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汉武帝的征伐 [1]

鲁惟一(Michael Loewe)

随着公元前221年的统一,中国的军事也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此前的战争,都是小国之间争夺暂时的霸权或者领土。与此同时,匈奴骑兵已经可以深入中国北方,在战国时代的村庄和城市烧杀掳掠。他们可能是入侵欧洲的匈人(Huns)的祖先。秦朝(前221—前207)和汉朝(前202—220)建立后,中国的军事有了新的侧重点。虽然秦朝之后的两千多年有不少割据时期,但就整体而言,内亚部族联盟越来越成为主要的军事威胁。汉族王朝的主要忧虑将是,内亚的各部落如果能够在一个公认的领袖的统率下一致行动,将获得巨大的力量。通过研究汉武帝(前141—前87)的征伐,我们就能看到,对于汉朝来说,击败匈奴或者防止其他部族落入匈奴的控制是头等大事。这种情形在后来的两千年中时常再现。把研究限定在汉武帝时期,并不是说汉朝的军事战略战术靠的是哪一位皇帝。统治者个人对政策的影响、对事态的控制、对自己意志的贯彻能到何种程度,都还没有定论。但主流观点认为,汉武帝的作用是积极的。虽然我们不能说他比大臣、谋士、皇亲国戚对战事更有影响力。 [1] 汉武帝时代值得研究是因为它的时间足够长,能够见证中国新扩张方略最初的执行与成功,以及后来的失败和放弃。我们还可以看到立场和观点各异的官员们的反应。从公元前130年到前90年的近半个世纪,中国的帝制政府首次把积极的、扩张主义的政策保持了两年以上。随之而来征伐无论在当时和后世都遭到批评,这些批评也是宝贵的史料,此类的史料在帝制中国的早期并不多见。

1 关于参考文献的说明:
《史记》和《汉书》是西汉(或称前汉)历史的基本的、甚至是仅有的史料。关于战史,两书的《本纪》记载大略,而《列传》从个人角度提供更丰富的细节。战胜细节的记载凤毛麟角,不难想见,这些记载想要提供给读者的是劝诫,而不是战争的客观评价(关于战斗的细节描写,见《汉书》卷五五记载的前119年西汉征讨匈奴的大战;《汉书》卷五四记载的李陵的征匈奴的战斗,已列为附录B)
除了为异族专门所立的传(即《史记》卷一一〇,卷一一三至一一六;《汉书》卷九四至九六),《汉书·地理志》里的注释对了解历次战役后汉朝扩张的情况很有价值。《表》中有一些档案性质的信息,比如对立功将领的封爵可以做统计分析,但是需要慎重对待材料。两部史书不同部分对同一件事记载的一致性还是比较高的。
而例外也难以忽略,这里有必要指出一个遗漏的例子,提醒我们两部史书的记载是不全面的。《汉书》卷一七(《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记载,前147年,汉朝向至少七个归降的匈奴王授爵,但《汉书》其他部分,不管是《本纪》还是《匈奴传》都没有记载此事。在《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有七人归降的记载,只有一些文字上的差异。《史记·孝景本纪》也部分记载了此事,但是相当简略:“春,匈奴王二人来降,皆封为列侯。”除了这些记载,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要靠读者自己揣测(《史记》卷一一,页10;卷一九,页45f;《汉书》卷一七,页4)。
汉代史家和后世的史家一样,受限于军队的组织和作战表现材料的缺乏。相比之下,关于长城驻军管理的记载则分布于明朝之前的所有史书之中。关于理论和技术的书籍,汉代史家没有宋元史家那么幸运,有大量的史料可以利用。《汉书·艺文志》列出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只有小部分流传至今。然而,仅仅从篇目中也能看出,从公元元年起,内府开始收藏关于战略和技术的文献,有些是李广这样带兵打仗的将军写作的,还有专讲武器使用的书籍,如《望远连弩射法具》十五篇。 ijHV0OHjocmz3rY+LgQfJvnxYx4/2P5R6hxFAUxAngMC2zog+i9B7x+XaV9j8sC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