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文化防线》与《胶东青年》撰稿

《文化防线》1939年创刊,由胶东文协编辑,胶东联合出版社出版,主编阮志刚。32开本,内容有专论、文艺、通讯、短评、知识往来等。仅出两期,于1940年3月停刊。《文化防线》是胶东第二个综合性期刊。罗竹风曾参与《文化防线》创刊筹划。

《伤逝》载于《文化防线》1940年第一期,小说描写了李老虎在战场受伤后,“我”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李老虎去世前把身旁内有日记的背包托付给“我”,后“我”也受伤倒在李老虎身边。在医院静养期间,终于想起李老虎的背包,打开日记本,从3月8日到4月20日共19篇日记,记录了李老虎去世前生活的细节和战斗记录,从百姓谈话到父亲来信等,从各个侧面反映了日寇的凶残和汉奸的丑恶嘴脸,多角度展现了抗战时期的历史画面,说明只有抗战才是中国唯一正确的出路。

《文化防线》发刊词,载《大众报》(1939年8月28日)(藏于山东省图书馆)

小说从结构到语言风格模仿鲁迅的《伤逝》,作品以第一人称叙事,善于剖析人物心理世界。这是罗竹风抗战时期创作的唯一的一篇短篇小说。据马少波回忆:“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发展,戏剧之外,小说、杂文、通讯、报告文学创作也十分活跃。林一山、阮志刚、罗竹风等写了不少理论文章和杂文,罗竹风的短篇小说《伤逝》、罗竹风夫人张秀珩的短篇小说《牛》和我写的中篇小说《生还》在当时都有较广泛的影响。”

《胶东青年》创刊于1942年,最早为胶东青联会刊,是一份面向青少年的杂志,这是在解放区创刊较早的青年读物之一。1943年改由胶东文协编辑出版,马少波任主编。1945年春,《胶东青年》因编辑力量不足,于当年终刊。

罗竹风写的《王文同志》载《胶东青年》1944年第9期,文章回忆了王文的革命功绩和作者的印象,表达了对王文同志的深切怀念。今天看来,更珍贵的是,留下了早期革命者王文的相关历史资料。 5Vap80kLk87m440nHI247k9GpFr3sL+ZLu+kODGsKKzUisNF75Et2L7kzBAtKGU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