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情感三元组:2号、3号、4号人格

阅前思考:情感三元组中的三种人格类型有何异同点?

心理学格言

即便是两个心灵不相通的人,他们也会找到一些共同点。

——海伦·帕尔默

九型人格中的每一种人格,都有向左右人格类型发展的可能;不仅如此,人们在压力状态或者安全状态下,还会发展成另一种人格。

——海伦·帕尔默

尽管2号、3号、4号人格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差别极大(后面会详细地进行分析),但三者遇到涉及感情问题的领域时往往有着共同的优势和弱点。情感三元组的三种人极度关注自我形象问题,重视程度大大超过其他六种人格类型。他们在意个人的价值与脸面,受大家欣赏的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自尊心。

“认同”与“敌视”是2号、3号、4号人格者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他们认同的对象包括自己、别人,甚至两者兼具,敌视的对象也是如此。说到底,他们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可能更容易被别人接受的人格而拒绝了真实的自我,以便大家认可自己现在的形象。

情感三元组的三种人都会因情感因素而成为人们欢迎的焦点,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过,这必须是在他们处于健康状态的前提下。

健康状态下的2号人格者富有爱心、慷慨仗义、体贴入微、乐于为人服务,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与对方的正面情感。健康状态下的3号人格者善于提高自己并适应别人,懂得怎样让自己处于最有利的情势下,建立被社会主流价值观高度认可的自尊,并激励别人效法自己的成功。健康状态下的4号人格者有着出色的直观自省能力,能运用多种灵动的方式来与他人沟通,抒发自己的丰富情感。

虽然他们努力的方向不同,但都在运用情感能力来向大众传播积极影响,树立起备受赞誉的自我形象。若是处于一般状态下,三种人的表现就要逊色多了。

一般状态下的2号人格者依然很热心,但占有欲比较强,欲求也更多。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爱,却做不到充分表达自己的需求,从而过多干涉和控制别人,给对方造成困扰。一般状态下的3号人格者完全压抑了真实的自我情感,只是努力去扮演别人喜欢的样子,以求获得更多的肯定。一般状态下的4号人格者则过分重视自己的负面情感,开始减少社交,退缩到自己的幻想天地当中。

假如不能以积极的态度来完善自己,情感三元组的三种人就会从一般状态下滑到不健康状态。

不健康状态下的2号人格者希望别人把自己当成永远可爱善良的“白莲花”,却不肯承认自己有阴暗的内心,不承认自己操弄他人的行为其实非常自私。不健康状态下的3号人格者由于自己塑造的形象无法赢得他人的赞美与注意,于是变得对周围充满敌意,甚至做出一些极端恶劣的行径。不健康状态下的4号人格者会陷入抑郁,心灵每天被自我怀疑与自我憎恨折磨着,很可能会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情感三元组面对的是共同的问题,但处理方式的不同造成了2号、3号、4号之间的人格差异。

2号人格者看似热心积极,实则经常拒绝面对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想着保持“慷慨而可爱”的自我形象。当他们对周围的人感到失望时,心灵会陷入挫败与悲伤的泥沼,进一步压制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自我欺骗来维持那个看起来很可爱的自我形象。他们想成为众人爱戴的“大爱无私之人”,哪怕自尊遭到践踏、身心俱疲,也还是想着尽力去寻求他人的赞赏。

与之相反的是4号人格者。4号人格者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自己的情感及想象世界中,从而构建某种理想化的自我形象。但这种自我形象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形象并不见得是一致的。由此造成的挫败感会让4号人格者为了维护心中理想化的自我形象而排斥现实生活。如果说2号人格者是靠压抑自己的负面情感来维持正面形象,那么4号人格者则是压抑自己的正面情感来塑造无辜受苦的自我形象。如果说2号人格者是通过与他人的亲密联系来维持自我形象,那么4号人格者就是通过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来获得自认为“独特”的自我感觉。

3号人格者处于情感三元组的中心位置,故而塑造自我形象的思路兼具另外两者的特点。他们既像2号人格者一样渴望大家认可其正面的自我形象,同时又像4号人格者那样在内心创造一个理想化的自我形象,以此为努力目标。由于3号人格者既在意外界评价,又在意内心的想象,于是离自己真实的情感和需要比其他性格类型要远。 z9bzPggfvmF1j0zkXkochNyglDqgpfECAwtI8/XF+qVsv/uYuepu9bJfVGxohqG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