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深不由得为诸葛亮的话感到震惊。
一方面是人数悬殊。
另一方面是,诸葛亮还没有了解对方的具体情况,也不知道周边的地形,便能做出这样的决断。
何深感受到了一代神机兵仙,诸葛亮的自信。
“好好!朕随你一同前去!”
何深大喜,要亲自督战,看看这个诸葛亮的本事。
...
来到城西的郊外,诸葛亮站在一处山峰观察这地形。
大概再过两个时辰,造反的暴民便会抵达此处。
不出十分钟,诸葛亮便停止观察,装过身来。
诸葛亮面对着五百禁军,和督战的何深,开始布置兵马的排布。
何深一边听着,一边试图理解。
一开始,何深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要在这布兵?这个行为又是什么意思?
随着诸葛亮的排兵布阵临近尾声,何深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但要说何深也并非一般人,对于兵法还是有一定了解。
这要是让普通人来试图理解诸葛亮的阵法,恐怕三天三夜也弄不明白。
不一会,一切准备就绪,就差暴民的部队来了。
“来了!来了!”
何深与诸葛亮站在山峰之上,鸟瞰这整个战场。
只见在远处一只千人的队伍逐渐显现。
一个骑着马,头戴红巾的大汉走在部队最前面。
想必这就是暴民的头头了吧。
突然,暴民队伍旁的树林中传出几声枪响。
几名暴民应声倒地。
“有埋伏!有埋伏!”
带头的暴民大喝道。
“在树林中!”
暴民的队伍瞬间散开。
想通过不同的角度进入树林以此来减少伤亡。
诸葛亮微微一笑。
只见那些个暴民进入森林后,迟迟没有再响起枪响。
“跑了么..”
暴民头头喃喃道。
看到迟迟没认出来迎战,头头正想将部队撤离森林。
“在这里!”
一个暴民指着不远处的小道。
那小道上竟留有一条条脚印。
看样子是才离开不久的,且人数不超过十人!
“追!”
无缘无故伤我兄弟,岂能让你们轻易逃了?
头头将部队化为多之小队,跟随着脚步进行地毯式搜索。
“这里有旗帜...是禁军!是禁军!”
“我这里也有!”
“啊!这边也有...”
走到一处开阔处,叛军惊讶的发现四周都是军旗。
看着军旗的数量对方的人数不说比自己多多少,但一定不会太少!
再加上此时敌在暗,我在明。
叛军不由得军心动荡。
“镇定!这边走!”
叛军头头也绝非不懂兵的家伙。
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士气。
如今自己的部队士气低落,不宜开战。
最好的决策就是撤退休整。
而四面八方都是地方军旗,唯有一处险峻地势没有。
此时只能是铤而走险,不然等到敌方从多方位进攻,自己必定大败。
头头带领着部队向那处地势走去,而前方因为树木遮挡,视野并不清晰。
走了一会,发现并没有追兵,头头才慢慢放下心来。
看来自己的部队已经逃开了...
头头还没来得及高兴太久,部队便走到一处较为开阔的地方。
在这里,头头看清了地势。
四周都是高地,而自己正处在一处盆地。
糟了!
头头心中暗自咂舌。
自己处处提防森林中可能出现的伏兵,竟忽略了地势的变化。
不知不觉竟走到这种地方!
头头的感觉并没有错,自己的部队刚到这个地方,周围的森林便升起阵阵浓烟。
火!是火!
霎时间火光冲天,叛军被周围的团团烈火包围。
“镇定!”
头头呵斥着想乱跑的士兵。
“只要我们站在这出开阔地,火就不会蔓延到...”
头头话还没说完,便被突如其来的流矢射中,跌下马匹。
只见四周的没有起火的高地出现几百禁军。
禁军各个手持弩箭,如同打靶子一样向叛军倾泻着箭雨。
啊啊!
不到一会的功夫,叛军便死伤殆尽,剩下的有生战力几乎为零。
“甚至没有使用火铳...”
何深在不远处的山头看着这番场景不由得感叹。
“先生果然神机妙算!”
诸葛亮听到何深的夸赞,只是微微一笑,继续扇动着手中的羽扇。
“陛下想要怎么处置幸存的士兵呢...”
诸葛亮冷不丁的问了一句。
怎么处置?
何深想,这放在之前,处理叛军肯定是杀头,夷三族呗。
不过何深稍作思考,便放弃了这个回答。
诸葛亮何许人也?刘玄德之军师!
若非刘玄德的仁德治天下的主张,恐怕就算是三顾茅庐也难让卧龙出山吧...
“叛军虽说大逆不道,但一定有自己的苦衷!朕想应该询问其造反缘由,再从轻发落!”
何深对自己的回答非常满意。
“确实不应赶尽杀绝..”
诸葛亮幽幽的说到:
“不过这只是为了找出朝中的细作...”
哦?连朝中有内奸诸葛亮也看出来了?
何深点点头,心中不免升起对诸葛亮由衷的敬佩。
“不过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弄明白其造反的缘由也是预防下此同样情况的方法...”
说着诸葛亮扇着羽扇,骑上马,向回走去。
果然!这就是卧龙吗!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战斗开始之前就已经将会发生的事都料到了。
因此甚至不用亲自领兵便可大胜而归。
何深心中笑开了花,自己真是捡到宝了!
有了着卧龙,何愁大清江山不永固?
不!不但是要江山永固,还要向外征服!
何深望向森林里还没有烧尽的火焰,心中暗暗下定决心。
只不过...
何深回过头。
此时最要紧的事情还是要找到朝中的细作啊。
“带回俘虏,好好审问背后的由谁指示!”
何深向属下吩咐道,便跟随着诸葛亮的脚步返回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