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领导:与领导相处的热度,决定了你的职场高度

一、领导为什么重要?

不少人进入单位,只满足于找同为“小白”的人做朋友,而与领导保持距离,对领导避而远之,能躲多远就躲多远。更有人自命清高,不屑于主动接近领导,把按领导要求办事、与领导搞好关系看作是低三下四、丧失人格,觉得自己光靠能力就能打天下。

过了一段时间,有些人开始回过味来:不对呀,怎么能够按领导要求办事、跟领导走得近的人都进步了,而那些领导说东偏往西,非要另搞一套的人,即使业务挺强,还是越来越江河日下了呢?

事实上,在一个科层制的体系或组织里面,与领导相处得如何,领导对你的看法如何,都会深刻影响你的职场命运,道理其实一点也不复杂。

1.领导驱动单位运转

先从这个组织本身来看,一个组织自上而下、令行禁止,驱动它运转的根本动力在哪里?其实很简单,就是下级听上级的,按上级的指令办事,也就是领导的权威。

石头工作这么些年,经历很多单位,接触了那么多领导,无论单位大小、体制内外,一个单位能搞得好,绝对不是仅仅靠氛围开明、环境民主、大家畅所欲言,而是靠领导远见卓识、杀伐决断,带着大家目标一致往前走。

如果单位的领导没有权威,打仗的时候一声令下“冲呀”,转头一看,人居然都跑了,这仗没法打了!所以说,只要是需要讲令行禁止的地方,需要讲上行下效的地方,领导必须有权威。假如一个组织的领导没有权威,可以想象,它离分崩离析肯定就不远了。

2.向领导学习:画布策略

再从个人成长的角度看,服从领导,按领导的要求办事,就是对自己人格的矮化吗?其实完全搞反了。

这里石头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叫作“画布策略”(见图1-1)。

图1-1 画布策略

所谓“画布策略”,说的是西方画家,不管是米开朗基罗也好,达·芬奇也好,刚开始学习画画的时候,都是在大画家家里当学徒。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发现大画家要画油画,赶紧给找来画布。

画里也许有你的功劳,但是你所处的位置,是给人铺画布的,当然画上不会署你的名字。

铺着铺着,画家才开始愿意教给学徒一些画画的技法,这才上了正道。这就是学徒做的事。也可以把这种精神称为“学徒精神”。

“画布策略”的关键是,小人物在工作上给大人物帮助,为大人物铺路,让大人物把事情做得更漂亮,以此来换取自己发展的机会。

当你一穷二白,会的东西不多,手里什么资源都没有的时候,除了帮大人物办好小事,铺好画布,还有什么可做的呢?还有什么途径让别人愿意教你、帮你呢?可能没有。

给别人当学徒就给你提供了一个机会,你现在把自己和一个高手连接到了一起,可以从内部了解第一手的经验,这就是学徒工作的意义。你用自己的礼敬和服务换取机会,这个机会不一定是马上立功露脸的机会,而是更重要的机会——学习实践的机会。

在职场里,是要有点“学徒精神”的,哪个大神不是从学徒出来的呢。从功利角度讲,你可以把这件事当成一项投资,与其你欠大人物一个人情,不如让他欠你一个人情。

说到这儿,石头想拿自己举个例子。经常会有人问我,石头,你一个做行政工作的,怎么会想起来写书出书,而且一下还出了那么多本?你的动机是什么?

我会坦然地告诉他,其实我就是“画布策略”的受益者。

石头刚工作的时候,认识了一位领导,他还有一个身份——全国知名的小说家。因为觉得有意思,石头经常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帮这位领导录入手写稿件、校对,有时候还帮忙联系出版社,处理一些杂事。

录着录着,脑子里就萌生了一个念头:要不,自己也写写看?于是试着写一些小文章。开始只是在朋友圈发一发,后来被一位因录稿认识的编辑看到,强烈建议石头结集出版。这么好的事,石头之前哪敢想,《秘书工作手记:办公室老江湖的职场心法》这本书就这样诞生了。

想当大人物,先当好小人物,只有善于给高手施展创造条件,高手才愿意带你玩。多么真实而朴素的道理啊!

