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徐鑫

男,满族,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人。自幼爱好历史,对清朝陵寝兴趣尤其浓厚。1993年8月起在清东陵工作,长期致力于清朝陵寝的研究、保护和发掘。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性文章,出版《悬念康熙陵》、《大清皇陵私家相册》及《守墓笔记》清帝陵卷系列等二十余部专著,其中清帝陵卷系列影响深广。

崇陵鸟瞰

崇陵平面示意图(绘图 徐鑫)

崇陵五孔拱桥

五孔拱券桥。 “崇陵前面的第一座建筑是五孔拱桥,位于陵寝的中轴线上,完全仿惠陵五孔拱桥而建。桥栏杆的望柱为二十四气柱头。桥孔为石券,每个桥孔上有吸水兽。拱桥两侧对称地各有一座五孔平桥。”

崇陵西侧望柱

望柱。 五孔拱券桥北约二百米处,左右各有一根青白石雕刻的望柱。每根望柱用石栏杆围绕,栏板和小望柱各四个,柱头为狮子。

崇陵牌楼门

崇陵牌楼门。 望柱北面中轴线上是一座冲天式牌楼门,规制为五门六柱五楼。每根石柱顶端都有蹲龙。东三柱的蹲龙头朝西,西三柱的蹲龙头朝东。照片上的前檐装修不是原状。

崇陵牌楼门南面西侧之班房

班房。 牌楼门南面西侧的海墁上有一座班房,坐西朝东,单檐硬山卷棚顶,面阔三间,专为看护牌楼门的官兵值班用的。这是在清陵中唯一幸存的牌楼门班房。

崇陵神道碑亭

神道碑亭。 位于牌楼门以北的神路上,重檐歇山顶。亭内龙首龟趺上竖立神道碑一统,用满文、蒙古文、汉文三种文字镌刻着“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之陵”二十七个字。碑身上钤盖(刻)“宣统尊亲之宝”六字宝文。这是雍正帝首创皇帝陵三匾二碑钤盖“尊亲之宝”制度以来,除了惠陵之外,崇陵最后执行了这项规定。水盘四角的旋窝内分别雕刻鱼、龟、虾、蟹。每券门原有四隔扇,近年修缮时已恢复了原状。

崇陵神厨库外景

崇陵神厨库之井亭

神厨库。 在神道碑亭的东侧即左侧建有神厨库。内建神厨一座,面阔五间,单檐悬山顶。南北神库各三间,单檐悬山顶。东南角建省牲亭,重檐歇山顶,环以围墙,围墙西侧建门楼一座。神厨库南墙外为井亭,四角攒尖顶,亭内有井一眼。

崇陵三路三孔拱券桥

三路三孔拱券桥。 神道碑亭北有马槽沟一道,上建三路三孔拱券桥一组,栏杆为龙凤柱头。每个拱券式桥孔上方都设有吸水兽。三路三孔拱券桥两边各建三孔平桥一座,每座平桥都安设栏板。

崇陵隆恩门

隆恩门。 俗称“宫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门三个。隆恩门前后有连面连三六级踏跺。隆恩门前有月台。月台前是石礓䃰,两侧有抄手踏跺。中门上方南侧悬挂斗匾一块,用满文、蒙古文、汉文三种文字题“隆恩门”三字。匾上有“宣统尊亲之宝”六字宝文。

崇陵隆恩殿

隆恩殿。 隆恩殿是与隆恩门正对的一座高大建筑,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前月台上面原设鼎式炉一对、铜鹿一对、铜鹤一对(现在这些陈设都已不存在)。月台有踏跺五座,其中正前方三座踏跺,中间踏跺正中设有丹陛石一块。月台周围设有石栏杆,龙凤柱头。殿的南侧上下檐之间悬挂斗匾一块,用满文、蒙古文、汉文三种文字题“隆恩殿”三字。匾上有“宣统尊亲之宝”六字宝文,字为铜镀金字,用小铜针钉在匾上。殿内设暖阁三间,中暖阁供奉帝、后神牌,东暖阁为佛楼,西暖阁设有神龛。

崇陵西配殿

东西配殿。 位于焚帛炉的北面,单檐歇山顶,面阔各五间,有前廊。东配殿是存放祝版和制帛的地方,也是隆恩殿在大修时临时存放神牌、进行祭祀的地方。西配殿是喇嘛念经的地方。每年帝、后素服日(忌辰),西陵永福寺派十三名喇嘛在西配殿诵读满洲版《药师经》,以祭祀和超度亡灵。

崇陵陵寝门

陵寝门。 又称三座门、琉璃花门。单檐歇山顶,中门规制较高,两旁门规制相同。中门门跺上镶嵌琉璃的中心花、岔角花。

崇陵石五供

石五供。 石五供由祭台和五供组成。五供即石香炉一、石花瓶二、石烛台二。石五供位于方城之前、院内神路正中。崇陵石五供的最大特点是花瓶和烛台是方体的。

方城明楼

方城。 玉带河北面是方城,方城前的月台两侧安设石栏杆,月台前设有一座大礓䃰,礓䃰为澄浆砖所砌,礓䃰分上下两部分,中间设一个叠落月台,两侧也安装石栏杆。方城为墩台式方形建筑,顶部东南西三面做雉堞,北面成砌宇墙。台面铺墁方砖。雉堞内侧脚下设青白石荷叶沟。方城每侧设挑头沟嘴各一个,以排出方城上的雨雪水。

明楼。 位于方城之上,形制与神道碑亭相仿。明楼南面两檐之间悬挂斗匾一块,上面分别用满文、蒙古文、汉文三种文字题“崇陵”二字。和隆恩门、隆恩殿的斗匾上的字一样,均满文居中,蒙古文在左,汉字在右,每个均为镀金铜字,用铜钉钉到匾上。

崇陵哑巴院之琉璃影壁

哑巴院、月牙城。 在方城的北面,方城与宝城之间有一个小院子,称为哑巴院。哑巴院的北墙,为月牙城。

清陵哑巴院、月牙城是仿照明十三陵中的昭陵哑巴院、月牙城的规制。哑巴院的北面就是宝顶,月牙城相当于宝城的南墙。院内的北墙上建有一座琉璃影壁,东西两侧各有一座转向磴道。哑巴院内地面上还设有两个七星沟漏,以排出院内雨水。琉璃影壁有美化作用,另外遮挡住了地宫隧道南口的券砖,使人不易发现地宫入口。 S8B7sLQ0oY56CDIOUCih2B4j67Vfilph0s6KR3jhmv/XwrbPce2Tja0cUlKkWLn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