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

1938年2月,日军占领了平度城。国民党平度县长姬春堂携带家小,仓皇逃往鲁南,平度一时处于无政府状态,人民陷入一片焦虑、愤怒与混乱之中。此时,平度中学校长张金铭,出任鲁苏战区第十六支队司令兼平度县长,于1938年4月组建国民党平度县政府。当时平度有一种流言称:张金铭“关着门起年号”,第五战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第十六支队只是一个团级番号,他却硬说是军级番号,全系招摇撞骗。十六支队,后来被改编为山东省保安第十八旅(简称十八旅)。张金铭还推荐第一团团长李德元兼任平度县县长。

同年10月,日军仓谷(化名张宗援)和伪军张步云、赵保原、刘桂堂(即刘黑七)等部共约五个旅的兵力窜进平度。张金铭所部和国民党政府败走祝沟、路上一带。日军侵占平度后,实施堡垒战术,在平度主要公路两侧的重镇亭口、南村、新河、花埠、古岘等地安设据点,构筑碉堡,加强防守。日军为了“维持治安”,以华治华,收罗了一些汉奸。10月间组成了“维持会”,并于12月凑成伪平度县政府,张松山任伪县长,王潘亭任伪参议长,按全县原有的七个区,成立了伪区公所,设伪区长。

与此同时,驻平度祝沟、路上村的国民党平度县政府处境困难,张金铭在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从事了一些抗日活动,数次击败日伪军的骚扰,尚得人心。但自1939年底蒋介石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张金铭急剧逆转,自食其言,先解散了中共地下党员和政工人员组成的政治部,既而公开捕杀共产党政工人员,频频蚕食大泽山抗日根据地,后发展到1940年春包围了中共平度县委驻地乔家、窝洛子村,妄图将平度县委一举消灭。

张金铭国民党政府的倒行逆施,张松山日伪政权的野蛮统治,使平度人民的抗日活动受到了极大阻碍。广大抗日民众、社会贤达人士、开明人士或面陈或投书或著文,纷纷要求建立平度抗日民主政府,以率领全县民众实施中共抗日救国纲领,调动百姓救亡图存的热忱,团结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

为坚持团结抗战,胶东党组织一再规劝张金铭,敦促他以民族利益为重,但张金铭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在这种形势下,驻十八旅八路军代表声明撤出该部,中共平度县委的工作也从公开转入地下。为打击张金铭这种出尔反尔的罪恶活动,胶东区党委和胶东军区决定消灭张金铭部,以巩固大泽山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10日,根据罗竹风所提供的情报,八路军部队奉命拔除了国民党十八旅张金铭所占据的祝沟等七个据点,平度大泽山、两目山一带全部解放。罗竹风随军缴获张金铭发给沈鸿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的电报,电文中有:“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壮士断臂,噬脐曷及”等字样,并表示“顽抗”到底,誓与共军决一雌雄。罗竹风把电报摔在地上,气愤地说:“简直是一派胡言,痴人说梦。”到8月11日上午8时左右,八路军大获全胜,张金铭带申冠臣残部投靠赵保原而去。这次战斗俘敌一千五百余人,缴获各种枪支一千三百余支。至此,山东省保安第十八旅宣告解体,李德元部被改编为平度保安团,其余的部队则被赵保原收编。这样,张金铭离开了平度,去山东省政府担任顾问。

平度东北山区的父老们重见天日,紧紧握住罗竹风和战士们的手热情洋溢地说:“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你们又回来了。”山里石家的一位老大娘,眼含泪花,说:“日本鬼子烧过我们村三次,十八旅也不让老百姓安生,我们就是等着你们回来,这回可好了,同志们住下吧,住1万年俺也管得起饭!”罗竹风含着泪说:“大娘,这次回来,我们就不走了。”

随着形势的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进一步扩大和稳定,群众抗日情绪大为高涨,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势在必行。第一步,首先要召开具有广泛代表的县参议会。

