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章十一

有人认为迦太基拥有最出色的政治体制,在若干方面都优于其他城邦,尽管它的政体与斯巴达有重合之处。斯巴达、克里特、迦太基这三个城邦之间的确存在相似之处,但也不尽相同。迦太基的许多制度都很优良,事实也证明其政体有道。公民忠于政体,从未发生叛乱,也从未受治于暴政。

迦太基与斯巴达的政体相似之处如下:都有共餐制,前者的一百零四人院的职权,对应后者的埃伏尔,但是,埃伏尔都是些平庸之辈,而行政长官则品德高尚。两者同样都有各自的君主和长老,而迦太基的君主更为优秀,他们不是世袭王位,也不是选自普通家庭,而是来自世家望族的才俊。这些掌权者手握重权,如果无才无德,便贻害巨大,斯巴达就曾深受此害。

关于迦太基政体受指责的偏离完美城邦的缺点,同样存在于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政体形式。它从贵族体制和共和体制中偏离,有的偏向民主制,有的偏向寡头制。若君主与长老意见一致,可以决定任何提案交由公民审议,但当他们产生分歧时,人们也可自行审议。对于君主和长老的提案,公民既听又审,做出最后决定,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反驳。上述情况在斯巴达和克里特是不被允许的。掌管重要事务的五位行政长是由补选产生,而他们需要选出最高行政机构的其余一百人,通常任职时间也长于其他行政人员(他们几乎是之前和之后都掌权),这些都带有寡头的特征。他们不拿俸禄,也不由抽签选举,所有行政人员都可受理诉讼案件,而非斯巴达似的,由不同的人受审不同的案件。迦太基的政体源于贵族制偏向寡头制,在其国内流行着这样的观念:行政人员的选拔不仅要依据候选人的品质德行,还需参照其财产状况。人们认为,贫者少闲,不宜做官。若以尚富为准则选拔行政人员是寡头制的形式,若以尚贤为准则选拔是贵族制的形式,那么迦太基的政体则是结合了这两个方面的第三种形式。他们同时参照两方面选拔人才,尤其对他们的君主和将军进行选择时。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偏离贵族制是立法者的一个错误。最高阶层的人绝对需要拥有闲暇和体面,无论他们在职与否,都必须先正其心。即使不得不考虑用以确保闲暇的财资之事,但若君主、将领一类的最高职位亦可求而购之,那确实是极坏的。法律的无为使得崇富高于尚贤,整个社会风气转向嫌贫爱富。而上有所好,下必从之,一旦德行不受重视,贵族制也就无法建立起来。那些花钱买官的人必定趁此机会狠捞一笔。贫困且老实的人绝不会有此想法,而低劣又窘迫的人则必然会渎职。因此,为了让有志之士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即便立法者无法予以终身的供养,也要保证他们在职期间能有闲暇。

在迦太基人中流行着一种不太好的一人身负数职的习惯,其实,每项事务都由专人负责更好。立法者需要清楚这点,并尽量避免任命一人同时担任多职的情况。被委任者不能既是笛手又是鞋匠。因此,城邦规模越大,依照制度化和民主制的原则,就越该把政务配给更多的人。这样安排更为公平合理,专人专务,效率才能提高。这样的例子,在军队及海军部队中,即体现为切实履行受命与下令的职责。

就政体而言,迦太基是属于寡头制的,但他们鼓励公民去往附属殖民地开垦致富,以此补救寡头制的缺陷。这就是他们维持城邦稳定的灵丹妙药。然而,这只能是一时的,想要真正解决问题,防止斗争,还需倚重法律法规。如若天有不测,时艰运滞,而法律又不能提供保障和平的处方,公民必会聚群而起,对抗政府。

人人称道的迦太基、克里特、斯巴达的政体特征如上所述。 viqiYRSZxY151ll/pE1HsN8hOHsXDxw/NKi6z05xk16HcTVzLMh8edTuC0Yninu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