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管理的理念导向

人是观念的动物。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观念,便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管理的理念导向,意思是管理思想或管理观念,可以引导当代的管理措施。

欧洲各国在16世纪商业革命以前,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工商企业并不发达。当时人们重农业而轻工商,大多数人鄙视商业的价值,社会人士对商人与商业也采取敌对的态度。

16世纪以后,欧洲到东方及美洲的航路日益畅通,对外商业和贸易活动也日趋发达,教士和僧侣的地位却大为降低,工商管理的思想才逐渐受到重视。

反观我国,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各地的交通极为发达,再加上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产品数量开始增加,并由个人消费品变成商品,从而促进了商业的兴盛发展。吕不韦、端木子贡、弦高及范蠡的管理思维,比欧洲要早熟得多。

一、看看企业管理的历史

就企业管理发展的历史而言,20世纪以前,为“生产导向”时代,重视技术的改进;20世纪初期,为“财务导向”时代,侧重财务的规划与调度;1920年以后,由于生产过剩,企业界纷纷致力于货品的推销,意识到消费者的重要性,因而迈入“市场导向”的时代,从“如何生产良好产品”,逐渐转变为“如何生产卖得出去的好产品”。

市场导向的结果,就是没有良心。现在电视节目越来越糟糕了,因为如果你做得规规矩矩,观众就不看;做得乱七八糟,观众就看。所以很多媒体业的从业者就爱老板经常说,自己被“收视率”这三个字害惨了,节目做得很好,收视率降低;节目做得不好,收视率反倒上来了。我们应该好好想一想,市场会把我们带到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其实,冷静地想一想,不难了解生产、财务、市场,以及人事,都是企业管理重要的一环,不是整体。正如荀子所说的:“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这些东西都很重要,但是都是道之一隅,“隅”就是角落的意思,它们只是“道”的一个角落,一个部分,谁都不能代表整全的道。无论哪一环节做得不好,亦即任何一隅受到损伤,都是不利于管理之“道”的。

荀子又说:“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一个角落不能代表全体。你看任何都市,都有比较繁华的地段,而其他地段相对比较冷清,你可以用某一方面代表整体吗?不可。所以管理者要有整体观,不能强调某一种导向,以免走入一偏。

二、举一隅应该以三隅反

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他说我举一隅的时候,如果不以三隅反,那这种人我就不教他。你什么都要我讲,你自己不会想,我教这种学生干吗?这是孔子讲的。所以我们常常讲“举一反三”,就是这个道理。管理者只知道市场的重要性,不能类推到生产、财务、人事等都是同等重要的,即使再三反复,也无所助益。

人类有一个弱点:强调一件事,往往把它的重要性不断扩大,以至于绝对化。这个弱点,我们要常常反省。我们对一件正确的事情,经常过分地强调,强调到最后,就变错了。你看一条路,如果我们一直走下去,走到最后就走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其中一定有拐弯的地方,你不拐弯,一路走下去,最后就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我们开汽车的人最了解,前面的路根本就是直的,但方向盘却不能抓稳,而要不停地转来转去,因为如果不转动方向盘,汽车就会走歪路了。

过分偏重市场的开发,就会陷入有顾客而无货品的困境。我们把顾客开发出来,然后产品供不应求,就造成很大的压力。相反,过分偏重产品的开发,又会陷入有货品而无顾客的困境。尤其我们现在的研发,都是自己推翻自己。你看人们以前穿的就是一套西装,厂家的产品直到卖完为止,现在是五颜六色的时装,一年一个花样,结果今年做了明年却卖不掉了,厂家就开始拍卖,一减价就使得很多客户观望,货品刚刚上市不买,非得等到降价才去购买。

管理已经使得我们越来越头疼,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找的麻烦,因为我们太偏重一隅了,到最后就造成很多流弊,所以从现在开始,举一隅,应该以三隅反。管理工作与技术工作的不同之处,就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有效方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经济萧条及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更令人觉得管理所面临的变数太多,并不是任何一种单一导向能决定其成败的。

