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前言

* *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是一部精彩纷呈的人物传记。杰西·劳雷斯顿·利弗莫尔(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1877—1940)是一位百年难得一遇的交易与投资天才。这本书记述了他的人生、梦想、事业和财富故事,由他本人娓娓道来,读来生动鲜活、亲切可信,令人身临其境。他的一生以交易为事业,百折不挠地追求事业的成功,又凭交易赚钱享受着奢华的生活。他的交易范围包括股票和大宗商品,交易和投资是他的全部人生基础。本书情节跌宕起伏、激动人心。

人怕出名猪怕壮。当市场下跌时,别有用心的经纪公司、报纸往往声称是利弗莫尔做空打压市场,拿他做挡箭牌;当市场上涨时,媒体和同行往往又打着他做多的招牌企图诱惑更多人入场接盘。为了洗刷自己背负的误解或别人的栽赃,利弗莫尔接受记者采访,竹筒倒豆子,坦诚回忆往事。本书就是由这一系列采访文章编辑而成的。接受采访时,他大约四十五六岁(1922—1923),正是事业兴旺、思想成熟、年富力强的好时候。

杰西从14岁开始由股票经纪行营业部的小伙计做起。他有数学天分,又有好的悟性,没用多久,就对行情演变的模式有了认识,并机缘巧合地开始运用自己辨识的行情模式独立交易。

他的交易是从对赌行开始的,那时他的盈利曾经高达1万美元,以当时的币值来看,这无疑是一笔巨款。但是,后来输输赢赢,对赌行对他这种客户给予了诸多“特殊照顾”,21岁时,他只好带着剩下的2500美元闯荡华尔街。

从走进华尔街的那一刻起,他便开始了第一次低迷彷徨的阶段。因为他惯熟短线炒作,但是在华尔街的真实经纪行里,交易指令必须传递到交易所场内成交,而达成的执行价往往和下达指令时的行情相差较大,结果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试水,他便铩羽而归。

随后,他(22岁)向经纪行老板赊欠了500美元,到圣路易斯的对赌行寻找机会。他那一套交易手法恰恰是对赌行的克星,没过多久,他就带着2500美元二次返回华尔街。

1901年5月9日,前一天他账户上的财富曾达到了5万美元,然而好景不长,到了当天晚上,他就一文不名了。

1901年初秋,24岁,他第二次黯然离开华尔街,混迹于故乡的对赌行和冒牌经纪行里。一年之后,也就是1902年,他积攒了足够的资本,开着自己的小汽车,第三次重返华尔街。

他这一次的好运持续得比较久,并于1907年10月24日(30岁)成为当之无愧的股市之王,挣得了人生第一笔100万美元。

1908年,31岁,由于违背了自己的交易规则,听信棉花专家珀西·托马斯的建议,结果棉花交易变得不可收拾,他终于让自己再度陷入困境。这一次,他经历了多年的苦苦挣扎,直至1914年宣告破产,才算从100多万美元的债务中脱身。

1915年,37岁,他成功地把握住了天赐良机,从很小的500股信用额度开始,第四次崛起。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遭受了多次破产,经受了市场的严厉惩戒,终于百炼成钢。在之后的七八年(1915—1922,大致到接受采访的时候)中,他对市场的领悟、趋势研判、交易手段、资金管理日臻化境,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 *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是一本经典的市场技术分析参考书。尽管早在1896年道琼斯指数就已经问世,但在利弗莫尔的时代,道氏理论尚未成形,还只是零散地分布在若干篇《华尔街日报》社论中的一些思路。要知道,道氏理论并不是从实验室里发明出来的,而是查尔斯·道作为敏感尽责的报业人士对诸如利弗莫尔这样的案例观察总结出来的,是道和利弗莫尔这样的市场参与者交流互动的共同产物。