初入职场,你所面对的高手,往往就是你的领导。所以,只要你还在某个组织或单位里,就要树立信念: 与领导好好相处,赢得领导的欣赏信任,努力从领导身上汲取养分,这是第一要务。与领导相处的热度,决定了你的职场高度。 这根本性的道理,很多人到退休也没想通。也是,这种事,哪个不是在心里藏着掖着呢?

3.面对领导的心态

在面对领导的时候,怎样的心态最有益?

石头强烈建议大家,你在工作中按照领导的要求办事,给领导提供服务和帮助,不要把这些看成是在给领导打工,被领导驱使,而是要把这些看成是学习观察的机会。

你想啊,领导往往都是某个行业的佼佼者、领先者,都是社会的精英。要把领导看作前辈和长辈去尊重,看成精英去学习,而不是看成命运决定者去巴结!这样,和领导相处会越来越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不要惧怕与领导见面的机会,不要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减少与领导见面的频率。

石头知道,即使说了这么多,不少人还是会有心理负担,觉得接近领导、琢磨领导是“功利主义”“短期主义”,只有扎扎实实做好手头的工作才是“静水流深”“长期主义”。

这种思维完全把“长期主义”和“短期主义”对立起来,把“短期主义”污名化了。

石头再拿自己做公众号举个例子。做公众号,既要有长期的内容思维,又要有短期的流量思维。一篇文章,内容固然要深刻实用,给人启发,标题最好也得有点“噱头”,甚至时不时当当“标题党”,否则读者的注意力早就被视频里跳舞的小美女吸引走了,根本就懒得点进来看你,再好的内容也无人欣赏。

工作也是一样,做营销和练内功,这两种思维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可以共存的,该做短期的工作就得做短期的工作,该吸引领导的注意就得吸引领导注意,该表现的时候就要勇敢表现。 但同时,也要坚持内容思维,做一些有长期价值的事情,练内功的事情。这两个思维不能说只重视一个,不重视另一个。

4.“守正用奇”

有些人可能还有困惑:石头,你敲字倒是容易,既要又要还要,辩证统一、统筹兼顾,一套一套的,但真正落到实践上,天天有写不完的稿子、整不完的档案、做不完的表格,琢磨人和琢磨事哪有那么容易平衡呀?

确实,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想同时把两件事做到十全十美、完美无缺,是不太可能的。

办公室顾问团的老部长曾教给石头一个精力分配法则,石头觉得有一定道理,也转述一下供大家参考。

中层及以下人员,在琢磨事与琢磨人上,七三开,首先要做到以自身实力立足,用本事说话,靠实绩取胜,同时适当花一些精力抬头看路。

上到中层之后,在琢磨事与琢磨人上,五五开,琢磨事侧重于抓工作落实,琢磨人侧重于理顺关系、赢得支持。

要是当了单位一把手,一般来说应做到琢磨事与琢磨人三七开,把主要精力放在拓展人际关系、打开局面上。

石头有个校友叫张磊,是国内非常优秀的投资家,接连投出了腾讯、京东等著名企业,当然,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据传,他的投资哲学始终坚持一项基本原则,叫作“守正用奇”,化用自老子《道德经》中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张磊认为,投资要获得成功,既要在坚持高度道德自律、人格独立、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坚守专业与专注,拥有伟大的格局观,谋于长远,同时还要不拘泥于形式和经验,勇于创新,出奇制胜。做人做事讲究正,才能经得起各种各样的诱惑。思考决策讲究奇,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守正”给“用奇”以准绳,“用奇”给“守正”以反馈。

在单位做事何尝不是如此。 “守正”我们可以理解为乐观正派,任劳任怨,总能扎实靠谱地完成工作,“用奇”则是用心体会琢磨,盯住领导的需求和关切,勇敢地抓住每个露脸出彩的机会。 守正和用奇结合在一起,才能在职场发挥最大的效用。

讲完这些,面对领导的时候你是不是就坦然多了? okf4aYZ0ZwY7EZNCuCNTDcX6ocdMO9Loy4CS04aex+SezuTVSbcb2Bd5BPIvVem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