营体系、员工工作模式都有挑战。

落到实际操盘之时,彭雄真正意识到,过去先规划后实施的路径已经不再适用,数字化落地更有效的方式是“基于痛点、单点突破、小步快跑、逐步展开”。痛点明晃晃地摆在眼前——有了好的工具,但无法推行落地。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大刀阔斧的体制性改革势在必行。

门店合伙人计划被正式提上日程,决策权进一步下放到最前线的门店里。过去,线下零售行业有严格的价格管控体系。例如调价这件事情,步步高超市门店虽然在生鲜品类有一定的调价权,但其他品类如果要调价,需要集团总部审批,再层层回转、下达,战机早已贻误。再者,合伙人制并不新鲜,很多企业都推行过。

实际上,作为这套系统的主要设计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黄钰昌教授早在2018年就提出,合伙人计划的核心要素在于“人+智慧系统”,合伙人计划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场变革管理,变革意味着挑战与机会。在突破认知和实践障碍后,将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助推公司业绩成长,共创共享价值。破解这个障碍的密码就是数字化工具。王填认为,合伙人制度让组织的目标、愿景、授权、流程变得清晰、简明扼要,权责能够对等。

“只要不是负毛利,价格我们自己调就好。”王闪说,成为合伙人之后,他有了更多的决策权,数字化则让决策有了更可靠的依据。王闪这次面对的变革,有些不太一样。组织变革和数字化工具一结合,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发生了。“公司推出的合伙制度和我们彭总的数字化运营工具一结合起来,这个效果就非常明显。”王闪说。他和几个关键部门的主管报名成为第一批门店合伙人,业绩达标之后可以分享门店30%的利润。更大的变化,来自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

“譬如说这个单品的毛利现在可能有点低了,什么原因,系统马上会报警,或者说这个单品的库存还比较多,系统会给我智能推荐。”很快,他们的工作全部搬到了卖场,通过手机上的企业微信和小程序,就可以做到智能推荐、库存管理,实时提醒推送。在南国店,这套系统的功能中,“动态用工”是用得最多的,然后是“动态订货”“动态折价”“动态报损”等等,都给王闪提供了很大帮助,包括人员压缩、效率提升等。

王闪向作者现场演示如何通过手机即时调价

企业微信、小程序等数字化工具打通业务全流程,合伙人制度全面放开门店授权问题,实现了市价调整、质量评级、爆品规划、订货补货等全流程的数字化。仅2020年上半年,“动态用工”这一个小小的功能就帮助降低了步步高超市试点门店30%的人力成本,提升员工收入至少20%。

过去,盘点库存、销量情况,需要诸多报表来回奔走,现在拿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动态盘点,走到货架前,扫描相应的二维码或条形码,就可以实时更新;而大数据实时推荐的爆款商品,让他们不再依靠经验去判断什么商品卖得好。

过往货品调价,需要在电脑系统上操作,等待很长时间之后,价格信息才能同步至电子秤和收银机,之后才能将价签打印出来、去货架前更替。现在,站在货架前、打开企业微信,就可以在系统中完成调价,信息实时同步,点击打印按钮就可以通过便携打印机将价签打出来,现场更换;系统还能自动换算斤、公斤单位,让促销追上蔬果的新鲜度!

加上实时信息系统,步步高打破了此前依靠传统标准、口口相传和直觉判断的做法,将门店与岗位绩效连接,让一切可量化、可评估、可追溯、可优化。

更重要的是,依托集团大数据处理能力,王闪可以看到全长沙各个门店的销售情况,包括促销、会员管理等信息,配合相应的“数字化采购体系”,他们可以主动发现商品,倒逼采购部门必须给他们提供最新鲜、价格最优的商品。不然的话,王闪可以根据店内情况自行采购、寻找供应链。

如果说“消费者购物旅程”实现闭环,以前所未有的“旋风效应”激活了令线下零售业头疼不已的沉默社群用户,那么另外两个板块的“数字化商品”“数字化运营”则分别激活了线下零售业此前希望改造,却迟迟难以有效推进的门店管理体系、供应链管理体系。

至此,整个产业链条都被重新激活了。

“霸王卸甲”与“爆品葱”

在所有因此被“激活”的模块中,王闪感受最深、讲得最多的,还是“爆品葱”。

“系统很奇怪,突然之间,不停地给我们推荐这个葱。我就没搞明白,总是给我推荐葱干吗啊,今天推荐爆品葱,明天还是推荐爆品葱。”一开始,王闪并不相信这个推荐,后来问了彭总团队,得知这是系统基于商品数字化、结合同类型门店大数据分析,判断葱是最具有潜力的一个单品,他才决定试一下。

