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文版序言

本书1982年问世,那时冷战还在进行中,人们内心异常焦虑。而且正因冷战中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激烈竞争,威廉·麦克尼尔在书中刻意凸显了指令经济与市场经济在组织军事与技术方面异常鲜明的差异。他在1941—1946年还曾在美国陆军服役,这段经历也教会了他许多有关军事组织和军事技术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后来也成为他理解一般社会运作的核心工具。

然而这本书的写作却是在麦克尼尔退役差不多20年以后。他在该书最初的序言中称,有书评人(即乔治敦大学的卡罗尔·奎格利)认定自己获奖的世界史著作《西方的兴起》(1963年)花大篇幅凸显了公元1000年以前军事技术及军事组织的重要性,但在此时段之后却全然忽略了这一主题。所以《竞逐富强》一书可谓弥补这一缺憾之举。

不过该书还同时试图弥补《西方的兴起》叙事中的另一缺憾。20世纪60—70年代,麦克尼尔就总觉得自己撰写的世界史缺少了非常关键的一环,即中国宋朝时出现的市场社会(也有人称之为“资本主义” )。麦克尼尔的主张是:中国在11世纪开启了大规模的市场运作模式,以市场原则引导社会行为,在此后的数个世纪,这种运作模式传播至欧亚大陆多地并在西欧社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麦克尼尔坚信,宋代的创新使世界史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它开启了长达千年之久的非比寻常的社会活力及随之而来的动荡不安。在此前的年代,政治及军事精英总想方设法遏制在技术、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方面出现的创新,他们伙同各级官僚操控着整个“指令经济” 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极端保守的国王和皇帝差不多总能遂愿,而其旨意也恰恰在维护既有的权力架构。但在宋代创新之后,私营业主和逐利的商人生产出越发致命的大量武器,此时的国王和皇帝为保持自身在军事上的领先地位,不得不及时追踪最先进的军事创新,甚至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就这样,军事变得越发商业化,而且比以往更难以规约和管理。

不过这段历史虽由中国开启,其最精彩的部分却在欧洲。全书用四分之三的篇幅讲述欧洲在技术、经济组织及政治权力三方面的互动。正是由于欧洲近代早期在技术、经济和政治上的这种动荡不安与活力四射,才使得欧洲人在1800年之后脱颖而出并凭借武力走向全球。

麦克尼尔将本书看作他在1976年出版的全球史著作《瘟疫与人》一书的姊妹篇,后者追溯流行病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其发生规律。书中提出一种有关人类社会发展的格局观,他称之为微寄生(microparasitism)与巨寄生(macro-parasitism)现象。在此,微寄生是指致人生病的病原体,包括病毒和细菌,而巨寄生特指统治阶级和军事专家,他们不事稼穑,却能从为数众多的劳动者中间榨取大量资源。这一对概念可谓塑造麦克尼尔20世纪70年代世界史学思想的关键。

但诚如他在本书序言中所言,他后来在书中实际上完全抛弃了“巨寄生” 概念。“巨寄生” 这个词颇显不妥,因为“寄生” 常被用于政治谩骂的话语中,马克思称资产阶级为“寄生虫” ,纳粹用“寄生” 诋毁犹太人。麦克尼尔发现:在历史叙事中使用这个词更容易引起误解。但更为根本的是,他认识到:统治者和军事专家是为供养他们的平民提供了某种服务的,至少他们自己认为他们为平民提供了防卫服务,使其免遭外敌的攻击。就其实实在在地提供防卫服务这一点而言,统治者和军事专家其实并非寄生,而是与被保护的民众实现了共生。正因为如此,他在该书的序言之后再也没有使用“巨寄生” 这个词,这一点亦可谓他在世界史学思想上发生了某种转向。

在该书的结尾处,麦克尼尔对未来进行了遐想,其实他很少在笔头这样做。和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许多人一样,他也认为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令人惊骇。他主张:只有世界政府——或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全球帝国” (empire of the earth)——才能阻止核毁灭的厄运。他觉得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当人类回望公元1000—2000年这段长达千年的历史时,会发现这个时段在技术、经济组织和政治权力三者之间关系方面迥异于世界历史的主流,即指令经济模式。他这样说实际上就等于预测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虽然他从来没有这样直说。他认为未来会更接近远古的模式,即宋代创新之前的那个样子,创新实际上打破了技术、经济组织和政治权力三者之间颇为平衡的关系,至少麦克尼尔是这样看的。

只不过40年后,麦克尼尔的预言未能兑现。世界政府还遥不可及;苏联(及其后继的多个国家)和中国的指令经济业已不再,反倒向私营企业模式靠近。也就是说,麦克尼尔的预言有可能是错误的,但也有另一种可能,即麦克尼尔的预言还有待成真。麦克尼尔在这部著作及其他多部著作中,动辄以数世纪甚至数千年的尺度考察历史格局,以这种尺度视之,40年的证据可能太微不足道了。

麦克尼尔2016年去世了。他生前总是将本书及《瘟疫与人》、《西方的兴起》视为自己毕生最出色的学术著作。且不管他对未来的预测是否准确,他对历史及长时段发展格局的解读还是颇令人信服的,所以还有美国名牌大学的教授们布置他的这些作品给自己的学生研读,特别是在有关战略、安全和军事的课程中。在军校受训的军人也还在读这本书。而对那些对军事——尤其是军事的经济、技术和政治的全方位背景——感兴趣的读者而言,《竞逐富强》一书还有众多的教益可挖掘。

约翰·R.麦克尼尔
(威廉·麦克尼尔之子、美国著名历史学家)
2020年7月23日于美国乔治敦大学 2PfmAmJrx1LTrjkA5fsafOWP2hHo7dwC1GCyD9SYqhtdLmabz0Fs20MemPmUTIE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