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用独创的等效平面结构图,分析变速器结构原理

为方便图文对照,最好将本书中的图复印。

从图3-1-1可知,该变速器的行星齿轮机构,由三个辛普森式行星排组成,左端超速排,它由太阳轮、行星轮及架、齿圈等三轮组成。

右边的两个行星排也是辛普森式,但因前后两个行星排共用一个太阳轮,且前排齿圈后排行星架与输出轴连成一体,两个行星排组合而成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简称双行星排),该变速器各档输出,最后均由该双行星排行星齿轮机构完成。

1.超速行星排结构原理

从图3-1-1可知,超速行星排中,除有一个辛普森式单行星排外,还有离合器C0,制动器B0及单向离合器F0。

(1)离合器C0

从图3-1-1可知,离合器C0工作后,钢片和摩擦片便将超速行星排太阳轮与行星架连成一体,于是,根据单行星排传动规律可知,单行星排任意两轮连成一体,整个行星排各轮都会连成一体。

又因行星排行星架与涡轮键配一体,C0工作后,超速排成为一个整体使齿圈随涡轮同速旋转。

(2)制动器B0

从图3-1-1还知,制动器B0的钢片与变速器壳体键配合,摩擦片与太阳轮的毂键配一体,B0工作后可将超速排太阳轮制动。根据单排传动规律可知,太阳轮制动,行星架主动,齿圈可超速输出。

(3)单向离合器F0

从图3-1-1还知,F0外环是行星架,内环是太阳轮,由此可知,F0可单向将太阳轮与行星架连成一体。由此可知,F0可单向将超速排连成一体,也可使齿圈随输入轴主动旋转。

(4)重要传动规律

综上可知,超速行星排齿圈,就是一个可输出直接档和超速档的小变速器,这两个转速通过离合器传递给双行星排,双行星排前圈后架,便可输出4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

从以上所述可总结出一个重要传动规律:

若使超速排有多个不同的转速传递给双排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机构便可有更多档位输出。

2.双行星排结构原理

从图3-1-1可知,该行星齿轮机构由两个辛普森行星排组合而成,还有离合器C1、离合器C2、制动器B1、制动器B2、制动器B3、单向离合器F1、单向离合器F2。

(1)离合器C1

从图3-1-1可知,离合器C1工作后,C1钢片与摩擦片便将超速行星排齿圈与双行星排后排齿圈连成一体,使后排齿圈随超速排齿圈主动旋转。

(2)离合器C2

从图3-1-1可知,离合器C2工作后,C2钢片与摩擦片可将超速排齿圈与双排太阳轮连成一体,使太阳轮随超速排齿圈主动旋转。

(3)制动器B1

从图3-1-1可知,制动器B1工作后,B1钢片与摩擦片便将B1的鼓与双排太阳轮连成一体,B1的鼓与变速器壳一体,所以B1工作后,便将双排太阳轮制动。

(4)制动器B2与单向离合器F1

从图3-1-1可知,制动器B2钢片与壳体键配一体,B2摩擦片与F1外环键配一体,F1内环是太阳轮,B2工作后便通过单向离合器F1,将太阳轮单向制动。

(5)制动器B3与单向离合器F2

从图3-1-1可知,B3钢片与壳体键配一体,B3摩擦片与前行星架键配合,B3可制动前行星架。又因F2外环是壳体,内环是双排前排行星架,F2可将双排前排行星架单向制动。

(6)总结

综上可知,C1可使后排齿圈主动旋转,C2使双排太阳轮主动旋转,B1制动双排太阳轮,B2和F1单向制动太阳轮,B3制动前架,F2单向制动前架。知道了哪几轮主动旋转,哪几轮制动,对结构便可了如指掌。

3.分析变速器结构的规律

1)变速器拆装实训时,所有螺栓、垫片、油封、轴承等与传动无关的零件,只记住怎样拆下再怎样装回便可,把精力集中在怎样找出哪几轮主动旋转,哪几轮制动。

2)所有行星轮式自动变速器都是由行星齿轮机构、离合器、制动器、有的还有单向离合器组成,即由三轮三器组成。

3)所有行星轮式变速器都是用三器将三轮进行不同的主动和制动组合,得到各种不同档的输出。

4)实训不是锻炼动手能力,而是要学会怎样找出行星齿轮机构哪几轮主动旋转,哪几轮制动。知道了哪几轮主动,哪几轮制动,对变速器的结构便可了如指掌。

综上可知,利用独创的等效结构图,不仅可使该变速器结构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从中感悟出,将所有行星轮式自动变速器结构破难为易的规律,利用此规律,可掌握所有行星轮式变速器的结构。 V39euahdlzgQqpvsPJu1g23umOnoib+A/52GZiF8WGxkwU6EX8EbOxZentUscxi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