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1 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考核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春波说:“对于企业来说,回答谁创造了价值是价值评价体系与价值分配体系建立的基石。不回答谁创造了价值,也就无法解决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谁创造了价值,就对他创造的价值进行评价,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价值分配。这是完整的逻辑过程,也是实践中无法绕过去的问题。”

企业对员工的考核评价是现实的,是看他对企业做出的实际贡献。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对部门、团队及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才能牵引所有员工聚焦价值创造。

笔者曾为B企业提供绩效薪酬体系优化服务。在为其制订绩效薪酬优化方案前,笔者所在团队通过调研发现:该企业的许多员工几乎没有经过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打心底里认为绩效就是扣分、扣钱,并没有把绩效管理当作一种管理工具,从而导致绩效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员工的绩效目标完成度也比较低。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有针对性地制订了绩效薪酬体系优化方案。然而,在与B企业的中高层就此方案展开讨论时,某管理者却提出:“在员工或部门完成绩效目标的考核中,即使他们的绩效目标没有达到及格线(低于60%),此项绩效考评结果也最好不要给零分,应该按照转换比例来核算他们的绩效。”这位管理者认为,如果只因为员工的绩效目标没有过及格线,就给他们的绩效评价打零分,那么员工很可能会认为绩效评价就是扣分、扣钱,进而使员工的工作热情被磨灭。笔者当即反驳道:“如果按照您的提议来优化绩效管理体系,那么员工会认为不管他的绩效目标达成得如何,他都能获得一定的价值回报。这样就不能将企业的目标压力层层传递到员工身上,而优秀员工也会慢慢失去持续奋斗的动力。如果员工连最基本的绩效目标都达不到,他的竞争力就会越来越差,那么他用什么来应对激烈的市场变化和竞争,又如何确保企业快速抓住市场机会,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如何看待中美两国的发展。他当时回答:“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说美国不如当年,但在我看来,我们应该正视美国的强大。它先进的制度、灵活的机制、明确清晰的财产权、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保障,以及良好的商业生态环境,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从而推动亿万人才在美国土地上创新、挤压、井喷。硅谷那盏不灭的灯,仍然光芒四射。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去看待这个国家,我们会发现美国并没有落后,它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评价国家尚且如此,对于企业这样的功利性组织来说,更加应该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去评价。所谓“功”就是做事要有成效,而“利”就是投入有回报。一家企业即使拥有再好的形象与商誉,如果没有足够的价值创造能力,依旧是难以存续和壮大的。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知名企业都是始终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考核评价部门、团队及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华为也不例外。

在华为的评价体系中,一切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劳动都属于无效劳动。“为客户创造价值才是奋斗。我们把煤炭洗得白白的,但是对客户没产生价值,再辛苦也不能叫奋斗。”对于华为来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收入与利润,而客户是唯一能够为企业提供收入与利润的人。因此,华为强调只有员工的奋斗真正为客户创造了价值,才会被企业承认,获得相应的回报。

以华为的网络设备业务奖金考核为例。对于网络设备这类成熟业务的奖金分配,华为规定:每个代表处必须实现基线管理,奖金以考核为准,考核以基线为准。各个代表处的业务计划必须有其对应的业务基线,以便一个周期结束后,对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基线也不是只有一条:销售有基线,利润也有基线。至于二者的权重分配,在不同时间、区域都是不同的。员工只需要对比基线标准去做,并且努力做好,一个周期结束后,该得多少薪酬,通过对照评价,一目了然,公司也会在考核后及时发放奖金。华为网络设备业务部门的员工表示:“业务成果一经公布,谁做出了怎样的成绩一清二楚,考核结果也一目了然,做得好的就多拿,做得差的就少拿,谁也挑不出毛病。想要多拿奖金,那就下个周期把工作做好,赶上前几名。”

的确如此,以价值创造为标准分别评价部门、团队及员工的工作成果,有准确量化的参照依据,使考核评价过程更加清晰高效,同时又能保证考核评价过程与结果的公平、公正、公开,从而激发组织活力,使得每个人更加有动力、有机会去争取更多的价值分配。 ywXUvFVZP9tY2rPZVbmEIEkUr2dECEShQ0Zp4UUJKHHMBEDmHZz8eyjDi3Cd9rc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