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5章
粤汉路,“胡鸟渡衡山”

1944年春,世界大战的形势在发生急剧的变化。欧洲战场,苏军在节节胜利地向前推进,使美国有可能加强在东方的作战能力。就在这时,美军攻占了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的主要岛屿,这不仅威胁到日本本土,亦使日本与南洋各地的海上交通线难以维持。日本为了打通自中国东北南经北平、郑州、武汉、长沙到广州和南宁的大陆交通线,以救援侵入南洋的日军,于是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日军首先进攻河南,国民党汤恩伯部数十万大军全线溃逃,仅一个月的时间,日军攻占了河南全境,打通了平汉线。7月,自广州沿粤汉铁路北犯的日军包围了湖南的重镇衡阳,围困47天,攻陷了衡阳。以后又攻下长沙,继续西进。分三路,直趋常德、桃源。11月19日,翦伯赞的家乡桃源沦陷。26日,常德又沦陷。

关于常德、桃源的战况及失守,翦伯赞蘸着血泪写下了《常德、桃源沦陷记》一稿,详记其事。

文章开首,简要概述了两地原来的景况,以抒其思乡之情。文曰:

“桃源,这个具有神奇传说的地方,是我的家乡。在这里,我度过了我的幼年时代。

“桃源的县城是一个很小的城市,没有城墙,也没有很大的商店。狭窄的街道,矮小的房屋,还保持着一种中世纪的风味。

“常德,这座洞庭湖西岸的古老的城市,在这里,我度过了我的中学时代。

“静静的沅水,灰色的城墙,古旧的庙宇,旧式门面的商店,各种各式的手工业作坊,用石板铺成的大街小巷,自有这个城市以来,也许没有什么改变。如果说这里也有些近代的装璜,那就是有一座西班牙天主教堂的钟楼,耸立在这个古城的天空。”

文章说,日本侵略军以6万余人首先攻入桃源,从11月18日到25日围攻常德。而中国的守军为五十七师,只有5千人。26日,日军攻入常德城内,“常德变成了血和火的城市”。文章根据中外记者的现场报道和在乡亲友的来信,具体记述了在这半个多月中战争的情况及日本侵略军所到之处进行奸淫、掳掠、屠杀的情况,文章说:“守军因伤亡过重,最后师长当排长,校尉杂役当兵用,伤兵则只有战死而后已。”又说,“在三义湖,三个敌兵用机枪射死一百三十九个难胞……遇上了敌兵的妇女,一无幸免,都遭了兽行的蹂躏。”至12月9日,日军退走,常德、桃源两县城都被毁掉。两县百姓被残害致死者20,350人,伤者5,715人,妇女被强奸者7,380人,至于财产的损失不计其数。

翦伯赞认为,在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还是拥有强大的军力的,而且有不少军队的官兵是爱国的,也进行过一些抵抗,如守卫常德的五十七师就表现很好。可是由于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其独裁统治,实行消极的抗日政策和反人民的国内政策,使各地军队缺乏统一部署和作战准备,几乎都是孤军作战或丧失了战斗力。在短短八个月中,国民党损失了五六十万兵力,被夺走了平汉(南段)、粤汉、湘桂三条铁路干线,丢弃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等省的大部或一部,计有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翦伯赞对于日寇的侵略暴行,对于蒋介石集团的妥协投降、祸国害民,都十分愤怒。他在写完《常德、桃源沦陷记》一文之后,又赋《日寇犯衡阳有感》七律一首,严厉谴责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倒行逆施、妥协投降。诗曰:

喋血常桃血未干,

又传胡马渡衡山。

焚书到处纵秦火,

杀敌何人出汉关。

南渡君臣怜晋宋,

北征豪杰遍幽燕。

莫倚巫巴能阻险,

从来王业不偏安。

这首诗作成后,并未发表。当时重庆的特务正在疯狂到处寻衅闹事。如果任何进步报刊发表此诗,必然要遭到无端的纠缠、骚扰,甚至被罚停刊。虽是这样,进步文化界人士却十分喜欢此诗,珍惜此诗,许多人竞相传抄吟诵,一时竟有“洛阳纸贵”之誉。曾在重庆工作过的阎宝航同志在回延安时,将此诗抄起带走,到延安后抄送朋友。在延安工作过的同志后来有人又将此诗传到北京。五十年代初期,当年曾在延安的张仲纯同志来到北京大学任副教务长。他与翦伯赞相识之后,谈起了阎宝航在延安传抄翦诗之事,并将此诗背诵抄下,请翦伯赞校阅。翦伯赞十分高兴,因无一字错讹,他亦很感动。 3p8I01d4TdhmsbyQPle95SYUhq/wRGBWYzgrASoDkzOrofmo8WbxXAQGBJrZaCw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