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看破与逃避:痛苦不会消失,只会被你消融在生活里

她过着别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却痛苦无比

我非常佩服一位朋友,因为他把心理学课程开到了佛教的庙堂。我曾对他开玩笑说:“佛法博大精深,出家人已看破红尘一心向佛,他们还需要心理学吗?”他莞尔一笑说:“团长,什么是看破红尘?有几个人真正做到了看破?看破还是逃避,是需要智慧甄別的。很多人就是在尘世中经历了太多的苦,无法穿越痛苦才选择出家。佛法当然博大精深,但心理学在疗愈创伤方面有其独特的地方。先用心理学疗愈创伤,对他们修行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因为我的课堂上也曾经出现过出家人。只是我的这位朋友,他一方面为出家人疗愈,另一方面,自己也经常因公司经营的事情苦不堪言。他跟我认识的大多数导师、治疗师一样,曾为无数人解除痛苦,但自身也会有无法回避的苦楚,依然会痛会难过会挣扎。

痛苦究竟是什么?是否有方法可以消除?也许大多数人都会这样想,等我们功成名就时,就没有痛苦了,真的吗?

曾记得在《升级生命软件》课程中,一个学员陈述她的痛苦时,全班哗然。原来她是一个豪门阔太,住豪宅、开豪车、养名犬,她基本什么都不用操心,过着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可是,她却觉得自己活得无比痛苦,因为这样的生活让她感到毫无价值,生命毫无意义,人生越活越没意思。

可见,那些过着我们梦寐以求生活的人,甚至是那些精神导师,他们也有他们的痛苦。

痛苦是自己加给自己的

那痛苦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人生的痛苦呢?

痛苦有3种:

1.身体的苦

这种痛苦很容易理解,它一般由疾病引起。要解决它,毫无疑问应该去看医生。

2.心理的苦

心理的苦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自己感觉自己很痛苦。这种苦跟事情无关,跟一个人对事情的看法有关。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明明正做着很痛苦的事情,他们却很快乐。比如极限运动爱好者,惊心动魄的同时,身心备受折磨;有些人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被教练虐到怀疑人生;还有的人去挑战登顶珠峰,明知每年都有很多人因此丧命,却还欣然前往;还有沙漠徒步活动,在恶劣的环境里徒步行走三四天,挑战身体的极限,可是参加者却引以为豪……这些人都在做着别人无法承受的痛苦之事,但他们并不会感到痛苦。他们之所以愿意以性命为代价去做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是因为他们能从中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

也就是说,痛苦带有主观性感受,是自己加给自己的,所以每个人对痛苦的感受并不一样。也许你觉得痛苦不堪的事情,却给别人带去了满足和快乐;而你一直憧憬并努力追求的生活,对另一些人来说,却如人间炼狱,苦不堪言。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种苦并不由外在决定,而是由我们的内在信念决定。

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ABC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件会有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并非事件本身引起了这种反应,而是人们对这个事件的不同看法导致了不同的反应。“看法”在这个理论中被称为“信念”。

也就是说,当一个事件发生时,我们信念中认为的“应该是”和现实中发生的“如是”产生了矛盾,我们就会感到痛苦。比如我认为我应该拿到一万元奖金(应该是),但老板只给了我8 000元(如是)。即使8 000元在行业里已经是很高的水准了,我依然会闷闷不乐。也就是说,当我们的想象跟现实的世界不一致时,我们就会产生痛苦的感受,这也就是我们心理上的苦。

3.灵性层面的苦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就会痛苦,满足了就会无聊。人生,就像是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不停摇摆。

当我们该有的都有了,比如事业、家庭、子女,这些常人追求的生活目标都有较好的收获,一切生活里的“如是”已经吻合甚至超越“应该是”的情况下,我们仍然会感到空虚、不满足、失落、痛楚。这种苦,就是灵性的苦。灵性的苦很特殊,它无以名状且难以形容。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主。当他说起自己的痛苦时,抱头痛哭。他撕心裂肺的哭喊让我以为他遭遇了家庭的不幸或事业的失败,但都不是。在他情绪稍稍平复后,他抽泣着对我说:“团长,我再也回不到那个状态了。”这个回答我从来没遇到过,于是好奇地问:“什么状态?”他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状态,那种美妙的感觉让他仿佛置身天堂,没有痛苦,一切都非常愉悦、美好。可是当他从那个状态出来后,整个人又回到了人间,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要一想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那个状态,拥有那种感受,他内心就痛苦不堪。

我曾经在一个灵性的课程中也体验过这样的状态,那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从这种状态中出来后的一周内,我感觉到,生命的每一刻都如此愉悦。可惜我跟他一样,之后再也没有回到过那个状态中。

