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说明他的内心是由不同的部分构成的,这些部分就叫“人格面具”。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一个人只有拥有足够多的人格面具,才能较好地适应环境。但是面具多了,互相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当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内心冲突。一般人处理内心冲突的主要方法有:压制,即强化一个面具,打压另一个面具,使后者“消失”;分裂,即把两个面具分开,轮流“执政”,避免它们同时出场;整合,即使两个面具求大同,存小异,互相和解,和睦相处。

事实证明,用压制的方法无法使面具真正消失,只能把它压抑,变成无意识。这个面具依然存在,它躲在暗处,随时准备冲出来。因为它是无意识的,当事人不认识它。当它出来的时候,当事人会觉得非常奇怪:“我怎么会这样呢?”他会认为自己出现心理障碍了。这意味着,心理障碍是被压抑的人格面具冒出来的结果,也叫“无意识显现”。

心理障碍是不受欢迎的。一旦出来,人们就如临大敌,想方设法把它重新打回去。有时候,被压抑的面具并不试图冲到前台,而是继续留在幕后,暗中捣乱,对当事人的行为产生干扰,使人无法心想事成。例如,一个学生很想认真学习,但是一拿起书,思想就会开小差,不知道想到哪里去。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本能地知道,这是内心的敌人在作祟。换句话说,敌人往往不在外界,而在内心;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所以,人们必须战胜自己。怎么战胜自己呢?就是把内心的敌人消灭掉。

然而,人格面具一旦形成,永远不会消失。所谓消失或消灭,其实就是压抑。压抑的面具迟早会冲到前台,导致心理障碍的发作,或者干扰当事人的行为。所以,压抑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最好的办法是接纳和整合。

人格面具是特定的人在特定情境中的心理表现。每一个人格面具都有适宜的情境,都有存在的理由。心理障碍是面具过强、“泛滥成灾”的结果。面具之所以会过强,主要原因是能量得不到释放,而能量得不到释放的原因是压抑。压抑导致能量积聚。

能量适中的面具,只有遇到相应的情境,才会被激发出来。如果能量太强,遇到类似的,甚至无关的情境,也会被激发出来。如果能量再强一些,即使没有情境,也会自我激发。

所以,治疗心理障碍,第一步是识别被压抑的面具。如果病人正在发作,那么,当下的面具就是被压抑的面具。如果病人已经暂时恢复正常,那就通过病史回顾,找出被压抑的面具。如果没有发作,只是干扰,则要把干扰面具揪出来。

第二步,释放面具的能量。通常借助于回忆、描述或表演等展示面具的方法。当求助者回忆或描述面具的时候,相应的情绪就会涌上来,仿佛进入那种情境,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认知和行为也会被带出来。表演则更直接、更主动地把面具展现出来,把面具的能量释放掉。

第三步,接纳。识别和展示就是初步的接纳。病人原来对被压抑的面具是否认和排斥的,从否认到识别,从排斥(或回避)到展示,就是从压抑(敌对或对抗)到接纳。在此基础上,采用“自我对话”“进入面具”等技术,进一步接纳被压抑的面具,化敌为友。

第四步,安置。面具的能量释放了,就不再“泛滥成灾”了,它只对特定情境做出反应。安置意味着承认了被压抑的面具的“合法地位”,这也是一种接纳。

从荣格提出人格面具的概念以来,人格面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学派都在涉足这个领域,只是叫法不同,譬如内在的小孩、内部世界或“人物”、“自我状态”、“个性部分”、人格意象、子人格或亚人格。本书把前人的成就汇总一下,再往前推进一点点。

本书共分九章。第一章介绍人格面具理论;第二章至第八章用许多案例,生动、形象地分析了各种心理现象,如人格分裂、决策困难、自我不接纳、事与愿违、身不由己、假性互动、投射性认同、伪装、表演等;第九章讲解“面具重建技术”。 m+4vGV6Op+VXXROtKHxsWlmvLDIvIfeIarqXA8SeMdGJ9/RqBLHAkbotj4GHM5P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