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十几年前,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清十二帝疑案”系列节目播出后,越来越多的清宫历史剧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也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对清朝历史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方面的普及性历史读物也开始多了起来。但是,其中哪些是真实的历史,哪些是毫无根据的传言,哪些还在历史学界争论中,电视观众和读者是难以分辨清楚的,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更不具备历史专业人士的识别能力。因此,越来越多自编自导的“历史”知识随着这些清宫剧灌入了人们的头脑中,扭曲了历史真相,误导了人们的历史思维。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历史爱好者,都应该怀有一颗对历史负责的敬畏之心,站在科学理性的角度,客观地还原历史真相,把正确的历史知识传播给渴望了解历史的人们。我们应该对世人负责,对历史负责,对自己负责。

2008年是清朝入关后第九帝——光绪帝去世的第一百年。关于光绪帝的死因,众说纷纭,争议很大。无论是官方的记载,还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光绪帝的“脉案”的记述,都表明光绪帝是因病死亡的。然而很多人的著述则称光绪帝是被害死的。究竟哪种说法正确?有没有一种科学的考证呢?答案是有的。如果说光绪帝是被害死的,那无非是人为地迫使其死亡——一些私人的回忆和记述都称光绪帝是被毒死的。如果被毒药毒害死,尸体内就会残留下毒药的成分,化验尸骨是现在人们检验人体是否中毒的最常用且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对古人尸体的化验也不例外。

1980年,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开启了光绪帝的崇陵地宫,并清理了光绪帝的棺椁。但是,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他们只是简单地对光绪帝遗骨进行了化验。虽然陈宝蓉先生在《清西陵纵横》上说光绪帝死因符合历史的记载,但民间却传出了不同的说法:光绪帝是砒霜中毒而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08年11月2日,光绪帝死亡的历史疑案有了重大突破,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正式公布了秘密研究化验光绪帝尸骨的检验报告,披露了导致光绪帝死亡的真正原因—砒霜中毒。

光绪帝是清朝皇帝中比较能够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他力图变法改革,以挽救大清这个即将崩塌的庞然大物。在他亲政的十年间,发生了三件震撼中国的大事,不仅改变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也彻底将他自己的命运打入深渊。这三件大事,一是中日甲午战争,二是戊戌变法,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都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大事情,也是光绪帝一生命运的关键转折点和价值的最大体现。光绪帝虽然具有救亡图强的进取精神,在变法中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其一向逆来顺受的软弱性格以及为他人利用而做出的错误判断,他最终无法挽救国家的命运和扭转民族的危亡,自己也落了个遭受长年软禁的结局,最后含恨逝于瀛台。

光绪帝的崇陵在营建过程中也有很多令人不解之处以及鲜为人知的内幕,而在开启其地宫的过程中,人们更是遇到了很多困难,在那已经过去的时间里发生的真相如何呢?笔者参考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就这段历史和整个历史事件做了一些初步的调查,在这里将自己的研究心得与读者一一分享。

通过考古发掘的方式来研究、考证光绪帝的历史问题,这是笔者撰写本书的真实目的。因为考古是一项富有开创性和科学还原性的工作,它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不仅仅在于对古代文明遗产的发现,也是对古代历史文献的一种严肃考证和科学利用。而其最实用的价值就是结束了历史学术层面对历史疑案、悬案的长久争论,还历史一个真实的面貌,为人们最终掌握其历史价值、意义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最强有力的客观保证。 yXOoIBs6mQ1+AcgK2zBFFG/vC1r93YOOLpojlqRBuILoWu4LO/BG5ReJzwgIkC3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