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章
悲弃养,李守箴西归

翦伯赞回到常德中学不久,母亲病逝。李守箴是一位忠厚勤劳的女性,自进翦伯赞家门,就成为婆母的好助手,在婆母的指导下,操持家务。婆母去世,对她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全部家务重担几乎压在她一人的肩上。当时她只有21岁。1921年7月,次子天聪出世,给多事之秋的家庭带来了新的温馨;李守箴的担子却越挑越重,人也日益消瘦,曾有几次晕倒在厨房中,幸亏被小姑发现,得到了及时救治。翦伯赞对李守箴十分挂念,他父亲也很同情他们,就将她和三个孩子接到常德小住。在常德,家务自然简单,房子虽小,可是她面对的只是几个小孩子,与翦伯赞天天见面,心中倒是畅快得多。可是,桃源老家,却失去了顶梁柱,小姑们顶不起来,乱作一团。几乎天天写信或派人向常德方面告急。特别是小姑病倒的那几天,情况更加紧急。李守箴实在住不下去了,在公爹的同意下,由翦伯赞护送,她又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桃源。屈指算来,在常德住了不足半个月。

1922年春,桃源大旱,霍乱病传染迅速,翦伯赞家数人病倒。李守箴外则求医抓药,内则舂米劈柴,还要照顾大人孩子。不久,她突然病倒,很快去世。翦伯赞听说桃源有霍乱肆虐之后,更加挂心。一天夜里,他刚睡不久,忽见李守箴匆匆前来告别。他大吃一惊,披衣冲出门外,四周寂然无声,只见天上一轮冷月散发着凄凉的寒光。他惶惑地退回室内,心中忐忑不安,坐到天亮,绿衣人敲门,送来了电报,守箴于午夜去世。翦伯赞悲恸欲绝,赶回家后,抱妻痛哭。当时只有5岁的长子斯平、3岁的女儿心倩伏在爸爸的膝上大哭,出生7个月、尚在吃奶的次子天聪也在姑姑的怀抱中大哭。翦伯赞怀着极端悲痛的心情为爱妻守箴办完丧事,又对家事稍做安排,依依不舍地赶回常德中学。

回校后,赋《悼亡妻李守箴》七律(诗在“文革”中已佚)。此后,他每逢假日,总要带着孩子到守箴的墓上化纸凭吊。每次凭吊总要敬礼、痛哭,常带着斯平、心倩兄妹,有时还会抱着不足周岁的天聪去看望岳母,安慰老人。为了纪念与守箴的结发恩义,年轻的翦伯赞不想再娶,决定亲自抚育三个儿女,以报答守箴相夫教子之恩。他的面容日渐憔悴,谈笑减少。奎午先生对儿子的情况很关心,生怕他一病不起,一蹶不振。

今日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维回新村

附:翦伯赞《荐德楼怀古》序及诗
《荐德楼怀古》序

宗祠之南有堰,名五房,合族之公产也。距时家才百余步。幼时尝钓游于此。每值水涸滩出,则见瓦砾遍布,异之。以问先曾祖恒寿公。公曰:此荐德楼旧址也。利宽公墨谱言之详矣。今年得读斯谱,始知梗概。初我始祖八士公、二世祖拜著公平蛮功高,崇遇优渥,诏书褒嘉,时膺赏赐。三世祖常黎公继镇斯土,恐天空之颁赐散漫,而先人之功业因之不彰,故遵旨建立忠勇坊于旗营岗之时,并筑楼于今五房堰中。供奉诏敕,珍藏赐品,陈列甲胄, (收)藏弓矢。颜曰“荐德”,取颂扬祖德之意。登是楼也,睹物兴怀则令人想见祖宗之战功卓著,勋烈烂焉,崇拜之心,绳武之志,不禁勃然而兴。后世子孙所以犹有尚武之精神者,此楼实鼓励之也。惜乎不戒于火,付之一炬,徒有瓦砾沉于水底。回忆当年,不禁感慨系之。成五古一首、七绝二首,以为纪念。

荐德楼怀古五言古诗

西南昔丧乱,苗蛮尽倡狂。

五溪无靖土 ,武陵更跳梁

羽檄亦何急,戒马俱仓皇。

惟时我始祖 ,奉命赴苗疆。

将军从天下,蛮人气不扬。

叛贼咸惊窜,边邮坐以康。

君王闻捷报,褒嘉逾寻常。

爵赏从极品,敕建忠勇坊。

子孙隆世袭,继续镇南荒。

南人不复反,归马华山阳

先人勋业伟,邑乘早流芳。

何以扬祖德,建楼水中央。

朱甍连云起,倒影满池塘。

诏敕供其上,弓矢藉以藏。

手泽咸陈列,官诰甚辉煌。

名之日荐德,所以示不忘。

1922年 JePMlcEF/wPDY/HnMxaJnD/FAEXqWlFq1Bf4GoCvsdR4jY74DcKTNhj60T2Ey7q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