老子说:“大方无隅。”所谓一个人要“大方”,就是没有执着。方和圆是一样的,如果你认为方就是方,圆就是圆,那你这个人就太执着了。一个方形的东西,越来越大的时候,它就变成圆的了,就找不到角落了。所以中国人说做人要“大方”一点,就是做人要圆通一点,就是这个意思。

管理者有整体概念,就应该以理念导向来统合各种导向。理念导向,就是以管理大道来引领管理,它是全面的、整合的,是不可分割的。

三、真理并不在二者之一

中道管理,是以大学之道为核心理念的。大学之道的基本信念即为:“真理不在二者之一,却存在于二者之中。”就是说我们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东西都可以代表全部,那叫“以偏概全”。比如说做人,身体健康很重要,但假如身体很健康,却肚子空空,没有学问,没有良心,有什么用?有了良心,有了学问,寿命却很短,又有什么用?以上这些几乎都没有用。每样东西都看似有用,但是要合起来,要兼顾并重才真正有用,否则都等于零。

我们问美国企管专家:“企业规模应该大还是小?”答案是肯定的:“要大,至少要达到规模经济,才有竞争生存的能力。”同样的问题拿来问日本企管专家,答案不太一样:“如果是20世纪80年代,我们认为规模要小,才够灵活。去年我们倒闭了一万多家公司,却新开了九万多家,这是适合于‘小’的年代。”听了之后,我们觉得他们也很有研究,说得十分有道理。我们再模拟一下,请教至圣先师孔子先生:“企业规模,是大好,还是小好?”按照孔子的习惯,大概会回答:“这个不用问,该大就大,该小便须小。”乍听之下,必然哈哈大笑,认为孔子并未答复我们的问题,笑完冷静下来,才发现这就是真理,也才是中国人的智慧。

这种极高的智慧,由于西风东渐,近代中国人正急速丧失之中,日本人却紧跟着超越向前。我们如果问一问松下幸之助先生:“企业组织,究竟是分权好,还是集权好?”相信松下先生也会用同样的口吻:“这个并不一定,该分权的时候,要分权;集权比较有利时,那就应该集权。”综观松下公司自身的演变,便是根据此一理念,按照实际需要,有时分权,有时又集权。

我们中国人是有智慧的民族,可是现在的情况却很糟糕。我们以前生病看医生,找到一位医生就可以了,现在不行了,他问你什么病,你说耳朵疼,他说抱歉,他只看眼睛,不看耳朵;你说眼睛不好,是不是肝脏有问题?他说自己只看眼睛,不看肝脏……那就糟糕透顶了。所以专科有不足,全科也有毛病。任何事情分割得越清楚,讲得越明白,其实反而是越不切实际的东西。

二选一,很容易走极端;说得很明白,就很容易陷入一偏,这是大家要提高警觉的。

四、日本率先采理念导向

日本企业家把我们中国很高明的智慧,应用在管理上。这个智慧就是三个字:“不一定!”你看中国人满脑子都是“不一定”,对任何事情,我们都说“不一定”,“不一定”最后都变成“一定”了。所以“不一定”包括“一定”,但“一定”没有办法包括“不一定”,这就没有办法解释了。

我们讲抓住重点,一个人先说“要”,就不能不要,先说“不要”,最后照样可以要。所以中国人都说“我没有意见”,然后再来讲一大堆意见。如果说“我有意见”,那就糟糕了,说不出来意见,岂不是很丢脸!我说“没有意见”,别人说“你一定有意见”,我说“我现在没有想到”,别人说“那你等会再告诉我”。先讲“不要”,然后再讲“要”,这是比较安全的。先讲“要”,然后变“不要”,这是很麻烦的。

