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唐五代:书院的起源与初期形态

书院出现于唐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究竟出现于唐代何时,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论者多引清人袁枚《随园随笔》卷十四所记之“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一段文字,并不深察,径自断言。玄宗时代的丽正、集贤书院,最先使用书院的名称,而这称名之始的书院并不是士子肄业的学校性质的书院,二者虽然同有书院之名,但性质不同,亦无直接的承继关系,各不相干。其实以强调“性灵”而著称的清代诗人的“随笔”之言,作为史学研究的铁证材料是靠不住的,将使史家自陷于迷途,不足为训。我们认为:第一,最先使用书院之名的不是唐玄宗时代的官府书院,而是开元以前的民间书院;第二,学校性质的书院虽然是后世书院的主体,但教育与教学不能涵盖书院的所有功能,更不能无限度地强调这种功能,仅仅将书院定义为某种程度和某种性质的学校。因为,历朝历代曾经实实在在地存在过的不具有学校性质的那部分书院就会被人为地排斥到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外。顺此逻辑推广,甚至会出现后来的研究者要将上千年前的先人们创建并实际营运过的一些书院置于假货之列,而以时髦的“打假”口号粗暴相向的局面。硬性地将古人创建并真实地服务于当时社会的书院说成是假书院,实有称霸古人之嫌,有违史学研究的常理,此为本书所不取。凡一切真实存在的书院,都将成为我们恭敬以待的研究对象,丽正、集贤,概莫例外。

我们认为,书院是新生于唐代的中国士人的文化教育组织,它源自民间和官府,是书籍大量流通于社会之后,数量不断增长的读书人围绕着书,开展的藏书、校书、修书、著书、刻书、读书、教书等活动,实现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传播的必然结果。以下我们将分民间和官府两途,分别讨论书院的起源,以及尚处在初始阶段的唐五代时期的书院形态。 Y2ZySzj2n1N7g/3A4k62yqYZpN1xox3JVV+QHuUTiAD4aJ3s3YOVDcGjNDq2sjd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