利弗莫尔本人具备杰出的数学天分,天生对数字敏感,他接触股市不久,就从纸带行情数字的跳动中发现了某些典型的形态,并尝试按照这些数字序列预判股票价格下一步的变动。他在对赌行的成功几乎完全建立在对行情数字序列的个人经验和认识上,这大体上属于价格形态分析的范畴。后来,对赌行的浅池子已经藏不下这条巨龙,他移师纽约正规经纪行做交易,却被执行价格的偏差深深困扰。最终,他领悟到市场是按照最小阻力路线演变的,这就是趋势;总体市场的大趋势决定个股趋势,真正的利润来自总体市场趋势,而不是个别股票的短线波动。只有当他领悟出这一点之后,他才从豪赌客跃升为职业交易家。

利弗莫尔的个人领悟生动精彩地揭示了技术分析的本质——千千万万交易者的经验总结和升华。他摸索前行的过程,就是技术分析理念升华的过程,而其交易上的成功就建立在他对技术分析本质的领悟和严格服从的基础之上。

他的故事把我们带到了市场技术分析的源头,那里一切都是那么清新,甚至有些粗野,鲜活、生动、热气腾腾,充满生命力。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就是市场技术分析的初衷和功能定位。技术分析是活学问,是动手的学问,要眼到、心到,还得手到。

在技术分析领域,趋势是核心概念,而行为要领就是服从纪律。通过本书,技术分析信奉者可以正本清源,认识技术分析的起源、发展,切实体验到趋势的重要性,把趋势永远放在技术分析的核心地位。

* *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是价值无限的交易心理训练大纲。要成为一名成功的交易员,学习技巧只是一方面,认识自我、引导自我、控制自我则是另一方面,甚至是更为主要的方面。

“我再次赔个精光,被扫地出门,不仅如此,我觉得自己再也不能赢得这个游戏,于是深感厌倦,竟至于打算洗手不干,离开纽约去其他什么地方另谋饭碗。”1901年初秋,这位不世出的交易天才在这次打击之下,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这是什么样的内心挣扎?

21年后(1922年),当事人已经历了多次起落,在交易上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于是,他平静地总结:“投机者的主要敌人总是潜藏在他的内部自挖墙脚。不可能把‘希望’从人类的天性中割除,也不可能把‘恐惧’从人类的天性中割除。在投机时,如果市场对你不利,每一天你都希望这是最后一天,盲目听从希望的摆布,不接受最初的损失,到头来,亏损反而变本加厉。”

利弗莫尔的每一次跌落都会迫使他对市场再认识、对错误再认识、对自我再认识,并且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否则他就不可能超越自我,不可能东山再起。“我不希望第二次重复同一个错误。我们只有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汲取教训,将它转化为将来的获利,才能原谅自己的错误。”

由此可见,学习市场技术分析就是学习交易,难的主要不是技术分析方法和技巧,难的主要是控制自己的心理干扰。

交易者的成长之路,是认清自我、超越自我的道路。诚实地面对市场、诚实地面对自我,是先决条件。本书如实交代了当事人在跌宕起伏的交易生涯中曲折前行的心路历程,对我们每一位市场参与者来说都是价值巨大的心理训练大纲。

* * *

本书根据1924年出版的原著原貌翻译。那段历史风云变幻,距今已有百年。值得庆幸的是,原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绘声绘色地记述了当时的情景,因此,读者不必对那段历史有太多了解,就能够充分领略当事人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生活形态、市场演变、交易中的成功和失败,特别是当事人内心经历的尝试、挫折、困惑、领悟;这种再尝试、再挫折、再困惑、再领悟的曲折上升过程,令读者感同身受。时代不同了,但人性千古不变;具体事件不同了,行情依最小阻力路线演变的趋势特征却不会改变。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这本经典著作跨越了时代、跨越了地域,被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市场参与者珍惜若至宝、求问若师友、奉持若镜鉴。

原书每章仅标数字序号,本书按照我国读者的习惯增补了章名,力求为本章内容点睛。译者补充了本书全部脚注、历史行情图,在附录中整理了利弗莫尔的年表,以及利弗莫尔关于股票交易的若干要领。译者在简要地注解历史事件、交易惯例等事项时,特别注重时间要素。历史事件和当事人的回忆共同编织成一条时间经线,把所有回忆贯穿起来。译者搜集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1900年1月2日至1999年12月31日每日收市价的行情资料,按照时间顺序,大概每两年绘制一张行情图并将其插入文中,读者可以把文章中的时间、当事人的述说、行情演变过程加以对照,更具体、准确地理解当事人所面临的处境、思想变化、交易行为抉择、盈亏后果以及当事人对后果的处置。不仅如此,当事人遭遇的几个重大历史事件特别值得研究,因此,译者为它们单独绘制了细节图表,在基本图表序列之外做了进一步的充实。