我们说:“本立而道生。”这句话很重要。你抓住了根本,所有“道”就产生出来了。“道”是变化的,这样你就知道中国人讲“要”,含有“不要”的意思,讲“不要”,含有“要”的意思。所以我们正反是一样的。你看中国人讲“改革”和“不改革”是一样的,因为加两个字就好了,“合理的改革”,“合理的不改革”,把两个“合理”都去掉,“改革”就等于“不改革”了,这种逻辑,只有中国人搞得懂。外国人讲“Yes”就是肯定的意思,讲“No”就是否定的意思。中国人不是这样的,中国人讲“Yes”可以变否定的,所以外国人总觉得我们中国人的英文不好,其实不是,而是我们的脑筋太灵活了。外国人的思维是一条直线的,中国人的思维是翻来覆去的。

日本的企业管理,早已进入“理念导向”,也就是“管理哲学导向”的时代。美国加州大学日裔教授威廉·大内在其“Z理论”中,明言日本企业经营者最津津乐道的,乃是自己的“经营哲学”,他们以在企业中实践个人哲学为骄傲。管理哲学与企业经营融合为一,才是战后日本企业扎实发展的根本原因。

最有意思的,是日本企业的经营理念,绝大部分源自中国,特别是我们多年以来屡次批判的儒家思想。我们并没有向他们提出知识产权的要求。松下的七精神:产业报国即是“忠”、公明正大乃是“公”、和亲一致就是“和”、奋斗向上便为“勇”、礼节谦让即为“礼”、顺应同仁就是“仁”、感谢报恩乃是“孝”。东芝会社的理念,明确订立为:“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在中国人看起来,是“老的一套”。石桥轮胎会社的经营理念,一共两条:第一,人道中庸精神可使事业在安定中均衡发展;第二,成事在阴阳,努力靠双方,即柔与刚、强与弱、悠扬与俊敏、大胆与细心、冷静与热诚。经营者宜自复杂而又多元性之环境中,经由伟大之修养获致之。简言之就是“真理不在二者之一,在二者之中”的中庸之道,也是中国台湾地区企业界所轻忽、鄙视的平常道理。

日本的经济发展,是中国管理哲学妥善运用西方现代化管理科技的成果。这点值得我们参考。我们的管理哲学,在日本已经有一些走样,不能够搬回来照样推行。

你看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就是我们中国以前的长工制,“长工”就是说一个人一辈子替老板打工,打得好,儿子甚至几代人都替这家人打工,无怨无悔。日本人将“长工”应用到企业管理里面,就变成终身雇佣了,日本的公司如果运营不下去,会有干部回家拿钱,借给公司。可是我们现在许多中国人做不到这一点。

我必须说明,日本因为国家面积太小,所以它不得不走集体主义的道路,中国地域这么辽阔,不可能跟日本完全一样。所以我们个人主义行不通,集体主义也行不通,“真理不在二者之一,在二者之中”。千万记住,你说集体主义,中国人不接受,说个人主义,中国人还是不接受,其实道理很简单,集体主义对我有利的时候,我就集体,大家“团结起来才有力量”,谁都会讲;个人主义对我有利的时候,我就明哲保身,不管什么团体了。

五、美国企业也陆续跟进

我们比较关心的是:美国企业管理重不重视“管理哲学”?其实美国的企业,现在也陆续跟进,慢慢地走上“理念导向”的道路。

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其实是管理哲学家。可惜他生不逢时,生在哲学不被重视的美国,他只好委屈成为管理科学家了。他认为管理的精华,在于促使工作人员的心理变革,改变原有对同僚、工人日常问题的旧有观念。这哪里是科学?分明是哲学问题。试想,让一个人很喜爱工作,让一个人工作不疲倦,让一个人工作没有压力,这算是管理科学吗?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学习美国管理学到现在,工作压力仍然非常大,仍然很紧张、很忙碌,我们没有什么乐趣,弄得家庭也开始不安宁了,这是我们应该去了解的事情。

