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原始艺术
艺术的开始,是一场意外
——好奇与恐惧并存的婴儿期

一切的开始,是为了生存。

在《大话西方艺术史》中我们看到,早在10000多年前,先民们为了能战胜比他们体格更大、更凶猛的野兽,在洞窟里画下了它们的样子。这些在画里面受伤的野牛、野马被人们拿着石头不停地戳,好像这样就能隔空戳死真正的它们。

这是一种巫术仪式,也是关于艺术的起源里学术界比较主流的观点: 巫术说

又过了几千年,先民们找到了一种比狩猎更稳妥的活法:种地。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先民们逐水草而居,肥沃的土地给了粮食生长的基本条件,阳光和河流是粮食生长的动力,我们终于可以安定下来,不用饥一顿饱一顿了。而靠天吃饭,需要的是上天的眷顾。

巫术再次派上了用场。

7000年前的将军崖岩画似乎就记录了先民们的一次巫术活动。他们给“禾苗”画上了“笑脸”,赋予它们人的情感,希望用这种方式祈祷丰收。

也不知道是不是祈祷管用了,这一年,还真的迎来了丰收。满仓的粮食让先民们开心极了。但他们马上迎来了一个幸福的烦恼——

这么多粮食一次是吃不完的,需要储存,怎么办呢?

那是一个意外的机会。在一场大雨过后,人们在泥泞的土地上烧烤食物。这本是一次再平常不过的进食了。也不知是谁突然讶异地喊了一声,人们才发现,湿润的黏土在烘烤之后变得硬邦邦的,很是奇特。 人们想,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泥土捏成器皿的形状拿来烤一烤呢?

于是,陶器诞生了。各式各样的陶器,开始有了各式各样的用途。

又一次偶然的机会,也许是哪个人用树枝不小心在黏土上划了一道,也许是哪个人用渔网装着湿润的黏土,使火烤后的陶器外部多了渔网的痕迹……总之人们发现,这些陶器在外形上居然因为有了这些意外的装饰,而显得与众不同。

涡纹双耳四系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彩陶弦纹瓶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

故宫博物院藏

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藏

哇,这么神奇,那我可不可以在上面搞搞创作呢?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陶器上做标记。一开始他们只是为了区分所有权;后来有了图腾的含义;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怎么做才能美一点,再美一点。

于是,我们看到了造型繁复、多姿多彩的艺术品,它们有些甚至需要花上很长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

在那个精耕细作的时代里,当人们开始吃饱穿暖之后,自然有更多的余力来想想怎么打扮自己,打扮生活。而此时,对美的追求,就成了主题。

在先民们看来, 美,就是吃饱喝足了,整点漂亮事儿。整着整着, 他们就觉得自己老幸福了。 6MdOAiCaEfEq/6h9ZOeXMrvzFhlnOUQUI7qHdR5BcfOKf/Dlnq8X8n5iHEbuKeI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