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格面具的形成
人格面具主要是通过内化和实践两种方式形成的。 内化也称模仿,就是把他人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乃至思想感情记录下来,形成客体面具。实践,就是通过身体力行把自己的言谈举止和思想感情记录下来,形成主体面具。
刚出生的婴儿没有人格面具,只有“阴影”,因为他还不是社会人。出生以后,他得到了别人的照顾,通常是母亲。在和母亲接触的过程中,他把母亲的音容笑貌和言谈举止进行内化而形成“妈咪面具”(即客体面具)。与此同时,他把与母亲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行为模式记录下来,形成“宝宝面具”(即主体面具)。
母亲对待婴儿的方式和对待别人的方式是明显不同的,“妈咪面具”只是母亲的一个人格面具,而不是全部。妈咪面具是为宝宝量身定做的,在和宝宝的互动中不断地自我调整,以适应宝宝。
到六个月的时候,孩子开始认生,说明妈咪面具已经非常强大,他能轻而易举地把母亲和陌生人区别开来。同时,他用妈咪面具预测母亲的行为,如果母亲的表现不符合妈咪面具的一贯作风,孩子就会哭闹。
有了妈咪面具,就会有“非妈咪面具”。妈咪面具是确定的、可以预测的,非妈咪面具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的。所以,当母亲使用非妈咪面具时,孩子会感到不安,甚至恐慌。按客体关系理论,妈咪面具就是好母亲或好客体,非妈咪面具就是坏母亲或坏客体。人有避苦趋乐的倾向,孩子保留妈咪面具,排斥非妈咪面具,并把非妈咪面具投射到外界。这就是分裂(妈咪面具和非妈咪面具)、压抑(排斥非妈咪面具)和投射。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认识一些小朋友及他们的母亲。从而形成“小朋友的母亲面具”。小朋友的母亲面具和自己的妈咪面具相结合,形成角色性的“母亲面具”。妈咪面具是具体、形象、生动、个别的,角色性的“母亲面具”是抽象、概括、概念化、一般的。妈咪面具是人物面具,母亲面具是角色面具。这说明, 人格面具的形成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人物面具到角色面具的规律。 其他人格面具的形成也是如此,譬如医生面具,总是从某个具体的、给自己看过病的医生开始,形成某某医生面具。后来认识的医生多了,互相混合、抽象,形成角色性的医生面具。
人格面具都是成对形成的,一个客体面具和一个主体面具互相对应。例如,有一个老师面具,就会有一个学生面具;有一个医生面具,就会有一个病人面具。如果老师面具是客体面具,那么,学生面具就是主体面具;反之亦然。
2. 人格面具的转化
一般说来,客体面具是用在别人身上的,主体面具是自己用的。但是,客体面具和主体面具可以转化。 把客体面具变成主体面具,称为“认同”。 弗洛伊德区分了三种认同,即丧失认同、权威认同、与迫害者认同。
丧失认同是指一个相处较长时间的客体突然消失或去世,当事人会变得像那个客体。其原理是,在相处的过程中,当事人把对方内化,形成客体面具。现在对方不在了,原本由他承担的工作被搁置起来了,当事人不得不把客体面具转化为主体面具。即戴上对方的人格面具,代替对方行事。
权威认同是指,把权威或崇拜对象内化,形成客体面具。在特定条件下把客体面具变成主体面具,用在当事人身上,像权威那样行事。如果权威喜欢别人复制自己,就会鼓励当事人模仿他,从而促成权威认同;如果权威不喜欢被复制,禁止当事人模仿自己,则会抑制权威认同。
与迫害者认同是指,一个人在受到别人伤害的情境中,会同时形成一个迫害者面具和一个受害者面具。迫害者面具是客体面具,受害者面具是主体面具。如果受害者面具很强,“心甘情愿”当受害者,拒绝被解救,就叫“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或“人质综合征”。在特定的条件下,迫害者面具会转化为主体面具,受害者戴上它,像迫害者那样去伤害别人,这叫“与迫害者认同”。与迫害者认同和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不同的,但可以并存,表现为一边臣服于迫害者,一边像迫害者那样迫害别人。
喜欢是认同的一个影响因素。如果非常喜欢客体,不等他丧失,就会出现认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模仿”。追星现象和权威认同就属于这种情况。不过,权威认同复杂一些,如果权威不允许别人模仿,模仿权威会与权威发生冲突,或者遭到别人的非议,则会妨碍权威认同。
不喜欢会抑制认同的发生,导致不认同,甚至反向认同。例如,父亲是一个很独裁、很暴虐、不恋家的人,孩子长大了却变得很民主、很温和、很恋家。反向认同非常普遍,但不是好现象。反向认同意味着面具的分裂和压抑。当事人有一个客体面具,因为不认同,所以没有转换成主体面具,一直搁置不用,但它没有因此而消失。他会发展出一个与之相反的面具,作为主体面具来使用。这两个面具互相对立,互相对抗,一个表现在外,一个处于压抑状态。与反向认同相比,与迫害者认同似乎更加可取,因为它接纳了不喜欢的面具(迫害者),把不喜欢的面具整合了。
面具没有好坏。每个面具都有存在的理由,都有适用的情境。只要用得恰当,都是好的。所以,不应该排斥任何一个面具。 应该接纳所有的面具,不管是自己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不管是权威,还是迫害者。
另外,主体面具也可以转化为客体面具。主体面具转化为客体面具之后,就会投射到别人身上,以为别人和自己有一样的内心感受和心态,像要求自己那样要求别人,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别人,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
投射就是预期或期待。 许多家长把自己未完成的使命转嫁给孩子,要求孩子为自己争光就属于这种情况。有些孩子真的按父母的要求做了,最后变成父母所期待的样子,遂了父母的心愿,这叫投射性认同,也就是“期待效应”。这说明,期待也是人格面具形成的一种方式。
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都是有所期待的,只是有的有意识,有的无意识罢了。有些父母,孩子还没出生以前,就想象孩子是什么样子,将来会怎么样,事先为孩子绘制了蓝图。通过期待效应,孩子接受了父母投射过来的客体面具(对孩子来说是主体面具)。
除了把主体面具投射给孩子以外,父母有时候也会把某个客体面具投射给孩子。例如,母亲有个和她关系比较密切的小弟弟,后来自己有了儿子,就以对待弟弟的方式对待儿子。如果儿子适应了母亲的方式,就会越来越像小舅。这意味着,一个不在场的人也会对面具的形成产生影响。
人格面具是人格的组成部分。人格是整体,人格面具是局部。当人格的一部分被划分出来形成一个人格面具时,剩下的部分就是另外一个“潜在的面具”。所以说,有一个面具,就会有一个与之相反的面具。有一个幸运儿面具,必有一个苦命人面具;有一个爱心大使面具,必有一个恶魔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