这位案主所受的苦,就是一种灵性层面的苦。灵性层面的苦,一般人不太可能会遇到。在这里,我重点和大家聊聊心理的苦。

消除了低层次的痛苦,还有更高层次的痛苦

心理层面的苦,一般由3个病毒性信念所导致,即无助、无望和无价值。

1.无助:因为比较产生的苦。

不管你拥有什么,拥有多少,总会有人比你拥有的更多,过得比你更好。如果你因此而感到痛苦的话,这就是由无助导致的痛苦。无助的人内在有这样一个信念——“别人做得到,而我做不到”。有这种信念的人,无论他怎么努力,就算毕业于名校,知识渊博,富可敌国也无济于事,因为他总会找到比自己更强的人。当别人比自己更强时,他就会痛苦。

2.无望:因为“不可能”产生的苦。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画地为牢,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愿创新,不敢尝试。就像拉磨的马,一直在有限的空间里打转,把一辈子活成了一天。在他们的世界里,有太多太多的“不可能”,他们会把一次失败看成永远。让他们受苦受困的不是外在的环境,而是心中“无望”的信念——我做不到,别人也做不到,因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一旦形成这样的信念,他人生的某个领域就停止了。如果这样的信念越来越多,这个人会对生活感到绝望和痛苦,严重者甚至会放弃生命。

3.无价值:因为“一无是处”产生的苦。

某研究生因毕业论文暂时没通过就选择了轻生;某老板因一次生意的失败而放弃生命;某年轻人因失恋而割腕……当一个人事业有成时,人们会对他仰视;当一个人暂时没有取得成绩时,人们就会认为他一无是处。这就是痛苦悲剧发生的根源,只因人的价值轻如鸿毛。一个人如果没有看到自己的价值,就只能依赖所做的事情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样的结果就是,一旦事情失败了,就意味着人也失败了。有这种信念的人,他们把人生的价值都寄托在了外在的事物上,一旦遭遇挫败,对他们来说,将是万劫不复。

无价值感是所有病毒性信念里危害最大的一种。当一个人的内在种下了“无价值”这种“病毒”后,他的心仿若玻璃心,一点小小的挫折就会造成深深的挫败感,轻则放弃自己的事业,重则放弃自己的生命。就算勉强活着,也脆弱不堪。与这样的人相处,不仅他痛苦,你也会苦不堪言。

身体、心理与灵性层面的3种苦,是递进的关系。它们此消彼长,消除了低层级的痛苦后,还会有高层级的痛苦出现。例如,当你的身体还处在求生存的状态,生病或是受伤时的你是感觉不到心理层面的苦和灵性层面的苦的;而当你身体健康时,你也许就会感觉到心理层面的痛苦;当有一天心理的苦终于消失了,也许你就会开始有灵性方面的苦。这就是为什么帮助他人解决心理困惑的心理学导师,自己依然有很多痛苦的原因。因为他们消除了低层次的痛苦后,还需要面对更高层次的痛苦。

既然痛苦层层递进,无法消除,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痛苦不会凭空消失,不如与痛苦共舞

当你抗拒痛苦时,痛苦反而会越来越强烈。情绪的钟摆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压抑了某一情绪的感知度时,其他情绪的感知度也会同样降低。那些所谓的负面情绪强度降低了,正面情绪也会同样降低,就像钟摆一样,左右两边的摆动幅度总是一样的。

痛苦跟快乐也是一个钟摆的两端。很多人感觉到痛苦时,会本能地选择用压抑这种方法来对抗。只是,当你压抑和抗拒痛苦时,你同样压抑和抗拒着你感知快乐的能力。同理,当你能感受那份极致的痛苦时,你会发现,你在某一刻也会感受到极致的快乐。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会有“痛快”一词的原因吧。

人生难免会和痛苦不期而遇,痛苦不会凭空消失,只有当你不断修炼自己,让自己消融在痛苦里,完完全全地经历它,这才是面对痛苦的最好方法。我们不需要压抑它,而是要看清楚产生痛苦的根源究竟是什么——是身体的苦、心理的苦还是灵性层面的苦?如果是心理层面的苦,那让你痛苦的原因究竟是无助、无望,还是无价值感?

当你能够看清这些痛苦,就能分辨它、应对它,并一步步地穿越它。每穿越一个痛苦,你的人生就会上升一个层次。

据说开悟的人才没有痛苦,我远远没有达到那个境界,所以我跟大家一样,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痛苦。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愿意学习和成长,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到达那个没有痛苦的极乐世界。但在真正到达那个世界之前,我愿意和大家一起与痛苦共舞,从痛苦中学习,痛并快乐着。 vNOiukldVfqaddnVIK/LlUxt0bii7gwAv/Dom2DQuVOjQzlqJJDJyGzchHTTjIj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