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化沁心脾

“北京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实践探索

丰台第五小学本校区 李侠

一、课程设计背景

1. 学习背景分析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指由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与发展,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文化。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北京的传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北京传统文化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皇家文化(北京是元、明、清三朝的都城,皇家文化发达),第二类是民间传统文化,第三类是市井隐形文化。可以说,三种文化特色在北京这个城市很自然地融为一体。本年级学生大部分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对北京具有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北京文化”课程以“北京文化”为切入点,整合学习资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北京传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

2. 师生情况分析

本校区五年级教研组有教师14人,区级骨干教师5人,占本年级教师的35.7%。从整体情况看,教师年龄结构较为均衡,形成了良好的年龄梯队;从专业能力上看,新任教师、骨干教师的比例均衡,形成了较好的发展梯队。本团队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本年级学生共有386人。升入高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因此,搭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参与实践,促进学生提升文化认同意识的课程平台非常重要,这样能使学生在丰富的课程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二、课程设计目标

(1)将“北京文化”课程建设成全员参与,具有整合性、创造性、文化建设性等的综合性课程;通过此课程,培养学生感受“北京文化”的能力。

(2)通过“北京文化”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开放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3)通过“北京文化”课程滋养教师民族情怀,提升教师艺术修养,提高教师深入研究的能力,培养审美能力。

三、课程设计框架

“北京文化”课程

四、课程实施过程

1.“北京文化”融入学科课程的路径开发

本年级课程以生发课程为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在实践。课程以语文学科为载体,其他学科以本学科特质为出发点,结合语文学科进行课程设计。

综观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其中均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深入研读语文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融入北京文化能体现实践性与综合性。于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本年级教学组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北京文化与各学科课程相融合。

2.“北京文化”课程目录

“北京文化”实践活动课程(上)

续表

“北京文化”实践活动课程(下)

续表

续表

以上课程准确找到北京文化融入各学科的切入点,为学生的参与、体验提供了空间,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例如,教语文学科中“颐和园”一课时,教师不但引导学生学习了有关颐和园的内容,而且通过颐和园展开了各学科的整合性教学。

“颐和园”课程流程

语文教师在原本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聚焦“长廊文化”,阅读有关长廊的书籍。长廊的画作涉及许多传说和历史故事。教师在学生平时阅读的基础之上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一起到颐和园细细地品味那里的文化。美术学科教师更是抓住“长廊”上的书与画,引导学生对其展开研究,了解每一幅画背后的故事,以及画工们的精湛技艺,还可以了解中国画的分类和一些基本画法。同时,语文教师帮助学生掌握游记的写法,指导学生进行迁移和运用,书写属于自己的游记。

传统文化教师在学生学习“颐和园”的基础上,对皇家园林的相关内容进行延伸,让学生感受中国园林的魅力,同时指导学生关注北京最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四合院”。四合院其实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让学生走进四合院,认真观察四合院的与众不同,大到整个院落,小到门口的石礅,无不记录着老北京的历史。

道德与法治教师则根据四合院的建筑特点,对学生展开了更加细致的教学,分别从四合院的历史、四合院的结构、四合院的建筑特色和四合院的文化内涵入手,让学生对老北京独有的建筑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课上进行了制作四合院沙盘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北京文化”课程实施模式

通过实践研究,课程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模式,每个实践性课程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实施。

“北京文化”课程实施步骤

(1)以语文学科为基础,找准切入点:各学科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不能呈散点状态,要以语文学科为基础,并与各学科教学内容关联,从中发现可操作的培养目标,针对有关联的内容展开研究。

(2)教师研究,形成思路:各学科教师共同研究,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教学思路,形成学习板块,确定多学科开展教学的可行路径,形成各板块研究体系。

(3)项目发布,集体研讨: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师生结合主题活动提出参与意向,围绕板块内容展开预习、准备等。如需要外出,要争取家委会的支持。

(4)互相碰撞,完善方案:集体细致研讨后,本学科教师根据学科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明确相关人员的安排,并介绍本次学习需要准备的用具及相关预习内容。

(5)课堂教学,评价反馈:年级教学组展开教学,开展相对应的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感受与收获;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展览、展出相关作品。

在此,以“曲剧”课程为例,解析上述五个步骤:

“曲剧”课程步骤

4. 课程评价内容

评价时坚持形成性评价和展示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形成性评价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平时评价手册,留存学生参与活动的资料。例如,留存学生所写的感受与收获,记录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使评价贯穿活动的全过程。展示性评价是指定期召开实践活动的专题会、展览、汇报等,展示学生的实践作品,为学生搭设展示的平台,展现独特的自我。

五、实施效果反思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了北京文化的魅力,对北京文化的兴趣更加浓厚。本次活动后,学生对北京文化乃至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活动也为各年级开展传统文化课堂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为北京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贡献了力量。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北京文化课程的实施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程开放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搭建了展现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在实践中收获很多,并逐步发现了自己的潜能,从中获得自信,学会与人相处,发展写作能力,体验共同进步,增进了合作意识,提高了交往能力,密切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起学生关注生活的热情。例如,在“北京小吃”课程中,学生开展了有关“传统小吃”和“快餐店”的调查,通过将近一个月的调查和整理,学生们都获得了不少成果,在成果交流汇报课上,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生动地展示了自己的收获,有调查报告、事后感受、对比调查后的反思、小报等。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了多学科、实践性、综合性的学习

学科知识是课程组织的核心,学科课程教学崇尚的是学科体系的严密性与学术性。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追求不是以学术性取向为主,而是以创造性自我探索、体验为主,表现为以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取向为主。“北京文化”主题教育课程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真正让孩子触摸“北京”。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和发展空间。它是一种向两端无限延伸的课程,一端是儿童的现实生活,另一端是学科知识,通过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欲望把两端连接起来。一方面,它与学科课程从两个维度共同构成了互补共生的更加完善的基础教育课程;另一方面,它又借助实践活动将课程要素中的科学、社会与人文等方面整合在一起,实现文化传承、提升师生素养两大教育功能的统一,真正实现“北京文化”与各学科的融合。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核心素养为课程价值追求,使教育回归生命意义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提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这说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关注实践,而且关注实践中的人,关注人的感受和体验。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反思能力都是其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体现。只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他们将还我们一个美好的世界。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北京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很高。活动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由此更加热爱我们的北京。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将把课程内容设计得更加细致、更加系统、更加深入。

从课程角度来看,“北京文化”课程学科教学的延伸与拓展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它具有综合性、融通性、开放性和主体性,是对跨学科的学科实践活动的有益探索。“北京文化”有效地使各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打破了学科、课程的界限。

“北京文化”课程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问题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了学习共同体,同时挖掘了家长资源,让教师、学生、家长形成合力。在这个共同体中,三者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启发。

“北京文化”课程是体验式、探究式的,强调实践性和创造性,它让学生接触北京,初步感知北京文化,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运用观察、调查、参观、游览、反思等方式,经历深入体验式学习过程;同时,课程启发学生发现、生成问题,引领学生学会研究、学会学习、学会表达、学会感悟。整个学习过程是环环相扣、逐步进阶的,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BZax8J7NmhoUeSeoVnfzgSYJ79nkIDKSSI8Gw/E3Gw7fPNNqrOuMqeTqB+6zKYb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