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玄带着旱魃和哪吒,登陆北邑城。
这座古老的城池祖庙里,供奉不灭火种长达万载。
城池下方的广场上,跪着二百路诸侯和他们的家眷。
远处乌压压的跪着北海五十万子民。
叶玄面露喜色。
成王败蔻!
成汤二百路诸候归降,未来北海将会固若金汤。
收回诸候封地,将他们乏为庶民,玉虚宫想要倾覆成汤的谋划将不攻自破。
从此成汤疆域继续北进千里,面积扩大了四分之一。
试问问西岐姬昌拿什么来和成汤抗衡?
闻仲登临城楼,举行二百路诸侯的受降仪式,将五十万北疆子民纳入麾下。
正式宣布,哪吒为北邑侯。
统领北疆!
旱魃为北海守护神。
兴建旱魃祖庙,受一世香火。
五十万北疆子民均分田土,按照成汤例法纳税敬贡。
由北邑侯统筹兴建学堂,街道,成立造建处,组织官兵为子民兴建屋舍,开垦农田,兴建水利,分设县,镇,乡,村,从五十万子民之中挑选出类拔卒的人为县,镇,乡,村官员。
哪吒正式接管北邑城。
他傲立于北邑城上,俯瞰自己的城民,感觉到责任的重大,有了敬畏心,也有了慈悲心。
闻仲麾下四名猛将,继续留守北海,助哪吒进行战后重建。
叶玄看着闻仲指挥大将正式接管降军,重新规划北海疆域,封赏功臣,这一切都依照他的锦囊而行,处理得井井有条,心中深表欣慰。
他终于可以放心离开北海,重返朝歌。
叶玄悄然离开,回到中宫。
听见宫乐奏响,中宫一派喜庆祥和之气。
心里微微一怔。
法目投向中宫大殿。
只见姜王后和纣王坐在大殿之上,正在宴请东伯侯姜桓楚。
东伯侯已经无罪释放,内心感恩不尽。
他愿意调配五十万大军,前往北海增援闻仲,回报纣王大恩。
纣王一听,哈哈大笑起来。
先祖献计,果然妙不可言。
释放东伯侯,不但能够化干戈为玉帛,还能够借此机会削弱东鲁兵力。
此乃一箭双雕之计!
这次羁押东伯侯,不但敲打了东鲁,又解决了北海粮草不足的难题。
“侯爷能够出兵五十万增援北海,朕甚慰,从东鲁远征北海,一路还需珍重,朕敬侯爷一杯,祝福东鲁大军凯旋而归。”
纣王举起酒盏,来到了东伯侯跟前,双手奉上。
君臣一团和气,看得姜王后心里暖烘烘的。
自从姜环刺杀纣王之后,姜王后食不香,寝难眠,天天忐忑不安。
现在看见纣王赦免了父亲,姜王后感激不尽地举盏敬纣王。
女帝躺在娘胎里,不禁皱紧了眉头。
她可不喜欢喝酒。
只能一脸嫌弃地捏着鼻子。
叶玄见此情形,满意的回到了娘胎。
睁开眼睛,看着女帝一脸掀起的捏着鼻子,心中暗暗好笑,伸指刮了一下她的鼻尖,歪着头笑问道:“妹妹最近可好?”
“哥哥?你总算是回来了,今天到了咱们俩临盆之日,你迟迟不归,我心里正发愁呢?”
女帝牵着叶玄的小手,长舒了一口气。
将他左右端详了一遍。
发现叶玄这次离宫,并没有再次突破。
这才开口询问:“哥哥,为何出去这么长时间,究竟去了何方游历?”
“去了一趟北海,帮助闻仲平定了北海叛乱,相信捷报很快要传到朝歌。”
叶玄一脸得意的笑道。
解了北海之困,可是天大的事情。
“那东伯侯岂不是没有了用武之地?”女帝一听,歪着头询问。
“东伯侯回去之后,能够替纣王守住东大门就是天大的功劳,哪需要他劳师动众前往北海助战,到时候东部门户失守,岂不是因小失大?”
叶玄说到这里,听见侍御官进殿通传。
“捷报!”
“闻太师平定北海叛乱,二百路诸侯归降。”
纣王一听,龙颜大悦。
太好了!
没想到北海叛乱终于平定。
“快传!”
纣王轻袖龙袍,示意传上捷报。
接过闻仲亲笔所书的捷报,听说三太子魂游北海,除掉十万妖兵,怒斩玉虚宫弟子韦护,平定了北海叛乱,惊得手里拿着的捷报跌落在茶几上。
姜王后欠身帮忙捡起捷报,被纣王一把扶住了双手。
“王后娘娘千万不要动,这样会动了胎气,腹中龙子金贵着呢,不容有任何闪失。”
看着纣王小心呵护的模样,东伯侯的心里比喝了琼浆玉液还要舒坦。
这一趟朝歌之行,有惊无险。
能够和纣王化干戈为玉帛,还能重获信任,东伯侯觉得牢狱之灾算不得什么。
他很欣慰自己的女儿能够深得纣王宠爱。
相信经历了这次的信任风波之后,纣王会更加信任姜家。
姜王后心里甜丝丝的。
总算是苦尽甘来。
她轻抚高高隆起的腹部,寻思着已经到了预产期,为何龙凤胎还没有出生的征兆。
以前经常出现宫缩,现在胎动也很少了。
让她心里不由得又一阵胡思乱想。
生怕胎儿有恙。
纣王重新捡起捷报,再仔细看了看,心里久久无法平静。
原来,姜王后腹中三太子是真龙天子!
难道上一次在九间殿,指点他处置四大伯侯的信简,同样出自三太子之手?
并非先祖显灵?
想到这里,纣王无心继续应酬东伯侯。
他派侍御官备好车马,恭送东伯侯前往官绎就寝。
“老臣告辞,叩谢大王不杀之恩,愿王后娘娘玉体安康。”
东伯侯行礼告辞,离开了中宫。
送走东伯侯之后,纣王宣退了宫娥和阴人,扶着姜王后回到寝宫,贴着肚子开口询问叶玄。
“三太子,我是大王,刚才接到闻仲捷报,惊闻三太子魂游北海,消灭十万妖兵,击退韦护,可有此事?”
叶玄听到纣王将信将疑的声音,暗暗好笑。
懒得搭理他。
纣王发现姜王后的腹部没有任何回应,挠了挠头,觉得一定是闻仲老眼昏花,看走了眼。
一个还没有出娘胎的孩儿,纵然是真龙天子,身负帝运又如何,怎么可能魂出娘胎,剿灭妖兵呢?
就算是龙子能够魂出娘胎,也不可能拥有杀伐之力。
只是一缕魂魄,成不了这么大的事。
纣王满腹疑问,只能等闻仲班师回朝,当面询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北海叛乱一直是纣王的心病。
如今北海二百路诸侯归降,闻仲开疆拓土,将成汤疆域北拓千里之遥,实乃天大的喜事。
纣王吩咐侍御官传圣下去,让左相和右相筹备庆典。
他要为闻仲接风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