除了上述注明的图表、注解和书后的附录之外,本书译文完全保留原著风貌。

* * *

作者埃德温·勒菲弗(Edwin Lefèvre,1871—1943)是美国的著名记者、作家和政治家,其主要著作都是关于华尔街的。

勒菲弗曾经是华尔街的一位经纪商。他共有8本著作,其中的《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被美国金融界绝大多数人视为必读的经典书。该书内容原本是作者于1922—1923年间,发表在《星期六晚邮报》(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上的一个系列的12篇文章。

该书首次出版于1924年,此后几乎年年重印。如今,第一版书的转手价格已经超过1000美元一本。

作者为我们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值得我们衷心感谢。

* * *

每天早晨洗脸后,我们都要照照镜子。脸上干净不干净关系到自己是不是讲究卫生,对他人是不是礼貌。

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正确的时候采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行为是否正确,那可不只是关系到礼貌不礼貌、卫生不卫生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事业的成和败、利益的得和失,乃至生命的存和亡。

讽刺的是,脸有镜子照,而更重要的行为却难以找到镜子来照一照。我们的本意并不想搞砸,但是不知道多少悲剧的原因正在于我们找不到镜子来纠正失当的行为!人生没有排练,每一次都是第一次,每一次过后都不能重来。由此可见,为我们的行为找到一面好镜子,时常借鉴,差不多就等于找到了事业成功的诀窍。

交易者行为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产的得失。在本书中,利弗莫尔一再强调,盈利是交易者正确行为的回报,亏损则是错误行为的必然结果。市场对错误行为的惩罚来得极快、极狠。对交易者来说,追求交易行为的正确性无疑是头等大事,因此,借鉴其他交易者的经历、借鉴他人的成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取他人之长、避他人之短,从他人身上发掘交易行为正确和错误的本质,而不必事事自己重来一遍。

利弗莫尔说:“华尔街上没有新鲜事,人性不变,市场也不变。”和其他任何行当一样,成功的交易者必须具备某些共同的基本特征,譬如挥洒自如的草书,所有书法家在挥洒自如之前,都必须打下横平竖直的楷书功底。对交易者来说,其核心能力就在于能认清市场趋势,立即采取必要行动,力求始终站在市场正确的一边;如果未能站在正确的一边,则必须立即止损纠正。认清大势并立即据此行动的能力就是所有成功交易者的基本特征。利弗莫尔四起四落的经历,几乎涵盖了交易者各种成和败的主要特点,所有交易者都可以从利弗莫尔的经历中照出自己的影子,他的故事值得每一位交易者仔细体味、对照。

此外,交易者是幸运的,因为市场是交易者的一面绝不走形的好镜子。不论交易者采取何种行动,买、卖还是等待,市场都会立即给他一个交代,让他立即得知自己行为的后果,迫使他反观、反思自己的行为。

* * *

交易,首先是财富的得失,而财富总是生活闹剧的中心主题。财富本是生活的工具,不幸的是,在现实世界中,拜金主义者们常常让财富喧宾夺主,抢占了生活方式、生活内容的位置,于是财富成为生活方式,财富成为生活内容。更有甚者,有时心甘情愿地、有时迫不得已地把财富当成了生活的目的。于是,便有世俗之人,或被迫或自愿地对财富顶礼膜拜;顺理成章,那些拥有财富的人也沾染了“仙气”,成为崇拜对象。

利弗莫尔曾经是华尔街的交易之王,特别是他的成就完全来自个人的探索,他自初中毕业之后白手起家,自始至终在市场实践中摸爬滚打,跌倒了自己爬起来,长期不懈地对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反复思考和积累,经过实践的摸索和检验,最终领悟到交易成功的真谛,因此,他的身上有更多吸引我们的光环。

