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心理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人格面具表现出来的。 因此,心理活动就是面具显现,心理障碍也是如此,所有的心理障碍都是面具障碍。面具障碍主要有三类:面具外障碍、面具间障碍、面具内障碍。
1. 面具外障碍
面具外障碍是指,面具本身是正常的,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例如,某人在一次官方会议上遇到一位老同学,他喜出望外,立即冲上前去跟老同学打招呼。结果发现对方非常冷漠。后来才知道,老同学今天是以副市长的身份参加会议的。
面具错用的原因主要有:面具过强,容易被滥用,大部分主导面具就是如此。情境含糊,线索不清。不知道应该用什么面具,只好用主导面具胡乱对付一下;还是情境含糊,导致识别错误,用了自以为正确、其实是错误的面具;双重线索,例如去朋友的店里买东西,不知道该用朋友面具还是顾客面具,任选一个,结果出错。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某个面具积聚了大量的能量,结果“一碰就着”。这种情况可以用来解释心理障碍的发作。能量积聚是因为面具不被认可,一直处于压抑状态。这样的面具通常与创伤有关,是心理创伤遗留下来的阴影或疤痕。如果能量太大,可以自我爆发;如果能量稍低一点,可以一触即发。这个触动点也叫“扳机点”,是人格面具的导火线。它可能在面具形成的时候就预埋下来了,是创伤情境的一个部分。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境或线索,面具就会被激发。如果能量不大,这样的扳机点是不足以激活一个面具的。
2. 面具间障碍
面具间障碍是指,面具之间界线过清或者不清,从而导致心理障碍。面具间障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裂,也称分离,就是两个面具失去了联系,各自为政;另一种是融合,面具之间失去界线,合二为一。
分裂会导致对抗,“有你没我,有我没你”,这种情况常见于强迫症和边缘性人格障碍。对抗导致压抑,其中的一个被排挤到无意识里。压抑的结果是:面具单一,变成弗洛姆所说的“单面人”;被压抑的面具偶尔冒出来,导致心理障碍发作;被压抑的面具暗中捣乱,干扰正常的心理活动;压抑的面具被投射到别人身上。
融合也会导致面具单一,不管在什么场合,表现都一个样。许多人不了解人格面具理论,认为人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面具是自我不统一、表里不一致、虚伪、不真诚的表现。事实上,过分表里一致根本无法适应多元化的现代生活。
融合又分几种情况,一是两个面具完全融合,二是一个面具“吞没”了另一个面具。完全融合之后,新的“复合”面具适用于两种情境,或者两种情境都不是很适用。一个面具“吞没”了另一个面具,前者就可以取代后者,导致面具错用和滥用。
3. 面具内障碍
面具内障碍是指,一个面具多了或者少了某种成分,前者叫“面具异常”,后者叫“面具缺陷”。冲动控制障碍、进食障碍、性变态、强迫症、恐惧症、焦虑症都属于面具异常;精神发育障碍、学习障碍属于面具缺陷。
面具异常也可以理解为两个面具同时出场,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很多情况下,面具都是成对,甚至成组出来的,它们“各有所长”,互相配合,共同应对复杂的情境。例如老师上课的时候,“主导面具”是教师面具,如果学生吵架,他就会立即换上“管理者面具”或“调解者面具”;如果有一个学生哭了,他可能会换上妈妈面具前去安慰;后来发现这个学生是假哭,他被逗乐了,换上孩子面具,跟学生一起说笑。
由此可见,面具异常是相对的。如果标准很严,绝大多数人格面具都不正常。如果标准比较宽,细微的偏差可以被当作“个性”来看待,除非偏差太大,导致精神痛苦或人际冲突。面具缺陷也是如此。
治疗面具障碍的方法只有两种:分化和整合。分化主要针对融合,整合主要针对分裂。
分化不同于分裂,整合不同于融合。分裂是完全割断,失去联系;而分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立统一,仿佛用虚线隔开,但没有完全断裂,也就是似断非断,似连非连,介于分裂和融合之间。
融合是合二为一,失去差别;而整合是在保持个性和独立性的前提下的结合和统一,也是似断非断、似连非连,介于分裂和融合之间。从某种意义上讲,分化就是整合。如果非要把它们区分开来,那就是分化略靠近分裂,整合略靠近融合,分裂、分化、整合、融合形成连续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