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看画》

《看画》是罗竹风较早的一篇杂文,1934年他以“陆旭”为笔名发表在第五期陈望道主编的《太白》杂志上,“陆旭”从读音上看,就是“鲁迅”的谐音,从这一笔名也能看出罗竹风对鲁迅的崇拜。

看画

对于图画,自己是外行,连A mateur的资格都不够,只是看看而已。忘形的时候,也许挂下嘴巴,多少有那么点“阿Q气”。

从小就爱看画,在乡间腊月里赶集,天飘着雪,在人堆里挤,为了看画,好像什么都可以不顾。七八岁的时候,乡间的画除财神之外,大抵是些“长坂坡”“落马湖”一类的玩意儿,对着飘荡在没有门窗的小店里的小画,却往往出神两三点钟。

进中学,图画和我好像有点前世的冤仇,拿起笔来总不能如意的画一件东西,例如苹果吧,画完以后倒像一只梨。因为图画成绩太坏,几乎初中没有让我毕业!但是看画总不间断。这当儿恰巧有丰子恺先生的漫画集,晚上睡觉以前总要看一点多钟。

到北平的那年又买了几本学生漫画、儿童漫画。对于这种笔法简单而含义深沉的图画,更引起了我看画的兴趣。风雨的黄昏,下雪的夜里,总喜欢端详一幅画,想借着这淡淡的几笔,找出所谓“弦外之音”来。有人批评王维,说他“诗中有画”,我们也可以说丰子恺“画中有诗”。前些日子常看申报自由谈,最使我高兴的又是丰子恺先生的“跷跷板”这一类的小画。最近和木刻发生了好感,看这种东西还是远在四五年之前,那时偶然买到一本未名社鲁迅先生辑的木刻选集,看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两年来木刻是颇盛行的,除了翻印外国的东西之外,我们自己的艺术家也深深地受感动,这幅画的印象也就强烈起来。不但图画如此,其他的艺术恐怕也不能例外。……人陷在某种不幸的境地,对于表现那种生活的图画或者书籍一定发生特别的感情。在这里便有一个批评的标准问题,主观的呢?还是客观的呢?

看画在我像吃饭一样重要,也许有些只喜欢看画而不能自己动笔的人,和我有同样的感觉,但愿他们进一步的去自己动笔吧。

“那么你呢?”假设有人这样问。“还是继续看画,嘻……”我不得不这样回答。

一九三四.十.十六晚 Sfc6os84JbpQNA3J4t5qGh0gsssypafY2QrFjMGEfh21DVOHfr7zQ0gptx9DjF6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