如果心理上不能革新的话,管理科学其实是没有什么用的。美国现在正面临很大的困难,它有很多的技术人员,但是他们没有工作。美国汽车工业的工人最生气,因为他们做得很好,可是现在许多工人都失业了。美国作为汽车王国,却竞争不过日本,这是很难想象的。但到了美国你就会发现,美国人大多去买日本货,不买美国货,为什么呢?他们会说你看,满街抛锚的都是美国车,我还买美国车吗?日本人中A型性格的很多,他们做东西,都是非把它做得最好不可。所以你说日本需要什么管理呢?我们今天说“工厂如战场”,那完全是指美国,日本是无所谓什么“工厂如战场”的。日本企业没有领班在那里监督,日本人会说:“你这次让我做,就是看得起我,我一定好好做,如果做不好,我就很丢脸。你如果嫌弃一下,我可能就自杀了。”这样的日本员工,怎么需要别人监督呢?中国人呢,有监督也不行,没有监督也不行,什么都不行,这才厉害。

现代美国企业,也不得不重视管理哲学,正在加紧学习中。美国企业高层主管的价值观念,逐渐形成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经营理念。但是学科学容易,学哲学是比较难的,因为哲学要经历比较漫长的孕育、积累、体悟过程,不像科学那样速有成效。

可以说,全世界的企业管理,都已经迈入理念导向的时代,我们中国当然不能例外。

六、我们当然要正本清源

我们要正本清源,就是不要再把《大学》这本书变成什么“修身立德之门”。在中国的历史上,皇帝是至上的,所以我们不太喜欢研究这种管理的学问,总认为管理是皇帝才可以用的东西,不是平民老百姓应该学的。因此我们一开始就把这个很好的管理哲学,诱导到修身养性上面去了,然后慢慢地把这管理的内核淡化掉了。但今天不应该这样,现在家庭要管理,企业要管理,任何事情都要管理,我们就应该还原《大学》本来的真面目。

大学之道固然古老,却一直到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管理哲学。日本企业家把《大学》这门课程,看作企业管理的重要依据。《大学》这一本书,从修身一直发展到治国、平天下,道理一以贯之,表示《大学》所说的道理,经得起各种阶段、各种性质的考验。

大学一向被当作修身立德之门,实际上是管理哲学。可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应该修身立德,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

《大学》的三大纲领:

第一为“明明德”,指管理者自己修养良好,做员工的表率,以身作则,使部属可以模仿,以获得向心力。

第二为“亲民”,指亲近、爱惜、商量,就是要亲近你的员工,要爱惜他,要好好地跟他商量,要得到他的信任,而不是动不动就指挥,就命令。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美国流行一句话,叫作“发号施令是没有用的”。以前美国人都是发号施令的,现在他们慢慢地知道,发号施令是最没有用的,大家好好地商量才行。

第三为“止于至善”,指各种措施,力求适时、适量、适质、适价、适地,也就是“合理”的意思。我们往往把很多东西解释错了,“至善”不是最好的意思,而是指最合适的。

管理者自己修养良好,然后大家好好地商量,找出一个合理点,一起把它做好,这就是管理。我们以“明明德”为根本,以“亲民”为功夫,以“止于至善”为目标,便是我们中道管理所提出的M理论。

老实讲,每一个人只要凭良心,所有的问题都会得以解决的,只是我们现在不相信这个东西而已。我们相信法律,就是不相信良心;我们会相信宗教,就是不相信道德,这是许多人应该反省的地方。

我们提出的M理论,就是要正本清源,把我们中国最好的管理哲学应用起来,然后使我们学到现代化的管理技术。西方人擅长工具和技术,并没有什么管理理念,我们有非常好的理念,就很容易把技术和工具应用得“恰到好处”。 bSEICWp96/rmQD+nl9DCi/hP598siDIEVrTUj/UMIvC/mHT3Rd5dWCSQFZntr4Z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