不用说利弗莫尔这样的大家,在现实生活中,每位交易者都会在身边偶尔碰到成功的交易者,他们或者成功于一个时期,或者长期保持良好的业绩。当我们看到这些成功交易者的时候,很容易被财富的光环所吸引,我们分不清到底是他们拥有的财富让我们惊叹、敬畏,还是这些当事人获取财富的本领更加令我们惊叹、敬畏。

须知,他们的财富再多,也不会分给你一分钱,因此,他们的财富本身对你并无意义,崇拜财富就错过了重点。如果他们的财富来自交易,恰恰证明他们的交易行为是正确的,因此他们的交易行为就是我们应当借鉴的。反过来,如果我们碰到失败的交易者,也用不着赔他一分钱,因此他们的损失本身对你也毫无意义,你无须对他有丝毫鄙夷。如果他们的损失来自交易,这恰恰证明他们的交易行为是不正确的,因此他们的交易行为就是我们应当摒弃的。

交易者的财富得失是他交易的结果,完全属于他,不属于你,崇拜和鄙视皆无意义。但是,他的交易行为往往体现出典型人性的某一方面,恰恰在人性上,你和他很可能只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规避自身的人性弱点,追求正确的交易行为,是所有交易者的必备修养,因此,借鉴他的交易行为意义重大。

当我们自己投身交易后,账面盈利时就会患得患失,害怕煮熟的鸭子飞了;账面亏损时则会单相思,一心希望市场回到对自己有利的方向。细细品味交易过程中的人生五味,其根本之处不正反映了我们对财富难以“拿得起、放得下”的纠结心态吗?我们之所以对其他交易者产生崇拜或鄙夷的心理,根源不也正是这种纠结心态吗?

* * *

1940年11月,利弗莫尔开枪自杀,他在遗书中写道:“我的一生是个失败。”此时距离他交易生涯的巅峰——1929年股市大崩盘,他做空获利超过1亿美元——不过十余年。

有一种演义的说法:“1940年11月,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房东又来找利弗莫尔逼讨房租。他喝下仅剩的半瓶威士忌,从寓所溜了出来。他在大街上转悠着,望着大街上往来穿梭的豪华汽车,望着商店橱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望着街边伸手乞讨的乞丐,长叹一口气:‘该死的!这世界弱肉强食,它永远只属于富人。’”这段记述很生动,也很容易吸引读者,但其准确性令人怀疑。

当我们普通人面对这样一位交易天才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要准确认识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对他的认识、对他的行为的理解更多还是我们自己的,不是他的。交易者必须放下自我、从外部出发,真正认清由外部的他人组成的市场,才能站在市场正确的一边,我们之所以在市场交易中遭遇挫折,正因为我们往往从自我出发、从内部出发,难以准确地认识他人。

利弗莫尔天性沉默,而他所从事的事业也并不倾向于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之所以愿意接受埃德温——一位有过经纪商经历的资深财经记者的深入访谈,实有不得已的苦衷。他交易的巨大成功,加上他独来独往的风格,在人群中引起了很大的误解。一些经纪商和财经媒体为了取悦客户,经常不惜添油加醋、栽赃陷害,使他颇为流言蜚语所苦。为了还自己一个清白,最好的策略便是如实介绍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曲折的交易过程,把真实的自己呈现给大家。于是,我们很幸运,得到了这部经典之作。

如果要勉强分析利弗莫尔失败的原因,如下几点或许值得参考。但愿我们不是继续误会他。

首先,市场是不可战胜的。每个人相对于市场,如同每个人相对于太阳,不管谁死了,太阳都将继续照耀。归根结底,每个市场参与者都只是市场的一分子,都必须依赖市场获取盈利。市场参与者对市场心存敬畏和感激,才是正确的、合适的情操。市场参与者梦想战胜市场,就像梦想自己揪着自己的头发上升一样。

其次,利弗莫尔也是人,不管他有多高的境界、多大的才能,终究会犯错误,他所违背的甚至就是他自己从小摸索、领悟的根本原则。即便是交易天才,也不能违背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敬业、守纪是市场参与者的根本立足点。

