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关于领导的几个常见认识误区

近几年周树人先生有句话在网上很红:“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沉溺于自己的生活和认知,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其实是很难的。做自媒体时间越久,越能体会这句话的精妙。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异如此之大,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相互说服,别较真,避免呐喊,否则会被气死。

放到部下和领导身上,上述原理同样成立。由于身位、经历和价值取向不同,部下和领导之间相互不理解是很正常的事。比如,就加班这件事来说,领导想的是大家怎么加班加点把今年的工作总结写好,他好拿到上级那里去当提拔的筹码;你想的是家里孩子还小,需要我晚上辅导“学而思”数学,凭什么在这儿给你推稿子,到时候又不是我去汇报!

问题来了:人们在互联网上相互不理解不是一件大事,大不了老死不相往来,互骂一句“傻缺”完事。但你跟领导之间不行,你如果坚持认为领导是“傻缺”,领导也一定会认为你是“傻缺”,恐怖的地方在于,权力是单向的,他手中有支配你,甚至伤害你的权力,不理解的后果就会非常严重,有些人甚至因此而赔上整个职业生涯。出路只有一条,我们去顺应领导的理解方式,看看他为什么会这样那样地思考问题,道理究竟何在。

1.误区一:工作我干,凭什么他跟大领导汇报?

“我们科长真是个坏领导,为什么工作是我干的,最后科长跑去给大领导汇报,甚至大领导根本就不知道有我这个人,我没办法跟着他干了!”石头时常在后台看到这样的问题,这是大头兵对自己直接领导最常见的一个误区。

一级对一级负责,下级对上级负责,这是科层制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一般表现为:科员负责具体干活,对科长负责;科长负责完善提升,对领导负责。科长跟领导汇报,是职责所在,无可厚非。科长才是你们科室的唯一代表,说难听点,你们科室的所有成绩和过错,首先都应该记在科长头上。

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天你自己当上科长,你们科室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代表科室直接向上级汇报,那你们科室其实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什么“科室”“科长”都没必要存在了,那你就单枪匹马作战就好啦!

所以,工作本来就是你分内的事,汇报也是你上级分内的事。当然,领导和领导的格局、胸怀有差别,对下属的提携帮助程度有差别。好的领导,在给你布置任务的时候,会调动资源让你更好地发挥,向领导汇报的时候也会不失时机地提及你的工作付出,乃至对你的辛劳赞赏有加。碰上这样的好领导,就捂上被子偷着乐吧。

2.误区二:他对下属一点都不上心,眼睛只盯着上边!

“我们领导特别善于搞关系,天天都围着大领导转,嘘寒问暖、鞍前马后的,对我们下面一点也不上心,我看就是一个溜须拍马的大草包!”总觉得领导花在上面的时间精力多,花在下属身上的精力少,这又是一个大头兵对领导的经常性误区。

在一个单位组织内,领导和办事员的角色不同,职责和任务也是不一样的。领导的任务主要是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尤其是同上级的关系,赢得上级的信任,从而为下级工作创造环境,争取资源。办事员更多的是按照领导的安排做好具体工作。石头曾听一个单位的主官说,他认为他自己的任务就是“定方向、带队伍、往上跑”。

有些下属觉得领导很轻松,天天就是在办公室不停地给各方面打电话,这边拜访那边拜访,好像很风光的样子,写稿子、做表、整理档案这种苦活累活都交给他们,似乎很不公平。殊不知,很多时候,“打电话”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至于表多一行少一行,用楷体还是仿宋,反而没那么重要。

今年的工作经费怎么争取,怎么跟领导多要一些支持,几个领导的观点矛盾怎么周旋,怎么跟其他部门沟通,这活儿得罪人该怎么处理比较妥当,下属怠工了怎么办……件件桩桩的事情,都很难。

只有领导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矛盾问题,协调各方关系上面,单位才能更好地运转。

3.误区三:他一点也不实干,尽整些面子功夫和花样!

“我们领导行事浮夸,不干实事,特别喜欢开会,特别看重文字材料,一点点措辞都要来回推敲,还喜欢搞些花样,博人眼球!”老批评领导不干实事,也是部下看领导的一大误区。

先说开会。等让你牵头带着大家做一件事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不开会,思想不能统一啊!不开会,大家都不重视啊!不开会,老张老李都压根不知道该怎么干啊!不开会,老王老马根本就不会往前推啊!不开会,压根就不行,开了会,鸡血一打,事情才总算动起来了。

再说说材料和花样。有些人善于在“花样”和形式上下功夫,给领导标示重要字句,用尺子比着一丝不苟地画;给领导报告带有数据表格的重要材料,要彩色打印,还要找一个塑料封皮装好;领导召唤,要跑步前往,最好脚丫子要啪叽出点响动来。

当大头兵的时候,总觉得所谓工作就是自己手头那点事,扎扎实实做好就行了,何必那么看重汇报材料?何必非要追求什么“花样”“亮点”?为什么非要在形式主义和表面功夫里越陷越深?

