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童年境遇并不好,他三岁丧父,母亲颜氏带着他离开陬邑纥家,迁居到鲁国国都曲阜城内的阕里。因为颜姓在曲阜是望族,颜氏不是生活所迫,是不会孤儿寡母回娘家的。心境凄凉、生活清苦的颜氏在三十多岁就撒手人寰,撇下了十六七岁的孔子来独自面对艰难的生活。
孔子在办理母亲的丧事上初显处乱不惊的沉稳。他的母亲因种种无法考证的原因,在去世前并没有告诉孔子其父葬于何处,父亲去世时只有三岁的孔子当然不知父亲的墓地。这件事的处理,对孔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孔父生前为陬邑大夫,必须按习俗的礼仪来办理丧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合葬一处。孔子采取了一个公开征询的办法,将母亲的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以便引起路人注意,好问询父之墓处。果然,一位车夫的母亲,也是原来孔母颜氏的邻居,把孔父的墓址——防山,告诉了孔子,使孔子实现了父母合葬一处的愿望。在当时,丧葬是头等大事,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把它料理的合礼合情,可见孔子从小就练就了较强的办事能力。
孔子自己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所谓鄙事,就是连孔子自己都瞧不起的工作,大概是些家务劳动、放牧牛羊、婚丧吹鼓手之类的事。孔子这里用了一个“能”字,也就是说,尽管这是些“鄙事”,但他都能胜任,能把这些他自己内心里不喜欢的“鄙事”做好,这就是孔子的过人之处了。
孔子年轻时做过两个小差事,一个是乘田,一个是委吏。乘田,就是管理牛羊的小吏,说是小吏,其实就是一个饲养员。孔子在乘田这样的职位上,干得很出色,把牛羊饲养得膘肥体壮。委吏,是仓库的保管员,孔子做这个工作也非常称职,把账目计算得清清楚楚。
从孔子“多能鄙事”来看,至少有以下几点启示可以昭之后人:
其一,当你无法选择工作的时候,你必须努力地去适应工作。孔子刚刚走上社会,无依无靠,一切都靠自己去打拼,这个时候,他有了乘田、委吏这样十分低下的职位,本来,依孔子的志向,他是不情愿做这样工作的,但是,他没有好高骛远,而是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做好这两份差事。孔子的表现说明了现实和务实的重要,也说明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如果孔子不能胜任这两项很低下的工作,他的工作能力就会受到怀疑,在社会上他也就不会有很好的口碑,这样对他后来在鲁国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其二,当你想做好一件事情时候,你必须全身心地投入。“鄙事”之所以鄙,是因为人们在思想感情上对其很排斥,这种排斥直接影响到做事的质量。有的人对自己讨厌的事情耻于为之,只是愿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态。但是,正像没有一条河流是直的一样,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的事情如同拦路之虎,你除了面对并绕过它,其他别无选择,这个时候你必须解决这个拦路虎的问题,否则,人生之路你就无法迈进。要想做好“鄙事”,首先要解决思想感情上的排斥问题,而想不排斥的唯一方法就是在思想感情上接受所谓的“鄙事”,在接受之后再注入热情,这样,“鄙事”就不鄙了。
我们过去常说这样一句话: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话听起来很骗人,好像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然而,这话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它能使“鄙事”不鄙,让烈日下忙碌的环卫工人和那些坐在空调办公室里读报的人有着同样的自豪感。投入的好处是不会敷衍,是会生出些兴趣,进而慢慢地对“鄙事”喜欢起来。对于一个人来说,“多能鄙事”,不但不会影响其形象,倒是会使一个人更加可爱起来。
其三,一个人当你功成名就之时,无须掩饰曾经有过的贫贱。成功人士希望给自己头上罩一顶光环,让自己的血统变得与众不同,以此来区别于众人,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陈胜在做了大王之后,对那段给别人当长工锄大地的历史就非常忌讳,甚至把找上门来的当年许诺“苟富贵,勿相忘”的患难之交一杀了之。有的人自己做了大官,就千方百计在族谱上做文章,通过修谱为自己扯上一位有名望的同姓祖先。这种心理连皇帝也不能免俗,唐代皇族就东拉西扯把古代的李聃奉为自己的祖先。明代的朱元璋也是想尽办法掩饰自己年轻时那段贫贱的经历,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
其实,有这种心理的人只要学习一下孔子,就大可不必这样去做了,贫贱的经历并不会给你的成功带来阴影,它反而会使你的成功有更加动人的起伏,使你的人生更加魅力无穷。孔子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不避讳自己曾经有过的贫贱,连自己去参加宴会被人拒之门外这样大伤自尊之事也不避讳,可见孔子是一个非常诚实的人,是一个敢于正视自己历史的人。相比之下,那些努力篡改历史、不择手段为自己脸上涂脂抹粉的人就显得虚伪可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