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提纲挈领,化繁为简

康熙朝的历史,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怎样节缩为二十多个专题?力求既删繁就简,又大事不漏。

这是作者谦虚的自序,以二十六讲,每讲数千字,综论康熙六十一载,实属不易,非功力深厚,全盘掌控者,是办不到的。作者绝非“删繁就简”,而是以其深厚的史识,化繁为简。以下我以两例说明:

清初的中俄交涉、蒙藏关系,何其复杂,作者以三讲各五六千字,轻松交代,读者在他提纲挈领的导读下,对这段历史已有正确的认识。例如他以“北疆告急”,讲解了罗刹入侵的内外因素;以“三次东巡”“增设将军”“建立船厂”“侦察敌情”“精心部署”五小节,介绍了中俄争战前清廷的准备;再以“两次激战”“同俄缔约”叙述了雅克萨之战与《中俄尼布楚条约》。

《抗俄签约》一讲中,作者征引了康熙东巡了解敌情、制定方略时触景生情的一首诗,说明康熙皇帝的雄才大略与盖世气魄。诗云:

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浪花迭锦绣縠明。

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冲波行,云霞万里开澄泓。

对笔者而言,这两句诗也正是作者集数十载的功力,为读者轻松愉悦开讲的写照。

再者,一般读者不易弄清楚的清廷与蒙古、西藏的关系,在作者阐述下,也很容易明白:

中国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就是万里长城。有人把它作为农耕与游牧的经济与民族的分界线。清朝以前,修筑长城,防备朔方。秦始皇为什么修长城?为了防匈奴;戚继光为什么在长城上建敌楼?为了防蒙古。清朝怎么办?康熙帝又怎么办?清朝以来,实行满蒙联盟,将“长城防御北方蒙古”,变作“蒙古成为北疆长城”。清朝北部的“长城防线”,推到库页岛、外兴安岭、贝加尔湖、巴尔喀什湖一线。从而建立起新的、坚固的北疆长城。康熙帝在处理北部蒙古难题、建立北疆长城时,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统筹蒙古,表现了雄才大略;二是多伦会盟,表现了雄图高远;三是三次亲征,表现了雄心壮志。

细读这二六九字,对康熙朝乃至有清一代的满蒙关系已经了然于胸,剩下的对一般读者而言,只是无关宏旨的一些历史情节而已。在“统一台湾”“进兵安藏”“治理黄河”“立废太子”诸讲中,所有极为复杂的问题,都在作者巧妙的安排下,交代得清楚明白。 MaxsSX9dh2RDhDZmPNHjZj5P97t1JLukovdLZsBj9Nvok9jpw/x3UOHM3yHPdCH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