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史纪 (1) :武王召师尚父而问曰 (2) :“恶有藏之约 (3) ,行之行,万世可以为子孙常者乎?”师尚父曰:“在丹书 (4) 。王欲闻之,则斋矣 (5) 。”三日,王端冕 (6) ,下堂南面而立。师尚父曰:“先王之道不北面。”王遂东面立,师尚父西面道书之言,曰:“‘敬胜怠者,昌;怠胜敬者,亡;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藏之约,行之行。可以为子孙常者,此言之谓也。”王闻之而书于席、几、鉴、盥、盘、楹、杖、带、履、觞、豆、户、牖、剑、弓、矛 (7) ,皆为铭焉 (8) 。
周史上记,武王即位之初,向老臣师尚父问说:“凡前人创造基业,将使后人世世守之也,而能世守者甚少。不知有什么道理,藏之简约,行之顺利,而可以为万世子孙常守者乎?”师尚父对曰:“有一卷书,叫做丹书,这个道理皆在其中。王欲闻之,必须重其事,斋戒而后可。”武王于是斋戒了三日,端正冠冕,不敢上坐,下堂南面而立,致敬尽礼,求受丹书。师尚父说:“南面是君位,北面是臣位。王南面而立,则丹书当北面而授。先王之道至大,岂可北面而授受乎?”王遂东面而立,不敢居君位。师尚父西面而立,亦不居臣位。乃述丹书中的言语,说道:“‘凡为君者,敬畏胜怠忽,国必兴昌;怠忽胜敬畏,国必灭亡;公义胜私欲,事必顺从;私欲胜公义,事必逆凶。’这个道理,只要在‘敬’‘公’二字上做工夫,藏之何等简约,行之何等顺利。可以为子孙万世常守者,不外乎此矣。”武王敬而信之,遂融化这四句的意思,于凡那席上、几上、镜子上、洗面盆上、殿柱上、杖上、带履上、觞豆上、门窗上、剑、弓、矛枪上,一一作为铭词,不但自家随处接目警心,要使子孙看见,也都世守而不忘焉。
夫武王是个圣君,能屈尊从老臣受戒,作为铭词,传之后世。周家历年八百,享国最为长久,非以其能守此道也哉?
(1)此则故事出自《大戴礼记·武王践阼》。
(2)武王:周王朝的建立者。姬姓,名发。继承其父文王灭商遗志,先会盟诸侯于盟津(孟津,今河南孟州西南),誓师。继而联合西南各族渡黄河进攻商,牧野(今河南淇县南)一战取得大胜,并分路攻克中原各地,灭亡商朝。建立周朝,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水东岸)。师尚父:齐太公吕望的尊称。姓姜,名尚,字子牙。其先封于吕(在今河南南阳西),故又称吕尚。相传年老时隐居渭水之阳垂钓,文王出猎相遇,与语大悦,曰:“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因号为“太公望”,亦称“吕望”。载与俱归,立为太师,为文王四友之一。武王即位,尊其为师尚父,辅佐武王灭纣,建立周朝,以功封于齐营丘,为齐之始祖,故有齐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
(3)恶(wū):疑问代词。相当于“何”“安”“怎么”。
(4)丹书:传说中赤雀所衔的瑞书。相传周文王姬昌为西伯时,有赤色鸟衔丹书止于其户,授以天命。后其子武王果灭商而建立周朝。
(5)斋: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其他典礼前清心寡欲,净身洁食,以示庄敬。
(6)端冕:玄衣和大冠。古代帝王、贵族的礼服。
(7)几:古人坐时凭依或搁置物件的小桌。后专指放置小件器物的家具。鉴:镜子。盥(guàn):古代洗手的器皿。楹:厅堂的前柱。带:用以约束衣服的狭长而扁平形状的物品。古代多用皮革、金玉、犀角或丝织物制成。履:鞋。觞(shāng):泛指酒器。豆:古代食器。也用作装酒肉的祭器。形似高脚盘,多有盖。牖(yǒu):窗户。
(8)铭:刻写在器物上的文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