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人获取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审美水平和增强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小学时期正值人生的成长阶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保证一定的阅读量,会让每一个孩子受益无穷。为此,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均对中小学生课内外阅读做了安排。2017 年9 月起,全国中小学陆续启用统编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自主阅读”“整本书阅读”等栏目或单元的设置,使得阅读尤其是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和实践有了更切实的依托。
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建议阅读的多种图书系经典名著,读之可涵养情性、启迪人生。然而,时代变迁、语言疏隔加上其他一些原因,阅读过程中,很多孩子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不愿读”“不会读”“读不下去”的问题。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让孩子们能够轻松读,读懂、读通、读有所获,我们充分发挥自身在文学图书和语文读物出版方面的优势,推出了这套“名著课程化·整本书阅读丛书”。
丛书收录图书三十余种,以我社多年沉淀、打磨而成的优质版本为底本,精编精校。另延请有丰富教研经验的教研员及一线名师进行课程化的整本书阅读设计,以精炼的阅读导入语、有趣的阅读任务、实用的阅读链接材料,与原著相呼应。力争尽我们所能,与孩子们一起扫除阅读过程中的路障,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阅读,享受阅读,读有所思、有所得。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整个语文教育的改革,可以归纳为四个字——读书为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读书的习惯,使之成为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提升各方面素养。”希望这套书常伴孩子们左右,对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升语文素养、提高阅读能力,能有切实的帮助。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2021年5月
主 编 孙荻芬
执行主编 姚守梅 吴东
编 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东杰 王丹 王屏萍 尹伊 叶楚炎 田圆
边晔 刘春芳 刘晓静 闫明 李媛 李蕾
杨华 杨海威 汪家发 张卫 张婷 陈楠
孟岳 殷毅 黄娟 葛小峰 蒋红梅 路莎
樊颖 潘霞
本书课程化设计与编写 路莎
扫码开启预习课
谨以此书献给
威·梅·萨克雷先生
——作者
夏洛蒂·勃朗特一八一六年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她创作的《简·爱》带有自传色彩。
从环境来看,《简·爱》中描绘的很多景物都具有英国北部山区的特点,例如石楠丛生的荒原,层叠的山峦,雨雪过后泥泞得无法行走的道路,等等。这些景物与夏洛蒂从小生活的约克郡风光很相似。夏洛蒂小时候经常与兄弟姐妹们在约克郡的荒原中漫步,对自然的亲近给了她一双富有洞察力的眼睛和一颗蕴藏着狂野生命力的心。小说中描绘的荒原庄,无论是外在环境还是家居的氛围,都与夏洛蒂从小生活的哈沃斯牧师住宅非常相似:外表都相当古老和陈旧,但屋里却气氛和谐,而且学习气氛浓厚。了解这一点,可理解在简·爱到了荒原庄后所感受到的家一样的气氛和归属感。
从情节来看,《简·爱》中也有部分情节与夏洛蒂的人生经历相关。夏洛蒂八岁时曾与姐妹一起被送到柯文桥寄宿学校去学习。跟《简·爱》中的洛伍德寄宿学校一样,柯文桥学校就读的孩子们也是终年吃不饱穿不暖,又要受严厉的体罚,每逢周日,还得要冒着严寒或酷暑步行漫长的路途去教堂做礼拜。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第二年学校里就开始流行斑疹伤寒,夏洛蒂的两个姐姐都不幸染病身亡。这段生活给夏洛蒂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痛苦印象,因此她在《简·爱》中饱含着痛切之情对洛伍德学校的生活作了描绘。十五岁时,夏洛蒂又被送到了坐落在罗赫德的伍勒小姐的学校里上学,几年后为了挣钱供弟妹上学,她又到这个学校做了一段时间的老师。这段经历也与《简·爱》中的情节能对应上。罗赫德有一所古老的奥基威尔府,这个府第曾有一任主人名“费尔法克斯”,并且这个府第一直有一些神秘的传说,例如卧室内有一枚血脚印和无人居住的三层有位夫人的幽灵等。这些传说应该为夏洛蒂创作《简·爱》中的桑菲尔德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后来夏洛蒂为了生计也去大户人家做过家庭教师,这份职业在那个时代并不能得到尊重,甚至常常被所教的孩子捉弄,夏洛蒂也在《简·爱》中借简·爱的处境和英格拉姆小姐之口表现出家庭教师处境的卑微和屈辱。
