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在缅军事部署

白崇禧

敌自1941年12月8日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且预先占领安南、马来亚、新加坡、泰国以为南进之军事基地,敌又续占缅甸,切断我滇缅路交通。此外,敌更企图策动印度叛英,以饭田祥二郎为第十五军司令官,指挥第十八、三十三、五十五、五十六这四个师团及特种部队于仰光登陆,向我滇西边境前进。我为争取盟军胜利与打通滇缅路国际交通起见,遂应盟军英国之请,编组远征军入缅作战。第一路司令官罗卓英,指挥第五军、六军、六十六军,于1942年2月下旬由云南进入缅境,协助英军作战。

我军部署以第五军由正面进攻缅甸之同古及其以南地区,第六军由昆明经保山沿缅泰边境前进,3月中旬到达毛奇、孟畔地区,第六十六军进驻腊戍、曼德勒。而在此之前,敌已攻占仰光,正北进中。

英国有第一军团于缅境普罗美布防,第五军担任仰曼路(仰光—曼德勒)正面守备,六十六军控制腊曼路(腊戍—曼德勒)机动使用。

杜聿明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由于中、英、美三方矛盾重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自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变后,同月11日第一次下动员令起,至1942年2月16日远征军正式动员,这两个多月期间,时而动员入缅,时而停止待命,时而准备东调,反反复复,捉摸不定,坐使仰光沦陷,已经失去保全仰光国际交通线的根本目的。加以入缅后,指挥多次变动,系统紊乱,权限不明,各有所私,以及指挥无能、部队战力悬殊等,既未能适时适地集中主力与敌决战,以期收复仰光,又未能退而凭据险要与敌作持久战,保全我腊戍的物资。东拉西扯,一无所成,徒使将士浴血,丧师辱国,回想起来,实深愧痛!

但我远征军激于民族义战,同仇敌忾,士气旺盛,转战东西南北,与敌搏斗,也有不少可歌可泣的事迹。本文只将在缅作战比较有计划的、激烈的、时间较长的以及有意义的有关键性的战斗,如同古战斗、斯瓦逐次抵抗战、仁安羌解英军之围、乔克巴当大上英军之当等等,加以概略的叙述。

(一)动员方面

第一次动员:1941年12月11日,蒋介石令第六军九十三师开车里,第六军第四十九师以一个加强团开畹町归英缅军总司令胡敦指挥,准备开景东。16日令第五军、第六军动员入缅,协同英军作战。当第五军先头部队到达保山附近时,于12月26日又以奉令“英方表示第五军及第六军主力(欠九十三师及四十九师之一团)暂时毋庸入缅”而中止。12月29日又令第五军勿庸入缅,必要时须向东转运。

第二次动员:1942年2月1日令第六军集中芒市、遮放、龙陵,候英方派车接运入缅。

第三次动员:1942年2月16日又奉令:“据英代表请求,仰光情况紧急,请速派第五军入缅”;“所有野炮、战防炮均应随同出发,装甲兵团先作出发准备”。

(二)指挥方面

1941年12月22日蒋介石令第五、六两军入缅,归杜军长指挥。

1942年2月1日令第六军入缅部队归甘军长指挥,至该军受何人指挥,另有命令。2日令第六军入缅后归英方指挥。25日令五、六两军入缅作战,着由杜军长聿明统一指挥,杜军长仍归胡敦指挥。

2月25日,蒋介石亲到昆明下达命令指挥部署。3月1日蒋介石亲赴腊戍指挥,2日蒋在腊戍面谕参谋团指导入缅军之作战行动,并与英方会商。4日蒋面对我说:“你归史迪威将军指挥。”并说对史迪威将军要绝对服从。我反问:“如果史迪威的命令不符合你的决策时应如何办?”蒋说:“你打电报向我请示再说。”蒋回到重庆后有些不放心,又给我一封亲笔信,指明必须绝对服从史迪威的重要性。

同年3月8日腊戍会报英方通知,英政府已任命亚历山大接替胡敦的英缅总司令,胡敦任参谋长。11日令着第五军、第六军统归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指挥,但未规定史迪威与亚历山大相互间的地位。12日腊戍会报,英方提出史迪威指挥五、六两军,与亚历山大之间的指挥系统不明。同日特派卫立煌为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杜聿明为副司令长官,在卫未到任以前准由杜副司令长官代理,也未规定司令长官与史迪威参谋长相互间地位。17日亚历山大由渝飞回腊戍转回梅苗,28日林蔚到梅苗,据亚历山大面告:“在渝已决定以本人(亚自称)为在缅作战的中英联合军最高指挥官,史迪威将军受本人之指挥。”但参谋团及各部队始终未奉到此项命令。4月2日改派罗卓英为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仍未规定罗长官与史迪威参谋长相互间的地位。

