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对西方军事力量的回应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先是鸦片战争后短暂的活跃,之后是19世纪50年代停滞的排外主义;1860年充满希望的革新之后,又迎来了19世纪70和80年代的收紧;1895年败于日本之后,改革运动再次兴起。似乎中国在各个时期的革新,都需要战败刺激一下。一旦压力缓解,改革的热情也随之冷却。总而言之,19世纪70和80年代,师夷自强的努力日渐松懈。我们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印象,可能只是因为有关这20年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另外一种可能则是,自强运动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阻挠。
问题的症结在于权力。本章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李鸿章及其僚属,他是地方的洋务领袖;然后我们再将目光转向京师的当权者,尤其是慈禧太后。洋务之难,从派留学、遣使团、筑铁路、练海军等事上已显而易见。以上种种,对中国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每办一桩事都要克服强大的阻力和惰性,于是取得实效又推迟了许多年。
通过严肃的研究,事情已经比较清楚了:中国自强运动见效迟缓的背后,另有一层原因—负责的官员关心的是自肥,而不是国家的富强。例如,李鸿章将自己的人安插在洋务事业的关键位置上,这些人大多利用办洋务的特权捞取了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