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南扰张金铭

三支队在创建一个多月时间内,各大队都充实了员额,每个大队有150至300人不等。到4月底,已发展了拥有人枪三千七八百人的实力,声威大振。也招来了张金铭的“委任”,委任郑耀南为少将支队长,企图把三支队变为他手下的国民党武装。在遭到拒绝后,恼羞成怒的张金铭给三支队列举了“十大罪状”,纠合莱阳的刘东阳、昌邑的“王四挂搭”、栖霞的秦毓堂、招远的焦盛卿等部队,向掖县发起突然袭击,迫使三支队归顺。

由于缺乏作战经验,三支队采取了兵来将挡、四面出击的战术,造成兵力分散,一度在战场上陷入困境。为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从后方扰袭敌人,进行有力牵制,支队长郑耀南果断地派罗竹风、乔天华、俞可范、刘文卿等率领30来个便衣,一律携带短枪,间道插入大泽山区,在山顶庙里“猫”了一天,严密封锁消息,当夜即由十八盘插到平度三区游击。一路上乔罗带领大家捣毁电话机,捉拿乡镇长,贴布告,写标语,搞了个“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这次敌后出击,主要是部队离开时所留下的留守处起了作用。农民们赤着脚殷切地问道:“咱们的队伍什么时候回来?俺这里让张金铭作践够了!”有的含着泪水,意味深长地说:“当时不走,日子不会这样难过,快早些开拔回来吧。”战士安慰他们:“这不是已经回来了吗?”游击了几天,他们有力地牵制了敌人,也给乡亲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在罗竹风的脑海里,经常浮现出这样的想法:如果收复掖县城后,平度和掖县的队伍再回头联合收复平度城,平度游击队坚持在平度斗争,不仅可以作为掖县背面的屏障,而且背靠大泽山,向南向西发展,张金铭绝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整个力量对比情况,也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平度的父老乡亲不至于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唉!

多年后,原三支队党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张加洛回忆道:“反击张金铭作战紧急时,我们派乔天华、罗竹风二同志带30多人的便衣,扰乱敌人的后方,他们搞了一部电台,消灭了敌人一小股武装。完成任务后,乔天华先回掖县了。罗竹风单独留在消水庄,被李德元跟踪袭击了一下,但他们突围回到了掖县。老郑见了他笑着说:‘险啦,没有转了腿肚子?’在一阵阵喧笑中,罗竹风感到一切疲劳都消除了。”

1938年7月4日,三支队党组织解决了内部的CC头子赵森堂、王文峰等叛乱分子,八大队起了重要作用。从此以后,在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三支队内部更加纯洁、巩固和统一了。 tPYeDjvjXV+JRK9xYaIKlb0UlMSAqXDLAdf4CKPemD1JCIKW6jUwn7lAu+JTE6l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