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最是人间好时节
——中秋传统佳节演唱课程

丰台第五小学银地校区 穆雪梅 刘思娴

一、课程设计背景

1. 日常生活中人们与音乐的关系现状

在生活中,我们总说音乐无处不在。然而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很难感知身边音乐的存在,很难做到与音乐共情。尤其是当要走进音乐厅欣赏音乐时,总有人发出“听不懂”的无奈叹息。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笔者不禁思考,学生平日里上了不少的音乐课、参加了不少社团活动,甚至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在校外参加各种各样的音乐课外班,学习音乐的时间并不短,为什么依然会与音乐有“天然”的距离?学生是否只是把音乐当作一门学科、一门技术,却很难真正在音乐当中获得享受,将音乐作为一种获取快乐和能量的源泉?

2. 日常音乐教学中的现象

现在的音乐课,由于课时和教材的限制,教师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声音训练、音准训练上,因而学生自然而然地把注意力和对音乐的评判标准放在声音是否好听、节奏和音高是否准确上。因此学生似乎很难领会“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这一本质。

3. 综合性学习与音乐学科本质的关联

要让学生领会“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这一本质,综合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对于一首作品,学生不仅能从中学到好的音乐技能,更能从文化、情感等方面多感官、多维度地感受和体会它。因此,笔者以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为契机,以古诗词歌曲《静夜思》为载体,进行了综合性课程整合的有益尝试。

二、课程设计目标

(1)通过传统音乐课程,为学生提供多视角了解中秋节文化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听、唱、演、赏、创等方面,多感官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2)与道德与法治、语文等学科整合,激发能力层次高低不统一的学生全员参与的热情,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长传统民俗知识,多视角了解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帮助学生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家国情怀,传承文化瑰宝。

三、课程设计框架

“最是人间好时节”中秋传统佳节演唱课程

四、课程实施过程

1. 千古佳节,体验溯源——感受中秋传统之美

人们都知道,中秋节是在农历八月十五,节日里要举家团圆,赏月、吃月饼。然而当笔者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却很少有学生能回答出来。在中国,月亮有着特殊的寓意,这些寓意是怎么来的,需要学生通过查资料、互相分享等多种方式了解。因此,在第一课时中,笔者提出了“中秋佳节知多少”的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文献等媒介发现和探究这一问题,梳理并整理研究所得。

通过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学习,学生不仅了解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传说佳话,还知道月饼是宋代从宫廷流传到民间的。人们不仅会在中秋节赏月,在浙江一带还有在八月十五观潮的习俗,因而学生不仅从历史的角度了解了传统习俗的由来,更探究了自然奇观的形成原理,感受了宇宙与时空的浩瀚。

2. 节日风俗,传承体验——浸润中秋团圆之意

从古至今,有太多关于中秋月的古诗词。在本次综合课程整合中,笔者将第二课时安排为语文课,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和鉴赏,去探究为什么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要在中秋节赋诗寄情。我们在课前让学生在家自己找一首咏月的诗歌,带到语文课堂上进行解读。大家发现,与“月”相关的诗词作品,都离不开对“团圆”的向往。诗人们往往以月寄情,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3. 情满中秋,月下共吟——感悟中秋抒情怀

第三、第四课时,在深入了解了中秋文化后,我们来到音乐课上,笔者挑选了《静夜思》这首歌曲为教学素材。《静夜思》是学生在低年级就学过的一首五言诗,从字面上和意义上都比较容易理解,因此第三课时,笔者还是从音乐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学唱节奏和旋律,自主识读乐谱,自主填词演唱。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很自然地抓住了“思乡”这一核心情感,进行演唱表达。

当学生已经能熟练演唱歌曲后,为了在音乐表达层面上更进一步,笔者试图加入肢体动作,用歌唱表演的方式,使学生将对作品已内化的情感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用情感外化的方式检验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笔者添加了一些简单的动作,在歌词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作曲家用音区的高和低区分出两句歌词所描述的“光”和“霜”在空间高低上的差别,相对应地,学生的动作也表示出“光”和“霜”的高低位置。对歌词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则模仿诗人“举头”“低头”的动作,以此体会故乡虽在远方,但更在心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4. 旧曲新词,共创美好——中秋音乐填词

第五课时,笔者试图让学生创作跟中秋相关的诗词,基于对中秋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引导学生抒发自己对中秋的情怀。今年(2020年)的中秋刚好遇上国庆,有的学生抓住这一点立意;有的学生表达了思乡情绪;有的学生还把祖国人民抗击疫情取得的成果在诗词中体现出来。

学生作品 1

学生作品 2

学生写的五言诗还可以填入《静夜思》的旋律中,让大家唱一唱,回归“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这一本质。在学生填词之前,笔者会先让学生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分析可以用什么样的节奏、什么样的演唱方式去表达。这样,学生既学会了用文字语言表达情感,也学会了用音乐语言表达情感。

五、实施效果反思

通过此次整合课程的全新尝试,笔者以新颖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打开了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扇窗,为学生成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奠定了基础。

1. 实现了有浸润、有体验、有传承的文化探索

本课程用学生喜爱的方式探究和分享中秋文化,用真实的节日场景让学生感悟“团圆”的核心,通过中秋对月吟诵、演唱,帮助学生用艺术的方式更好地表达情感,通过创意填词,使学生充分拓宽对中秋文化的理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这一系列活动,一定会成为学生心中美好的记忆。

2. 实现了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演唱

本课程中,演唱有了文化的底蕴做支撑,丰富了学生的头脑。课程依靠中秋文化贯穿古今,使学生心中产生时空永恒、传统延续的文化美感,使学生的演唱充满温情,抒情水到渠成、真实可感。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是非常有价值的。 /sNWD5kFt2Mz1egc1X0eQAxn0OJO4GROXONUyl590k75CwTWBfU3S1YkSMB4Fzw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