等你有机会成长到一群人要向你汇报的阶段,你才会发现头绪真多、事情真杂,要操心的实在太多了,真看不过来,只能抓重点看看,重点突出、有新意的东西才能引起注意,否则,真的看都懒得看一眼。材料不巧舌如簧,工作不整出点花样,上面还以为你们什么都没干呢。

我们总希望领导对我们的认识是基于理性的、全面的、深入的,但这是一种美好愿望。现实中,往往领导没功夫、没精力,更没时间,如你希望那样理性全面深入地认识你,了解你的工作,他的判断或许更多来自感性认识,也就是短暂的、浅层次的印象。面子功夫和花样直接作用于感性认识,它管用的道理就在这儿。

更何况,理性认识需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综合、思考、升华,对脑细胞的消耗极大,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比感性认识累多了,指望领导在你一个人身上消耗这么多能量,那可能是你的一厢情愿。

“花样”和“形式”是最符合人性、最贴合大脑思考路径的东西,意义之大,超乎你的想象。

当然,注重形式是对的,陷入形式主义就有问题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式最终还是会实现价值回归,与实质匹配的。

4.误区四:大领导对我们都那么和善,你看他那个凶样!

“我们直管领导特别没有修养,经常批评我,每次还都很凶,一点也不像大领导,每次在厕所间碰到对我都很和善,一边解手一边谈笑风生,给予我春天般的关怀!怪不得一个能当大领导一个只能当小领导!”老觉得大领导和善,小领导凶残,也是大头兵一个常见思维误区。

其实你想多了,大领导一般都比较严厉,只是他们没有对你表现出来。因为按照科层制“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你甚至都还算不上是大领导的“兵”,你的工作也和他没有关系,他们没有必要凶你,即便他们有气,也轮不上你来挨骂。所以不管认不认识你,大领导就只管对着你和蔼地微笑就行。

小领导不行,他是要拿鞭子抽着你干活的,是要和你斗智斗勇的,懂不?

5.误区五:“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面对职场愈发内卷的利益环境,在领导那里哭和要成了不少人眼中的良药和法宝。不给我?那我就去哭,就去跳,就去要,看你给不给我!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积极争取自己的权益,积极表达自己进步的想法,是非常正确且应当应分的。能说就说出来,别让别人去猜,谁也不是谁肚子里的蛔虫,领导更没功夫关心你的喜怒哀乐。“我想要”,你得主动说,“不想要”,也一样。

但有些人跑偏了,把“会哭”理解成了“硬刚”,一件事不合心意,就要打出维护自己权益的大旗,动不动就对自己的上司表达不满,甚至和上司对着干,抱着“我倒要看看谁服软”的心态大闹一场,这是一种极不明智的行为。

石头听顾问团的老部长分析过这件事,觉得醍醐灌顶。

老部长把一个人在单位的权益分成两种。第一种是纯粹属于个人的权益,主要有三项:一是自己的人格权益;二是法定的经济利益,比如工资;三是法定的休息权利。

第二种权益,是提拔、工作调动、岗位安排等与平台相关的权益,这些权益其实并不属于个人,而是依附于组织和领导的,只是和你有一定的关系,组织和领导才是单位资源的掌控者和分配者。

在单位,第一种权益可以毫无保留地争取,而获取第二种权益,一要靠个人努力,二要靠组织和领导信任,这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因此,你要维护自己的话语权、工作调动权等权益,主要也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提升自己的价值。使自己真正成为单位的骨干,业务的中坚,工作的权威,领导的左膀右臂,成为领导离不开少不了的人。这样就会提升自己的话语权,领导就会依赖你,重视你,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你的愿望和要求。

二是同领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领导认可和信任的人。这样一来,当你向领导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时,他会有更大概率把你的要求放在心上。

所以,硬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有话好好说”,领导和组织听进去了,被感动了,你才有可能争取到想要的权益;“有话不说”,别人压根不知道,也懒得去猜;“有话挥舞着拳头说、带着情绪说”,人家也可以不理你,甚至把你扫地出门。 r2CgcppA3q+PRxBYTIewEOXYnXFRKtxkg7uvt/KcQ+l3iHBV0gVy84PA22qp+de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