同年4月5日蒋介石带罗卓英到腊戍,6日到梅苗亲自指挥部署,决定平满纳会战,增调第六十六军入缅,并召见同古突围的二百师师长戴安澜,与他同住一晚,予以慰勉。8日蒋约我和戴同他巡视曼德勒。蒋介石看到从梅苗到曼德勒间汤彭山脉一带山峦重叠,十分险要,对我说:“平满纳会战十分重要,必须鼓励将士一举击破日寇,进而收复仰光。万一日寇后续部队增加,我军也不要勉强决战,退一步准备曼德勒会战,或把住这个山口(指梅苗、曼德勒间)与敌作持久战。”我当时很同意蒋介石的这个指示。回梅苗后他又叮嘱我要服从史迪威和罗卓英的命令,我因同古战斗曾和史迪威争吵,满肚怨气,对蒋说:“如照史迪威的命令,二百师早已断送了,他既不了解中国军队的情况,也可以说不懂战术。”

蒋拦住我的话说:“我知道的,以后有罗长官在,他会了解的。”9日蒋介石回国,以后关于中国远征军的指挥,即由史迪威、罗卓英完全负责。

(三)缅人的态度与缅甸的形势

缅甸各族人民六十多年在英帝国主义统治下,深受殖民主义者奴役的痛苦,要求民族独立自由的思想日益增长,当时《缅文报》主笔宇克孟先生,谈到对中国远征军的感想时说:“缅甸人不愿做亡国奴,无论日本用什么方式都打动不了缅甸人,缅甸人真诚欢迎中国军队。”他又说:“我们一家三口都在抗日,我用笔,儿子用枪,我的太太每天为国运而祈祷。”他并且写过不少赞扬中国远征军的社论,这是缅甸人民的主导思想。可是蒋介石为了讨好英帝国主义,对于缅甸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毫未表明态度,更谈不到支援缅甸人民。于是缅甸除先进分子积极支援中国远征军抗日外,一般都抱着观望的态度,反动党派且为日本利用,甘作缅奸,到处进行破坏的活动。同时缅甸人民普遍仇视英军,遇机即杀,造成当时缅战中极其错综复杂的情况。如不是广大爱国华侨积极援助,我军就不免要全军覆没了。

缅甸按山川河流及政治经济情况分为两部分:曼德勒以北为上缅甸,重镇为曼德勒(即瓦城);以南为下缅甸,重镇为仰光。上缅甸西有那加山脉,中为明克山脉,东南为汤彭山脉;下缅甸西有阿拉干山脉,中为勃固山脉,东有蓬隆山,与泰国毗连者为登劳山脉。全境三条主要河流,即伊洛瓦底江、色当河(亦称西当河、锡当河)、萨尔温江,南北贯通全境;铁路公路南北贯通,并与我滇缅路相衔接。瓦城为上缅甸政治中心,握交通之枢纽,扼水陆之总汇,为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其东汤彭山脉与登劳山脉间密林丛生,为现代反侵略战争进行游击战的最好根据地。

下缅甸以仰光为咽喉,为新兴的商港,有现代化的港口设备,为我抗战物资供应的最后一个国际海港,也是我远征军必争的目的地。

胡康地区包括那加山以东大洛盆地及新平阳盆地,都是原始森林,古木参天,不见天日,中国历来叫作野人山。其中河流交错,雨季泛滥,水势汹涌,舟船难通,因之有“绝地”之称。

每逢雨季,不仅用兵困难,即民间交通亦多断绝。可是到了旱季,河川变为通道,除亲敦河外,一般都可徒步通行。

中印缅交界的气候,可分为雨旱两季。自5月下旬起,至10月间为雨季,阴雨连绵,天气较凉,潮湿极重,蚊虫、蚂蟥很多,瘴气特甚。11月以后至次年5月中旬前为旱季,天气多风,极少下雨,12月间风势较大,1月以后逐渐转热,经常在华氏一百二十度左右。

总起来说,缅甸形势是口小肚大、尾巴尖。仰光为全缅门户,同古、普罗美都是要隘,瓦城为四战之地,八莫、密支那为最后屏障,而棠吉、梅苗又为腊戍的屏障。屏障一倒,不仅缅甸自身无以立足,中缅边境物资汇集的腊戍、畹町也就危险了。

(四)敌友我的军事布置

1942年3月18日,在同古以南约五十千米的皮尤及其南十二千米的大桥附近序战开始前,敌友我三方的军事布置如下:

1.敌情。日本第十五军饭田祥二郎所部第三十三师团在普罗美以南地区;第五十五师团在同古以南地区;第十八师团在泰国景迈附近,一部主力于4月初增援斯瓦战斗;第五十六师团判断由仰光登陆,当时行动未明,以后集结于同古。至于空军和炮兵、战车的情况,当时均不明。

2.友军。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所部英缅军第一师(欠十三旅)、英印军第十七师、英澳军第六十三旅、英装甲车第七旅均在普罗美方面。英缅军第一师十三旅在景东、毛奇方面。英空军飞机共四十五架,在马格威尔。

3.中国远征军。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部所属部队第五军骑兵团附属工兵一部在皮尤河附近;第二百师在同古(配属炮兵部队未到);新二十二师、第九十六师由芒市于6日开始以汽车运输;第六军所属第四十九师、暂五十五师、第九十三师在景东、毛奇一带;第六十六军所属新三十八师、新二十九师、新二十八师,此时尚未动员;炮兵为第五军炮兵团及炮十三团第一营;空军为美空军志愿队。 SzqWGN6bGtPmn4ImLatk33ZAf1MA0I45bKOolzsta3+W68Za2bcxWGwh8hf2Fv9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