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抱进皇宫的小孩

光绪帝,爱新觉罗氏,名载湉,庙号德宗,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九帝,父亲是醇亲王奕譞,母亲为叶赫那拉氏(慈禧的亲妹妹)。他出生于同治十年(1871)六月二十八日,卒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一日酉时,终年三十八岁,在位三十四年。他是清朝第一位以非皇子身份承继帝位的皇帝。

在历史上,光绪帝虽然有幸做了皇帝,但也因此踏上了悲剧性的人生历程,这一切都与他的大姨也就是后来的继母慈禧有关。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1875年1月12日),年仅十九岁的同治帝驾崩于养心殿东暖阁。由于同治帝无嗣,按照清朝“家法”,皇帝驾崩无子,应从晚一辈中择一贤者为皇帝的嗣子,以皇太子的身份继承帝位。假如这样安排,慈禧则在辈分上升为太皇太后,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则是皇太后了,大清国的政治权力将转移到阿鲁特氏的手里,那样慈禧名位虽高,却丧失了政治权力,这对于嗜权如命的慈禧来说,是万万不能同意的。所以,她决定将自己亲妹妹的儿子过继给咸丰帝,继承皇位,自己则仍为皇太后,这样自己也就可以继续牢牢把握朝政大权。于是,同治帝刚死,慈禧就降下了一道令人意想不到的懿旨,宣布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著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就是说,光绪帝是咸丰帝的过继儿子,与同治帝是兄弟关系,而这种特殊的平辈关系就为慈禧第二次掌管朝政提供了政治前提。但也因慈禧的独断专权造就了载湉的个人命运悲剧。

光绪帝朝服像

纵观光绪帝三十八年的人生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从出生到四岁的婴儿时期;从四岁到十七岁的童年时期;从十七岁到二十八岁的亲政时期;从二十八岁到三十八岁的囚禁时期。由于特殊的政治身份,光绪帝从进入皇宫的第一天起,就已经开始了非同一般的政治生活。

光绪帝的政治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皇太后垂帘听政,光绪帝是一个十足的傀儡皇帝;第二阶段是皇帝亲政,太后训政,这时的光绪帝仍然是一个政治玩偶;第三阶段是皇太后由垂帘听政变成直接执政,光绪帝成为一个“囚徒”皇帝。年仅二十八岁的光绪帝被囚禁后,大部分时间是在西苑(今中南海)瀛台涵元殿和颐和园玉澜堂度过的。作为一代帝王,光绪帝可以说是一位很悲惨的政治人物,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慈禧手中的一张政治王牌。手中没有实权的皇帝,其境遇与结局可以想象是多么地艰难悲惨。

同治十年(1871)六月二十八日,醇亲王奕譞府里添了一件大喜事,福晋叶赫那拉氏生了第二个儿子。在这之前,福晋叶赫那拉氏虽然也生了一个儿子载瀚,但没想到这个孩子仅活了两岁就死了,因此第二个儿子的降生,对有显赫身份和地位的醇亲王来说,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在古代,儿子的出世与女儿的降生,其境况是不相同的,在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时代,养儿与生女在生活中的待遇完全不一样。因为只有儿子才能传宗接代,只有儿子才能继承家财父业,才能科举取士,光宗耀祖。而女儿只能是长大嫁入别家,成为男人的附属,因此亲王家中添丁是喜上加喜。当这个喜讯传入皇宫,慈禧不仅为醇亲王高兴,更为她的妹妹高兴,她深知生男孩子将会给一个女人带来什么样的地位。高兴之余,慈禧并没有忘记亲自给孩子赐一个名字——载湉。因为与同治帝是同辈人,所以名字中第一个字是“载”,而“湉”呢,则是安乐愉快的意思。从此,醇亲王的儿子载湉便安乐愉快地生活在自己亲生父母跟前,直到同治帝的突然死去,载湉的一生命运被改变了。

奕譞与叶赫那拉氏夫妻

慈禧的性格是凡是她想办的事,非办不可,而其结果也是一定能够办到。在慈禧授意之下,由翁同龢等草拟懿旨,按部就班策划嗣皇帝入宫礼节,派御前大臣及孚郡王等以暖舆前往醇王府恭迎。翌日凌晨寅时,嗣皇帝的銮舆从大清门进入紫禁城,从正路入乾清门至养心殿,谒见两宫皇太后。

自朝中颁发立嗣皇帝诏书,迎立大典便开始准备了。慈禧先让钦天监选定吉日,再确定迎立日期。钦天监的官员们接到懿旨后急忙按程序推算,他们推算的结果是:新君必须午夜进宫。