“我们把这个葱提出来,放在秤台这里,一元钱一份。原来每天只卖200多元钱,现在每天卖800多元,有时候比我主推的菜卖得还好些,现在我们全公司葱卖得最好的就是我们店。”王闪仔细分析了“爆品葱”的诞生。他认为,站在消费者角度,这个推荐不仅解决销售问题,还提升了消费者满意度,“虽然很多人做菜喜欢放葱,但是总忘记买,所以我们把它一提出来,葱的销量马上就翻了几倍。”

步步高CTO(首席技术官)王卫东则从数据层面做了另一个解读,“爆品葱”的出现要基于两个手段:“爆品预测”和“斤入把出”。所谓“爆品预测”,是指系统通过收集内部众多门店信息和外部数据,分析得出什么季节哪些商品会比较好卖、不同类别的门店销量应该是什么样的区间,并会向销量不及标准的门店推送信息。所谓“斤入把出”,是指系统自动归集门店的每一台秤的数据,计算得知每一类散装商品每一个用户大约会买多少。

要做到这一切,基础是步步高的数字化“大脑”——大数据中心。对步步高来说,首先要用数字化系统将整个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串联起来:采购、仓库、门店订货、门店收货、理货、盘点、销售、打称、收银、售后反馈等。这个过程又涉及每个环节的货品信息、标准流程执行信息如何收集,库存商品如何实现电子盘点,各个环节的设备搜集的信息如何自动归集,如何分析数据等一系列问题。

这背后潜藏着的,恰好就是这轮数字化浪潮中,数字化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以及从连接到激活的要义。

作为操盘者,彭雄对这轮数字化有切身的认知。在2013年那一轮线上化过程中,步步高引入了不少数字化合作伙伴,包括甲骨文等,然而最终结果并不如意。

“甲骨文还是一个记录型的系统,也不是说它完全没用,有时候财务核算一体化,我觉得还是有用的,包括我们后台一些基本的功能,采购、进销存等等。”彭雄认为,这轮数字化真正要建设的,应该是一个基于流程互动型、用户参与型的系统,包括消费者、企业员工,都要能够参与、互动。

同时,数字化不仅要记录结果,更要记录过程行为。彭雄认为,过去信息化的管理只记录了进、销、存的结果,流程当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缺失的,“只有记录过程,才能做决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做大数据分析,基于数据的洞察,观察细致到流程过程中,在流程执行的时候实时给到辅助,这样才能真正改善流程、改进绩效、产生绩效。

“我不是攻击甲骨文,我攻击全世界的BI(business intelligence,商业智能),如果BI就是搞一个报表,那intelligence(智能)就是个笑话。”对于不能连接数据、激活产业的信息化,彭雄直言不讳,从2011年开始学习、使用甲骨文,投入了很多钱,虽然不能说是错误的决定,但是确实没能产生多少价值,“原来的BI,还是看销售毛利,对门店运营来说没有意义,那就是个结果。”

对实体零售来说,最重要的是支撑决策,“比如说这款水果,我今天告诉你预警,为什么预警呢?我们认为这五个爆品里面必须有三到四个是季节性商品,也就是说现在这个季节哪个最好卖,品种你可以去选。比如说西瓜最好卖,应该卖到多少占比,如果没有达到就告诉你,这就有问题。”彭雄认为。

“除了要沉淀,数据还得能预测,要能做千人千面,要能做个性化营销,这更加需要数据赋能。”在王卫东看来,数字化路径选择很重要,没有连接、互动、激活,在传统数字化逻辑下,“爆品”的诞生只能是空想。

“到底哪条路子能走得下去,我估计这是很多传统企业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很多事要凭一己之力去做,很吃力、成本很高,更关键的是如果方向不对,跑得越快会越迷失。”至少从目前看,在2017年重新踏入数字化战场时,王填最终选择的数字化合作伙伴,带给步步高的方向是正确的。

注一 关于资料来源

步步高集团案例相关素材,分别来自2020年9月9日上午在湖南长沙步步高南国店对时任店长王闪的专访以及现场走访,2020年9月在湖南长沙梅溪湖步步高总部大厦对步步高创始人、董事长王填,时任步步高副总裁彭雄,时任智慧零售副总裁徐莎莉,CTO王卫东,时任CDO(首席数据官)汪晓波,全渠道用户运营高级部长易运娇,O+O业务拓展部长李亮辉的专访,以及2021年3月29日下午对腾讯智慧零售行业总经理何迪的电话专访。

注二 关于步步高集团

步步高集团是中国连锁百强15强、中国企业500强之一。步步高集团1995年3月创立于湖南湘潭,2008年集团控股子公司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002251.SZ)在深交所上市。

截至2020年年底,步步高在湖南、江西、四川、重庆、广西等省市拥有692家多业态实体门店,是湖南、广西的零售冠军。

近年来,步步高开启O+O战略,打通线上,回归实体,重建全球供应链,并逐渐向数字化企业转型。 OCiC1mwRBL47C/9w43V77pr1LEAioLBeSGPbnIxnQ0rxjQDwxM3eUtXlAbkLBq2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