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收养烈士遗孤

就在县教育科长于山在组织教师突围之际,也想到了自己不满八个月的儿子于丰。他马上把卢家村(今属平度东阁街道)教师赵清太叫到跟前,嘱托他设法把孩子带出去。赵清太临危受命,果断地接受了任务,坚定地表示:“只要有我在,就有孩子在!”于山夫妇用一条毯子把于丰牢牢捆绑在赵的后背上,当时孩子拼命挣扎,哭叫不停。瞬即安排妥当后,赵清太带着于山夫妇的希望和嘱托,冒着黑暗中拖着火光并嗖嗖作响的枪弹,沿着村前河沟向东,深一步浅一步地跟随着罗竹风和警卫员,突围了出来。

孩子得救了,但当得知深受自己敬佩的于山夫妇双双牺牲,眼前的孩子成了孤儿,赵清太非常难过,起初曾想把孩子托付梨沟村姑母收养,罗竹风说:“孩子是烈士遗孤,要由组织负责安排,我是县长,在没有合适人收养之前,孩子暂由我和夫人张秀珩收养。”此时,罗竹风妻子已生育大女儿罗黛莎和儿子罗大强,并且已有身孕。

战争年代参加工作的革命者,出于时局形势需要,往往多用化名,牺牲的教育科长“于山”用的就是化名,其籍贯也少有人知晓。当赵清太参加学习培训时,年仅20岁,不仅年轻泼辣,而且学习积极认真,很受于山科长赏识信赖,所以于山向赵透露过自己的一些身世底细,当时只有三个人知晓。于山,又称“郁山”,原籍文登,家住城东房家。兄弟四人,他排行老四。姓房,原名房儒若,于山为化名。爱人黎芳原名徐思环,黄县北盈村人。于山还对赵说。将来如能到文登,就请到他家看看。于山对赵清太如此信赖,所以危急时刻,将孩子交由赵清太负责也就可以理解了。

1941年冬是抗日战争最艰苦、最关键的时刻,罗竹风全身心领导军民打破日本鬼子的扫荡之际,却身陷囹圄,险些丧命。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KYXGzpNsR+kgT2IMtsSYpYIZF9i8yB0k08f7kkrz1zXliuSZVKr6s0q3UHVS40k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