奕譞与爱子载湉摄于太平湖醇王府

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初六日时近午夜,醇王府热闹非凡。但醇亲王夫妇却是高兴不起来,他们强作欢笑的脸上挂着泪珠,奴仆们忙着送驾,随身乳母忙着唤醒尚在沉睡的载湉。钦天监推算的迎立吉日把年仅四岁的载湉折腾得不轻,被唤醒的载湉满脸不高兴,不时地用愤怒的眼神瞪着这些不经他的同意就把他拽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给他穿衣服的人。但是,他没有喊叫,更没有哭泣。当醇王府一切准备就绪之际,宫中迎驾的大队也已经来到了王府门前,他们是来迎接载湉进皇宫当皇帝的。从感情上来说,无论对载湉还是他的父母,这些都是难以忍受的。慈禧不顾人世间的常理、骨肉之情,强行切断载湉与他亲生父母的血缘亲情,载湉从此失去了人间最珍贵的父母之爱,他的父亲母亲也从此失去了自己最心爱的儿子。中国人的习俗,民间的子女一经过继礼仪,便是别人家的孩子了,就永远属于他的继父母,亲生父母不能再过问子女的事情。何况是皇家呢?所以说虽然是自己的儿子做了皇帝,但一切必须按照君臣之礼行事。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初九日,两宫皇太后定嗣皇帝年号为“光绪”,以明年为光绪元年。光绪元年(1875)正月二十日,载湉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是为光绪帝。

慈禧第二次垂帘听政,可能是接受了对儿子同治帝教育的失败,以致母子反目成仇的教训,所以这次她改变了以往对同治帝一贯严厉的做法,对光绪帝采取温严结合的教育方式。在生活上,她不仅格外关注光绪帝的饮食习惯,还很注意对光绪帝思想行为的灌输培养。当载湉进入皇宫后,她就要求他称呼自己为“亲爸爸”。按理说继子应该称新的母亲为“嗣母”,按照清皇室的习惯称为“额娘”,但慈禧这次却改变了这一旧规。为什么慈禧要光绪帝称呼她“亲爸爸”呢?并且强调一个“亲”字呢?难道这是满族的风俗习惯?

光绪之宝

叶赫那拉·根正在与人合著的《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中称“亲爸爸”是满语“母亲”的意思。据清史专家冯其利先生在《北京档案史料》上发表的《那根正先世考查》记载,叶赫那拉·根正并非慈禧的后人,即根正所言不可信。

那么,“亲爸爸”这称呼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笔者就此称呼曾请教过清东陵的一些满族老人,他们表示从来没有称自己母亲为“爸爸”的,都称生母为“奶”,称奶奶为“太”。据说有些中国台湾学者认为,满族人对于父亲的姐姐以及祖父的长女可以叫“baba”(爸爸)。这种说法无从考证,不以为信。

同治帝是慈禧的亲生子,却不让他称“爸爸”,更没让他称“亲爸爸”,反而让他侄子兼外甥的光绪帝称“亲爸爸”,这是为什么呢?按慈禧的说法,这是她对光绪帝的“爱怜”,她曾这样说过:皇帝“本我亲侄,以外家言,又我妹妹之子,我岂有不爱怜者?”其实这只不过是慈禧的骗人之辞。实际上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一种反映,是慈禧显示自己权威至尊至贵至高的一种手段。

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传承轻视女子的思想,女子只能作为男子的附庸。在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和家长制的影响下,人们对男子的权力是尊崇的,天下人最尊崇的男人是皇帝,皇帝的话是金口玉言。慈禧处于更高的尊贵地位,便喜欢皇帝以男子的称呼来叫她。为了掩饰非亲之嫌,慈禧让光绪帝在“爸爸”之称前特加一个“亲”字,用“亲爸爸”向天下臣民暗示她的权力、权威至尊无上,以表明她是大清国天经地义的最高统治者。

在宫廷里居住过两年的德龄在《清宫禁二年记》中写道:“盖以太后极愿为男,故命人亦以男呼之。”她曾亲耳听到光绪帝每次向太后请安时都要说:“亲爸爸吉祥!”

光绪帝每天在皇宫中除了学习必要的祖宗规矩、礼法之外,就是学习帝王为君的“典学”。自光绪二年(1876)四月二十一日起,光绪帝开始了孩童阶段的学习,直到他十七岁亲政的十年间,所学习的课程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汉文: 《钦定四书》为主要教材,此外还有《诗经》《孝经》《左传》《列圣遗训》等儒家经典及清朝历史《开国方略》。

二是满文、蒙古文: 《满洲实录》、清世祖御制《劝善要言》以及蒙古语言文字。

三是骑射技勇: 慈禧对光绪帝“典学”的安排,是出于继承大清基业为基本出发点的,是为今后统治而进行的必要的精神塑造,但也是光绪帝人生成长历程中应有的教育课程。 eAyqQ0Z0DRoMaQWE20A8xsfOkbstHIRf2TGMU03jXTeVVogSmSTyT1sEVB7b/Z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