最后,借鉴中医关于健康的观点,身体健康既不是健美比赛夺冠,也不是体育竞赛获胜,而是自然平衡。人生必须是平衡的,交易是人生的一部分,与其他方面应当维持平衡。没有平衡的人生,就没有持久成功的交易事业。利弗莫尔对美女、美酒不加节制,最终丧失了早年严格自律的作息规律、生活态度。他的家庭悲剧是他人生失衡的标志,也可能是他自杀的原因之一。

* * *

投资交易应当服从趋势,市场参与者应当选择市场技术分析,而不是基本分析。

以单个分子来看,它符合牛顿定律,可以按照公式计算其方向、速度等。但是,气体由巨大数量的分子组成,它们汇聚成为气体的整体之后,便无法应用牛顿定律,只能以统计学来研究。显然,个体和整体是两个不同的层面,服从不同层面的规律。

企业个体应该按照基本分析和价值规律来老老实实地创造价值。然而,创造价值和价值判断是两个概念。区别就在于,除了极少数垄断行业之外,企业必须进入市场,而市场由众多企业个体组成,众多企业一刻不停地相互竞争,市场按照统计规律评价企业的价值。换言之,企业价值不能由企业自己说了算,也不能由单个企业来确定,而是必须从市场整体的角度来观察,通过市场行情来评估。

市场技术分析者顺应市场的统计规律、服从大势,同样是在为市场创造价值,其价值的大小用交易盈亏来确定,交易盈亏是检验投资交易的唯一标准。但是要注意,不是盈利越多越“正确”,而是收益与风险一体两面,必须被同时纳入考虑范围:承担力所能及的风险,获得相称的、可持续的回报。

普通人通过努力可以创造价值,通过社会和市场检验价值,进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回报。我们能够按照创新、勤奋、持之以恒、更贴近需求等一般指导原则来努力创造价值。然而,我们没有能力决定我们所贡献的价值到底有多少。唯有市场通过统计规律可以动态决定我们贡献价值的相对大小。因此,“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都是具有深刻智慧的至理名言。

* * *

翻译这本书的时候,我被一代交易巨擘四起四落的命运深深地牵引着。书译完了,利弗莫尔的身影渐渐远去,感叹之余,蓦然察觉自己的岁月也一天一天流逝。

市场技术分析主要在市场趋势上下功夫。本质上,时间驱动着市场趋势,只不过这里的时间不是简单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市场自身的涨跌规律。我们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不论老的、中的、少的,甚至所有的草木、动物乃至病毒,与我们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那根绳子,就是时间。

这根绳子既不是独股的丝线,也不是一环扣一环的链条,而是由数不清的细股小绺汇编在一起的粗麻绳。一位西方历史学家写道,历史不是一因一果地单链条演进的,而是同时有多条因果链相互交织起来,多个原因同时引发多个结果。(是不是不像一根链条,而像一碗面条?)

庄子的寓言故事更精彩:螳螂捕蝉,异鹊在后,庄子拿弹弓瞄异鹊,守园人却赶来驱逐庄子。园子、蝉、螳螂、异鹊、庄子、守园人便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试推论:

1.时间是万事万物生存的终极成本;

2.时间牵引着各种变化,各种变化都可以用时间节点来代表,因此,捕捉变化就是捕捉时机,也就是择时;

3.时间将万物汇聚为一个整体,成为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概言之,这根绳子就是大势,我们都在趋势中。

利弗莫尔交易生涯的风云变幻自不待言,即使每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交易者的成败得失,也总是充满了魅力。相比现实之丰富、鲜活,任何语言都免不了挂一漏万、黯然失色。虽然如此,由于现实太过于丰富,当我们身临其境时,反而容易迷失在繁杂的细节之中,可能抓不住重点、抓不住主题。

本书来自生活,高于生活,揭示本质,直达人心。

十多年前,倪敏先生诚恳建议我翻译本书,为我搜集资料,提供了可贵的帮助,衷心感谢!丁立侬女士绘制了行情纸带机示意图,为本书增色,一并致谢!

丁圣元
2010年7月18日初稿,2021年7月30日修改 MVfmIFeBjiB1ziQmYsJ3syN+qN4BcH1USRQyyKUdYCDN4IPTKc8RUKG0h5j/a6+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