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智慧零售
一场走了20年才抵达战场的远征

开篇

智慧零售的故事,始于知名的“啤酒与尿布”传说:

美国大型超市沃尔玛,利用数据分析发现每周五晚上,啤酒与尿布的销售量呈正向关系。也就是说,每周五晚上,尿布和啤酒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会卖得特别好。其中原因,是年轻父亲为了周末在家看球赛,会去超市买啤酒,往往也会被妻子要求帮婴儿买回尿布!

从营销界跨越到大数据分析界,这一传说长盛不衰,无论中美,从营销界畅销书到大数据分析畅销书作者,无不以此经典案例开启自己的讲述。虽然这则传说的真伪、发生的时间节点,至今仍在争论之中,但正如托尔金所言:“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变成了神话”(History became legend,legend became myth)。当一个故事成了传说,其真实性背后折射的意义,才更值得探寻。这则据传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的商超业变革历史至少证明,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刚起步时,零售行业就已经希望通过数据的相关性,挖掘出更好的路径,提升消费者黏性和销售转化。

可惜的是,这场肇始于线下商超、零售的探索,至少到2002年亚马逊推出AWS(亚马逊旗下云计算服务平台)、贝佐斯提出“亚马逊的价值近似于水电等基础设施服务”之前,还没有人清晰揭示出来——数字化不是脱离线下另起炉灶的线上化、搭建电商平台,而是线上线下的深度连接、融合,进而迸发出比单纯线上化更大的能量。甚至在那之后很多年,业界对此的理解依旧停留在“这是一场实体零售与线上电商之间的战争”!

国内零售业界的理解,同样难脱窠臼。2010年前后,国内市场上,淘宝和京东先后崛起,线上销售额持续增长,蚕食线下市场份额,线上与线下的战争一触即发。第一场“巅峰之战”发生在2012年,当年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现场,王健林与马云进行了一场豪赌:“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50%,我给他1亿元,如果没到他给我1亿元。”

赌局的走势没有太多意外,随后几年,线下零售迎来了寒冬,外资巨头家乐福持续亏损,本土零售陷入了“开店还是不开店”“合作还是不合作”的焦灼。最悲情一刻,发生在2017年11月,大润发被阿里巴巴收购,整个行业流传着黄明端(大润发创始人)那句不知真假的话——“输给了时代”。

那之后,当一直被零售业视为标杆的家乐福中国,在2019年以区区48亿元卖身给苏宁易购时(80%的股份),人们不再对消息本身感到惊讶,而是意外地发现,这家位居中国超市/便利店连锁百强前10名的知名企业,已经资不抵债了:2017年、2018年,家乐福中国分别净亏损10.99亿元和5.78亿元。

至暗时刻,恰是黎明破晓前。自2018年开始,来自线下零售商的反攻,悄然潜行。不同于此前,这次他们没有将线上电商视为对手、敌人,而是义无反顾地投身一个全新的战场——智慧零售。

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是这两场战争的亲历者。2013年开始,王填带领步步高直面电商的竞争,向线上化、电商化进军,搭建会员、电商、物流、支付、便利五大平台。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了2017年。回顾往事,王填将2013—2017年称为“迷失的五年”,并将电商的冲击视作他创业以来遇到的最大挑战:“面对电商发展带来的压力,我们做了很多,比如网上商城,比如云猴,花了两亿元,但没有突围出来。”

“那个时候我们就是做一个线上渠道、交易平台。这个交易平台跟线下的业务没有衔接在一起,完全独立,相当于我们公司再去投资另外一个业务。”用步步高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IO(首席信息官)彭雄的话说,“在那段时间,我们不能说失败,但是不太成功。”

2018年,步步高正式启动数字化转型,王填重新出发。这一次,线上化不是目标,王填希望,步步高成为一家数据驱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零售企业。路线也更为清晰,做好数字化必须三管齐下:顾客数字化、商品数字化和运营数字化。

这一次,王填和步步高选择结盟腾讯、京东等,借力小程序搭建用户触达和交易闭环,以顾客数字化为起点,从单店开始试验,希望走出传统零售“有客流、无用户”的困境。战况没有让王填失望:在长沙的步步高南国店,导购员通过小程序Better购和微信社群,能够触达三公里商圈之内的14万消费者。而过去,导购员只能坐在超市里,等顾客上门。

线下关店潮也就此终止。2019年,步步高新开超市门店63家,增速为过去四年新高。此外,步步高集团还借助数字化运营实现动态用工、爆品预测、库存预警,推行门店合伙人制度,激活运营、组织管理效率等。2020年1—8月,步步高推行数字化改革试点门店,销售同比增长超过19%,利润同比增长达171%,劳效提升超30%。“步步高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每年工资有十几亿元,门店人效提升30%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彭雄说。

同样持续投身智慧零售战场的,还有天虹。过去五六年,通过数字化,天虹股份副总经理、数字化经营中心总经理谭晓华重构了1000多个流程,全透明、实时在线的全球供应链采购体系,帮助天虹将新品上架周期,从原先的两个多月提速至8~10天。不仅如此,数字化经营中心倾力打造的会员中心、商品中心、营销中心、大数据中心和流量共享中心,把线下业务的60%都搬到了天虹App和小程序里,到2021年年底前,这一数字会变成90%!

不过,谭晓华依旧焦虑:“昨天晚上我见运营总监,他对我说你怎么这么焦虑?我说,到路口了,以前大家都觉得前路迷茫,探索的过程可能会持续十年或者十几年,但是现在,可能只有一年了。”

谭晓华焦虑是有原因的。不同业态的数字化转型节奏步调并不一致,如何攻守兼备是天虹面临的最大难题。“今年(访谈时间为2021年)不能背水一战,不能够向死而生地投入所有资源去搏这一把的话,可能明年情况会更恶劣。这一年走不过去,也就不能走过去了!”

除了步步高、天虹,过去几年,投身这场战斗的,还有屈臣氏、永辉、沃尔玛、万达、百丽……接下来,我们通过步步高集团和天虹两个案例,与大家一起,探路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YmtvAruiACapeJg/1BOkeM4tSLGG2Q3JOvESlKnvX0zGtfHYnCbFa/UBfQRYula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