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革命启蒙教育

时光荏苒,很快到了1923年,罗竹风考入平度知务中学(今平度一中前身),时任校长艾义美。这所学校是1902年南美浸信会创办的一所基督教会学校,校址在原南关路东,设小学、初中,并附设过师范班,学校施行普通学校课程,有《国文》、《历史》、《地理》、《英语》等,外加一两种宗教科目,如《圣经》等。当时,教会学校文化科目齐全,英文好,理科设备也好,而且管教严格,学生们不至于沾染抽烟、喝酒等坏习气,家长们也都很放心把孩子送来读书。

升入中学的罗竹风对《国文》课尤为热爱,他学着古人的样子写游记“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写议论文“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凡人生于世……”等,开始了写作的道路。

1923年暑假,知务中学校友刘谦初从燕京大学回到知务中学,在学校夏令营教语文,罗竹风参加了这次夏令营。刘谦初在1916年曾参加讨袁军,参加过攻打潍县和高密县城的战斗,获“山东三支队义勇军奖章”,他是罗竹风父亲的学生,罗竹风对这位学长非常敬仰。这位进步青年的朝气深深感染着罗竹风,在这次夏令营中刘谦初所选的教材都是“五四”运动以来具有进步思想的范文,紧密配合当时的革命形势,对青年学生进行革命启蒙教育,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上课的内容也给竹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谦初还把在讨袁中教战士唱的一首歌曲教给同学们:

风潮滚滚,感动那睡狮一猛醒,

同胞四万万,互相团结作长城,

哪怕它欧风美雨来势更凶猛,

炼铁肩,担重任,壮哉我国民。

刘谦初又把自己作词的《山东讨袁义勇军军歌》也拿来和同学们分享:

军号声声,战鼓咚咚。

歌声嘹亮,阵容严整。

反帝反封反帝制,

精诚报国战西东,

冲锋陷阵不怕死,

万众一心筑长城,

秣马厉兵,整装出征。

进兵先取济南府,

继而攻打德州城,

乘胜前进捣北京,

生擒袁贼享太平。

这些歌唱得同学们心潮澎湃。刘谦初曾几次和罗竹风谈心,热情鼓励他在学业上有所进步,并让他多读进步刊物。刘谦初说:“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多读书,才能明白革命道理,进步刊物和文章是唤起民众的良药。”短短一个月的夏令营,在罗竹风幼小的心灵上播撒下了革命的火种,让他受到了革命的启蒙教育。随着刘谦初的声望越来越高,知务中学的校长和他的同僚出来干预,污蔑他是“过激党”,鼓动学生走邪路,不信上帝。于是他们采取行政手段,迫使夏令营提前结束。

1926年,罗竹风顺利从平度知务中学毕业。 5Vap80kLk87m440nHI247k9GpFr3sL+ZLu+kODGsKKzUisNF75Et2L7kzBAtKGU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