从人物来看,《简·爱》中不少人物都能在夏洛蒂的人生中找到原型。《简·爱》中在洛伍德学校给过简·爱极大影响的海伦·彭斯,就是以夏洛蒂的姐姐玛丽亚为原型的。在哈沃斯牧师居所里,玛丽亚常常把报纸和书籍上的内容讲给几个妹妹听,《简·爱》中的海伦也像个大姐姐一样耐心地给简·爱讲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在柯文桥学校里,玛丽亚因“邋遢”被老师责辱,这也与《简·爱》中海伦的遭遇一样;在那场斑疹伤寒中,玛丽亚也和《简·爱》中的海伦一样染病很快去世……夏洛蒂在海伦的身上寄托了自己对玛丽亚这个姐姐的爱和失去她的伤痛。《简·爱》中的黛安娜和玛丽身上也有夏洛蒂两个妹妹——因创作了《呼啸山庄》和《艾格妮斯·格雷》跟她并称为“勃朗特三姐妹”的艾米莉和安妮的影子。
《简·爱》小说中有许多夏洛蒂生活的影子,所以说它是一部有着自传色彩的小说,了解夏洛蒂的经历与《简·爱》的相关性有助于我们理解小说中的内容和情感,但不能因此而将简·爱与夏洛蒂本人画上等号,也不能将夏洛蒂生活中的人与小说人物去一一对号入座。关于简·爱这个形象,夏洛蒂曾说过“她不是我自己,她就是她”。
《简·爱》出版于一八四七年,创作这部作品的时间正处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从维多利亚女王即位的一八三七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一九一四年,英国都处于维多利亚时代,这个时期是英国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英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
维多利亚时期,男权主义仍旧盛行。女性在男性眼中扮演着优雅、美丽又脆弱的附属品角色。虽然部分女性也接受过文化教育,但迎接她们的命运仍是依附于男性的财富和权力,因为缺乏独立的财产,也少有合适的工作岗位能够让女性获得独立生活的保障。但女性一旦得到了知识的启蒙,自然会产生独立和平等的追求,这样的女性在男权时代步履维艰。
《简·爱》中所描绘的女性,一种是没有接受过教育、只能为人仆妇的底层劳动妇女,她们在庄园中为主人服务,没有自由也没有平等可言;一种是简·爱和她的表姐妹这样有知识有文化的女性,她们渴望独立、自由和平等,却因没有财产傍身,只能辗转各地以并不受人尊重的家庭教师为谋生的职业;还有一种是思想平庸无聊的贵族小姐,由于继承权多归于男性,这些小姐也往往没有财富,只能靠卖弄风情去寻求男性权贵的青睐,从而谋得上流社会的一席之地。这几种女性的生活状态从不同的侧面揭露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生活的艰辛,而简·爱所坚持的对独立平等的追求,集中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女性的心声。
《简·爱》出版时用的是“柯勒·贝尔”这个名字,夏洛蒂一直不用真名示人,而是坚持用这样一个比较男性化的名字来出版自己的作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包括文化界女性地位的低下。同时,都写出传世之作的勃朗特三姐妹,加之盖斯凯尔夫人等女性作家的涌现,也标志着女性独立思想的觉醒和发展。
《简·爱》描绘了一个孤女艰难曲折的成长历程。从盖茨黑德到芬丁庄园,简·爱由一个孤苦无依、倔强抗争的孤女,成长为坚定勇敢、平和理智的独立女性。她不仅能够拒绝物质、情感的诱惑,也敢于拒绝道德的压力和精神的压迫,在心灵上,她真正做到了独立和自由。作为一部成长小说,《简·爱》通过丰富细腻的心理描写,近乎完美地呈现了简·爱的心灵成长历程,令读者在共情中懂得成长,体验成长。
《简·爱》具有哥特式小说的一些特点。桑菲尔德府高高的雉堞和幽暗的走廊营造出一种阴森的环境氛围,阁楼上时不时传来的怪笑又为这氛围增添了恐怖的因素。夜半卧房起火的事件、客人受伤的事件、撕毁结婚面纱的事件,这些可怕的事件背后有着重重未解之谜,暗示着可能发生的凶险。还有简·爱那些充满隐喻意味的奇怪梦境,也构成她爱情和人生之路中的种种悬念。这些富有哥特式小说色彩的元素都善于抓住读者的心,使其产生步步走近去破解悬疑的阅读期待,从而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
自问世以来,《简·爱》一直颇受读者欢迎。一八四七年出版之初,《简·爱》就在读者和评论家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著名作家《名利场》的作者萨克雷称赞《简·爱》是“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法国评论家欧仁·福萨德认为《简·爱》“充满生气勃勃的个性”。《评论季刊》上提到“《简·爱》与《名利场》受到同样广泛的欢迎。乔治·艾略特则深深地陶醉在《简·爱》中了”。一八四八年,《简·爱》通过纽约的哈珀兄弟出版公司在美国出版。不仅是问世初就大受欢迎,《简·爱》的艺术魅力还可以说是历久弥增。据不完全统计,《简·爱》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仅汉译本已逾二十种。由《简·爱》小说改编的电影、音乐剧、广播剧、电视剧,也有数不清的版本。由此可见,《简·爱》这部作品具有超越种族和时空的文学和艺术影响力。
(一)走进简·爱的生活世界
任务要求:依据简·爱不同阶段居所的人物关系,绘制《简·爱》的“人物关系图”。
任务说明:《简·爱》的情节主要在简·爱不同阶段的居所展开,了解这几处的人物关系,有助于把握故事的情节脉络。
(二)走进简·爱的精神世界
任务要求:如果要以《简·爱》的故事情节为经,以简·爱的心灵成长为纬,把《简·爱》改编成连环画,你会选择哪些画面?请结合故事情节和简·爱的心灵成长,说说理由。
任务说明:阅读一部成长小说,需了解人物性格发展的脉络。阅读的时候,抓住影响人物命运的一些重要节点,例如改变人物命运的关键事件和促进人物成长的情感经历等,可以快速勾勒出人物的发展轨迹,全面把握人物的性格。
(三)走进《简·爱》的艺术世界
任务要求:思考这本书在艺术手法上的精妙之处,并据此提出问题或撰写短评。
任务说明:《简·爱》有别具匠心的开头、富含隐喻意味的情节构建、独特的人物设置、叙述者的双重视角……这些因素交织成一个完美的艺术世界。走进这个艺术世界,需用心揣摩作者的遣词造句,深思作者的情节与人物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