1940年9月12日,平度县首届参议会在大田南董家村(今旧店镇)召开。平度各界代表参加了会议,达成广泛共识。此次会议到会议员96人,各区、乡、镇的领导和来宾共二百余人。会议选举姜寿迁为参议长,李健民(中国共产党平度县委书记)、王战平(平度县委民运部长、各救会主任)为副参议长。会议讨论了成立抗日民主政府的必要性以及抗日民主政府的性质和任务,确定了抗日民主政府的施政方针。会议明确参议会职能是:研究和协商全县的重大问题,监督政府实现民主、改善民生,维护人民利益,发表并提出人民群众和参议会对政府的意见,会上还通过提案30余件。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的办法,民主选出了第一届平度县抗日民主政府。时年不足29岁的罗竹风当选为平度县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平度县县政府的成员基本是按照“三三制”配备的,即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平度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胶东行署,县政府设立四个科,丁一先为秘书,王明光担任第一科科长(民政)兼公安局长,王元忱担任第二科科长(财政),乔礼卿担任第三科科长(建设),于山担任第四科科长(教育)。此外,还建立了县大队,罗竹风任大队长,田石磊任大队副;保安队是护卫县政府的武装。之后,各区政府也先后成立:第一区区长乔乐农,第二区区长陈铭显,第三区区长林绍九,第四区区长盛德君。区下还有乡,各区还有区中队。

选举结束后,赵辉调皮地摘下罗竹风的礼帽,装作要擦黑板上写的各候选人所得的票数。身旁县委工作的姜挹秋同志急忙上前,夺下赵辉手中的礼帽,对赵辉说:“竹风同志现在是我们的县长了,这在以前可是县太爷。”罗竹风接过帽子,笑着说:“我们选举的县长可不是以前的旧官僚,我们的任务是团结起来,打败日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如果我这个‘县太爷’干得不好,大家可以把我罢免。”说完,大家一起笑起来。

1940年9月18日,是平度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共平度县委在北大田村南河滩举行军民联欢大会。大会共有三项议题:庆祝八路军“百团大战”胜利;庆祝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改编为五旅;庆祝平度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新任中共胶东区党委书记林浩出席庆祝大会。姜寿迁参议长代表参议会把前不久从十八旅那里缴获的旧时代铸造的铜质“平度县政府之印”郑重地交给了县长罗竹风。罗竹风发表了就职演讲,宣布:平度县抗日民主政府正式成立!并向到会的代表和全县人民提出了:“全县人民团结起来,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保卫抗日根据地和人民”的工作任务,至此平度县抗日民主政府正式成立。宣誓结束,姜寿迁和罗竹风并肩坐在主席台上,姜寿迁对罗竹风说:“现在你可是民主政府县长了,是人民的县长,不是国民党的县长,更不是张松山日本人的伪县长,你打算第一件事干什么?”罗竹风望着台下成千上万的群众说:“人民的政府就得让人民过上安稳的好日子,我打算用县政府的这枚大铜印,发布减租减息的通告,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让老百姓信任支持咱这个政府。”

大会结束,群众们围着新政府的县长,久久不愿离去,他们终于见到了这神秘的、象征权力的政府之印。有老百姓问罗竹风:“罗县长,我们的大铜印,上面的字怎么和张金铭那个县政府的字是一样的,怎么不是抗日民主政府?”罗竹风笑着捧起铜印让老乡们看,对他们解释道:“这颗大铜印就是国民党县政府的那颗,是消灭十八旅的时候从国民党县长李德元的秘书手中缴获的。这虽是同一颗铜印,但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老乡们点头说:“哦,我们新政府的大铜印是缴获国民党的,咱们的政府是过硬的,没有丝毫虚假。”罗竹风知道,在一般群众中还存在着国民党的“正统观念”,也是国民政府统治20多年来的结果。真正要取得人民的信赖和拥护,还需要领导人民打败日寇,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

会后,为庆贺这三件大事,罗竹风特意安排剧团为官兵和百姓演出了京剧《王佐断臂》和《打渔杀家》。剧团演出结束后,罗竹风对身边的人说:“现在正处在抗日最关键的时刻,我们需要王佐和萧老英雄这样的好汉,为国家和民族出力。我们团结起来,一定能打败日寇。” 5Vap80kLk87m440nHI247k9GpFr3sL+ZLu+kODGsKKzUisNF75Et2L7kzBAtKGU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