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时代背景: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全球_____市场逐渐形成。
(2)发展历程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_____地区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东地区的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大量_____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同时,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以及亚洲_____国家和地区也吸引了许多亚非移民。
③20世纪90年代,_____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
(1)定义:难民是现代社会移民中的一个独特群体。他们因为______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
(2)发展:20世纪后,世界难民问题日益突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_____;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_____、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1)困境:难民在收留国一般没有基本的国民权利,处境十分艰难。
(2)救助
①1950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简称“联合国难民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
②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1966年,联合国又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 1951 年公约的适用范围。
③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以期引起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的重视。
(3)局限:尽管国际社会在难民的人道主义救助上作了很大努力,但仍然没有改变难民______的趋势。国际社会要实现让世界不再有难民这一终极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1)移民社会:______背景下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的移民社会,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
(2)移民文化: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这些移民社会形成各种_____的移民文化。
(1)移民国家的形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世界各地的移民不断来到______,共同建设美利坚合众国。
(2)移民文化的形成:白人驱逐、消灭北美印第安人,阻碍了印第安文化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吸收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以______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
(3)社会特点与问题:民族和文化的_____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而多元文化传统也使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_____问题。
(1)新加坡的独立:19世纪以来,_____的通航,极大地缩短了东南亚与欧洲的航程。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马六甲海峡海运繁忙,新加坡逐渐成为繁荣的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从英国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家。
(2)新加坡的人口构成:在新加坡的人口构成中,来自中国_____的华裔移民超过70%;其次为本地的马来族;还有近10%的印度裔移民。
(3)新加坡的文化: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①官方语言:_____、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
②信仰风俗: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材料一 2005年,全世界的1.91亿迁移人口中,1.15亿迁往发达国家,7 500万迁往发展中国家;大约1/3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迁移,1/3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到发达国家。以此可知“南南”迁移者与“南北”迁移者大致一样多。但总体上看,向高收入国家迁移的人数增长大于向低收入国家迁移数的增长。2005年所有迁移者中的75%居住在28个国家,少于1990年的30个国家。1990年所有迁移者中的15%在美国,而2005年这个数字是20%。1990年至2005 年,17个国家占了新入人口增长总数的75%。美国增加了1 500万人,最多;其次是德国和西班牙,各增加了400万以上。
——王希恩《当代族际人口流迁与民族过程》
材料二 根据有关资料,美国跨族婚姻从 1970年的30万宗发展到2000年310万宗,主要分布在移民集中的地区,40%在西部,占当地已婚夫妻数的10%,东北部是3.8%,中西部是3.6%,南部是4.7%。跨族通婚的发展导致美国种族关系的变化,在 1990年的人口普查时,有130万的美国白人实在理不清他们的族裔血脉以致无法确切登记,干脆就填“美利坚族裔”。2000年,跨族婚姻产生了700万“多种族人”,种族、民族、族群界限模糊将引发美国社会种族分类定义的改变。由此可见,美国多元文化不但不会破坏美国的一致性,而且它可因加快异族、跨族通婚而促进美国各族裔的融合同化,从而增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由花盘与花瓣构建成的葵花型的美国多元文化将显示其活力。
——余志森《“熔炉”“拼盘”还是“葵花”?
——对美国多元文化的再思考》
互动探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21世纪以来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际移民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1)国际移民不断增长的趋势:冷战结束后,国际移民流动出现了较大的提升,尤其是21世纪的前二十年,国际移民在绝对数量上呈现出加速增长的势头,与全球化的发展几乎同步。
(2)国际移民的流向更加多元化:冷战结束后,国际移民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同时,发达国家间和发展中国家间的移民流动也不断增加,移民的原因和方向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3)国际移民的年龄一般较低:从2015年联合国关于国际移民的统计看,72%的国际移民年龄介于20—64岁之间,也就是处于工作年龄阶段。
(4)非法移民问题日益严峻:国际非法移民形势总体稳定,但难民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全球移民治理的重大挑战,对欧洲、北美国家造成重大影响。
下面为“2008—2012年中国出国和回国留学生统计表”,从下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
A.出国留学是中国人移民海外的重要途径
B.留学教育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C.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中国留学教育的主因
D.21世纪中国的留学教育停滞不前
题目立意 本题考查提取、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要求正确认识中国留学教育的影响。
材料 纵观美国历史,它主要经历过三次大的移民流。第一次移民迁徙发生在 1680 年到 1880年。……他们(欧洲移民)主要来自英国和其他西欧和北欧国家。第二次移民发生于1900年到1920年。就大家所知,美国在内战之后进入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因此这个国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爆发了移民热,这一次移民们主要来自南欧、中欧、东欧、意大利、匈牙利、波兰和俄国。其中许多移民来自乡村……他们使用的语言是非英语。第三次移民大迁徙是1965年直到现在。美国在1965年颁布了移民法和许多难民法在1961年到1984年。移民政策的宽松带来了第三次移民流,这时移民来自更多的区域和国家。移民组成了美国的大部分人口而且仍在改变着美国的种族和民族。
——摘编自吴建、袁媛、黄睛晶《美国移民文化形成及其特点》
互动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移民社会形成的特点。
(1)移民来源的多样化: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移民政策逐渐放开;另一方面,全球化便利了全球人口的流动,美国的移民来源范围更加广泛。
(2)移民文化非常复杂: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3)移民学历两极化:在美国的移民中,来自拉丁美洲国家的移民一般学历较低,较多在美国从事体力劳动;而来自东亚、南亚国家的移民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很多移民从事高科技行业,很多人担任企业高管。
(4)居住的分散化和集中化并存:当代美国移民与早期移民相似,在居住地上较为集中,从各州层面上看,移民主要集中于加州、纽约等州。另一方面,在各州内,移民一般分散居住。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1965年希望减少美国的移民的人只占美国人口的 33%,1977 年占 42%,1986 年占 49%,在1990年和1993年占61%。20世纪90年代的民意测验持续表明,60%或以上的美国民众赞同减少移民人数。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在这一时期美国人口增长过快,财政负担加重
B.移民增多导致美国社会两极分化并严重对立
C.大量移民与美国民众在文化和生活的冲突扩大
D.美国政府推行的歧视性移民政策的必然影响
题目立意 本题考查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要求根据材料指出美国移民引发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