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年2月25日,曾国藩统军自衡州出发,水陆并进,夹湘江而下。
除罗泽南、李续宾两营奉命留防本省,以防会党突袭外,湘军此次主力尽出。其中陆勇共大小营十三营,五千余人;水师十营,五千人;加上相当于各营配备的长夫、辎重船的水手和其他丁役六千多人,全军出击部队总计一万七千人。王錱的老湘营两千余人,虽已独立出去,归骆秉章统辖,但也与曾氏湘军一同行动,实际上达到了两万多人,故而号称“水陆两万大军”。
在江忠源、吴文镕两兵团相继兵败后,湘军已成为西战区清军唯一的主力部队;同时在东南数省的清军中,也以湘军的军容为最盛,尤其水师更是独领风骚。衡阳、湘潭两大船厂,共造快蟹战船四十艘、长龙五十艘、舢板一百五十艘;购入和改造钓钩船一百二十艘;最大号的拖罟也造了一艘,用作曾国藩的大帅座船。此外,水师配备洋炮五百余尊,租用民船一百余艘,以载辎重。主力战船就不用说,就连辎重民船都武装了旗帜枪炮,整支船队浩浩荡荡,气势夺人。
太平天国也正处于其军威最盛之时,在曾国藩出师前后,西征军兵分三路:一路围攻武昌;一路挺进鄂西;一路由石祥祯率领,南下湖南。湘军先会师于湘潭,继而前往长沙。曾国藩本来想援救武昌,但他刚刚抵达长沙,南下的太平军就已席卷而来,在连克岳州、湘阴后,进迫宁乡,湘省为之大震。
曾国藩只得暂时放弃出援武昌的计划,派陆勇分道迎击,并以储玫躬营为先行,往援宁乡。储玫躬在率军向宁乡挺进途中,得知太平军已先一步占领了宁乡,众人便商议是否要停下来等待后续部队。
宁乡是座没有城垣的县城,太平军只是占领了治所,也就是说,如果湘军要进攻的话,将不会碰到城墙这道阻碍。储玫躬认为,以本营之力,即可攻取宁乡。他激动地说,过去太平军破城数以百计,绿营兵都要等太平军休整结束或补充给养后,弃城而去,才在后面捡漏;如果现在我们也怕这怕那,是不是说明连绿营都不如,就只能对付一下湖南省内的会党?
储玫躬当即将所部五百人分成三路,向宁乡发起进攻。宁乡有太平军数千,但正好分兵到宁乡四周搜索。储营出其不意,在杀得留守人员四散奔逃后,迅速占领了宁乡。储玫躬在占领宁乡后,全营即从城内撤出,来到郊外,住进由长夫搭建的棚帐,就地休息和用餐。
太平天国兴起之初,太平军从广西道经湖南,一路上军纪严明,不扰百姓。反倒是与太平军作战的绿营抢民夫、据民房、对民间骚扰严重,向荣部将张国梁所募潮勇,更是奸淫掳掠,无所不为。对于湖南民间关于兵勇不如太平军的传言,曾国藩极为重视和警惕,为了挽回民心,同时与绿营、潮勇等区别开来,他专门为湘军建立了长夫和棚帐制。每个营都有长夫,像储玫躬营这样的大营,除五百名弁勇之外,尚有一百八十名的长夫定额,数量上已接近弁勇的四分之一。长夫就跟太平军的土营一样,不直接参加战斗,只负责营中一切杂役,这样就防止了因抓夫派夫而骚扰百姓的事件发生。棚帐即临时野战帐篷,湘军的营规规定,“陆军不许乱出营,水军不许岸上行”,为是使弁勇没有借口出去为非作歹。
“湘军是近代著名的有纪律的军队”,太平天国和湘军的研究专家罗尔纲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期湘军确实如此,储玫躬在执行这些军规军纪时都非常自觉,然而他还是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挖壕筑墙,建立营垒,以防止敌人的反击和偷袭。
在把大多数勇丁都安排在郊外休息的情况下,储玫躬带上十八人,准备进入宁乡的街巷安抚难民。这时,太平军先前到周围搜索的那部分官兵也已返回,他们不知道城里发生过战斗,及至看到街上躺着己方士兵的尸体,大吃一惊,连忙沿东门退出,谁知却与迎面而来的储玫躬撞了个满怀。
储玫躬等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加上刚刚打了胜仗,不仅不闪不避,反而趋前搏杀,将太平军堵在了门口。太平军人多势众,十九个人纵算个个三头六臂,也难应付过来,很快就被全部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