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船队遭到火攻时,曾国藩正在白沙洲督师,得知水师失利,忙派陆勇分三路进攻靖港,试图挽回败局。
之前自告奋勇要助战的长沙民团也加入了增援队伍,但民团到底没什么胆色和战斗力,到了真的战场,与太平军刚一接触就跑,反而把湘军给冲乱了,于是湘勇们也只好往后逃跑。其间人群要通过民团预架的浮桥,浮桥系以门扇、床板临时搭建,桥上人一多一挤,就吃不住劲塌掉了,因坠桥溺毙者达百余人。见陆勇败退,曾国藩亲自仗剑上前,并竖令旗于岸边,上书“过旗者斩”。但正所谓兵败如山倒,败兵仍然难以遏制,兵勇都从旗边绕道而奔。
曾国藩向来看不起绿营,对他们在与太平军作战时那副胆怯如鼠的样子嗤之以鼻,哪承想自己辛辛苦苦打造的部队,居然也是同样一副熊样,不由羞愤交加,无地自容,遂萌发了跳水自杀,一死了之的念头。幕僚陈士杰、李元度见他支开随从,且神色有异,便指使另一幕僚章寿麟乘小船悄悄跟随于后。
靖港一战,湘军损失惨重,占水师一半兵力的五个营被打垮,战船损失三分之一,炮械损失四分之一。曾国藩只得率残部退回长沙,途中他乘人不备,突然跳入江中,欲寻短见,章寿麟赶紧纵身入水,将他背上了船。曾国藩心如死灰,又想再度自杀,章寿麟和陈士杰、李元度一起苦苦相劝,好说歹说,这才把他劝回大营。
曾国藩一心求死,是因为知道接下来,自己的处境很可能生不如死。果然,得知靖港兵败的消息后,本就和他有矛盾的长沙大吏们马上就沸腾了。布政使徐有壬在房间里转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便和按察使陶恩培一起,到巡抚骆秉章面前告状,请骆秉章上奏朝廷,弹劾曾国藩,并且要求在此之前,先遣散湘军。
若论与曾国藩的恩怨,骆秉章比徐、陶等人还要复杂得多,但骆秉章老谋深算,他知道大敌当前,尚不能落井下石,急于借机报复曾国藩,否则形势将更趋恶化。所以当着徐、陶二人的面,他的回答是:“不行,国藩谋国甚忠,再耐心等一等。”再等一等,就是等湘潭那边的消息。实际上,骆秉章对坚守长沙也信心不足,已做好一旦湘潭方面同样遭遇惨败,便放弃长沙,向衡州转移的准备。自然,到了那个时候,就算他骆秉章不予弹劾,朝廷也绝不会放过曾国藩。这时候众人最为关注,同时也令他们内心惴惴不安的,莫过于湘潭之役到底进展如何了。
却说塔齐布本来奉命增援宁乡,但因湘潭被林绍璋提前攻克,曾国藩便又派人给他传令,让他改攻湘潭。信使以为塔齐布兵团已在宁乡,便朝宁乡方向走,走了半天,在路上遇到了塔兵团,这才发现塔兵团尚在前往宁乡的中途,而且距离湘潭反而比距离宁乡还更近一些。此时信使和塔齐布都不知道湘潭已被太平军所控制,塔齐布觉得湘潭相比于宁乡是大城,应该更好坚守,便也没有就朝令夕改抱怨什么,带着人马就往湘潭赶去。
到了湘潭,正要进城,却发现城头已经飘扬着太平军的战旗。塔齐布方才知道自己来晚了一步,但既至城下,已不是说退就能退的了,于是就在湘潭郊外的高岭之上暂且列阵。塔齐布是满洲镶黄旗人,火器营护军出身,原为三等侍卫。清代自康熙末年起,为解决旗人生计兼控制绿营,渐以八旗官兵补绿营之缺,塔齐布由此成了一名绿营军官,为湖南都司署守备。
曾国藩选用营官,并非绝对选择湖南儒生,只要他认为德才都够格,又有武略专长,即便原来是绿营军官,也会予以拔擢。湘军将领中,除了塔齐布外,陆师营官周凤山,水师营官杨载福,原来也都出自绿营。
因为赏识塔齐布,曾国藩还和塔齐布的顶头上司、湖南提督鲍起豹大闹一场。这也成为绿营围攻曾国藩长沙公馆,最后导致曾国藩不得不远走衡州的诱因之一。经历此事后,塔齐布对曾国藩感恩戴德,决心脱离绿营,归曾国藩调度。在他的带领下,数百绿营兵也随之加入湘军,成为湘军中的一个小营,后来曾国藩又招募宝勇、辰勇,最终将塔齐布兵团由一个营扩充成了两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