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型依恋的婴儿把不安全感隐藏起来。他们无法进入安全圈,不愿离开(不完全的)安全港。矛盾一方面表现为对亲近和舒适的渴望,另一方面表现为因未得到关心和舒适而产生对抗。用布拉特的话说,在矛盾型依恋中,关联感胜过自我界定和自主,这种不平衡在成年后也会忽隐忽现。与矛盾型婴儿类似,矛盾型的患者(成年后)很难接受帮助。
婴儿行为
安斯沃思(1963)在乌干达研究中描述了一个婴儿与母亲的行为:“他一个劲儿地往母亲怀里钻,一旦被放下,就会号啕大哭,直到再次被抱起。母亲会抱着他直至他熟睡,但是轻轻一放他就会立刻醒来并哭泣。”(p.90)这些感到不安全的婴儿焦虑地依偎着母亲,他们不愿意去探索,他们的母亲未能提供安全基地。此外,这些婴儿对母亲怀有矛盾情绪,抗拒安慰:他们寻求与母亲的接触,然后愤怒地抗拒,例如,一会儿要求被抱起来,一会儿又推开。因此,这些矛盾型婴儿虽然表现出强烈的痛苦,但难以被安抚。
在后来的家庭和实验室研究中,安斯沃思观察到,与安全型婴儿相比,矛盾型婴儿哭得更多,表现出更多的分离焦虑,并且似乎对母亲的可及性和反应性没有信心。在陌生情境中,即使母亲在场,他们也会因为身处陌生的环境而感到痛苦;他们待在母亲身边,不参与玩耍,对陌生人表现出特别的警惕,当陌生人进入房间时他们会立刻向母亲寻求亲近。对母亲的离去,他们回应以迅速而强烈的痛苦,正如安斯沃思所指出的,“他们的依恋行为被高强度激活的阈限很低”(Ainsworth,Blehar,Waters,& Wall,1978,p.315)。
这些缺乏安全感的婴儿愤怒的矛盾心理在家里和陌生情境中显而易见。正如安斯沃思所观察到的,“如果母亲在不当的时间抱起他们,他们会愤怒地抗议;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在想要被抱起的时候被抱起,或者他们在想要被抱起的时候却被放下,他们会更激烈地抗议”(p.315)。他们抗拒探索,如果母亲试图和他们玩而不是把他们抱起来,他们就会生气。同时,他们被安抚的速度较慢,甚至当他们被抱起时,由分离所激发的强烈依恋行为受挫感可能会导致他们将愤怒的反抗与依偎混合在一起(p.315)。为了对陌生情境下的依恋行为进行分类,安斯沃思提供了以下描述:
该变量涉及由接触或亲近婴儿的人、试图与婴儿互动或让婴儿参与游戏的人所引发的抗拒行为的强度、频率或持续时间。婴儿的情绪是愤怒的:噘嘴、暴躁、烦躁、痛苦或大发脾气。相关行为有推开,扔掉,摔下,击打,踢打,在地上蠕动,猛拉,气冲冲地走,抗拒被抱起、移动或拘束。更为普遍的表现是愤怒地尖叫、翻滚、故意放倒自己、踢地板、噘嘴、暴怒。这些行为可能与努力实现或保持与被拒绝者的联系(或亲近)的行为交替出现。(Ainsworth,Blehar,Waters,& Wall,1978,p.350)
照顾者行为
安斯沃思(Ainsworth,Blehar,Waters,& Wall,1978)认为矛盾型依恋的核心问题是依恋被高强度激活,以及缓解依恋的需求受挫。这种受挫源于照顾者长期无反应或反应不一致的行为。婴儿愤怒的抗议可以被视为惩罚照顾者,作为一种策略来引起照顾者更多的反应。在乌干达研究中,安斯沃思(1963,pp.88-89)描绘了一名矛盾型婴儿穆罕米迪(Muhamidi)的母亲:“她是一个忧心忡忡的女人,给我们的印象是她遇到了很多麻烦,很不快乐。”她四岁的孩子死了,五岁的孩子患有镰状细胞贫血。此外,她的婚姻也很不幸,因为丈夫“希望她不仅要种粮食,还要帮忙收割咖啡,而她的两个孩子还太小,她没有帮手”。简言之,“她似乎觉得自己的世界正在崩溃”。雪上加霜的是,在穆罕米迪7个月大的时候,她离开了丈夫,寄居在父亲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里,家里住着父亲好几个年轻的妻子和众多的孩子:“她的母亲现在住在别处,虽然她确信父亲对她的爱,但他很忙,那些妻子妒忌她,这让她在这个家里没有归属感。”
显然,如此严酷的育儿条件不利于穆罕米迪的母亲形成反应敏感性。这个例子强调了充满爱的育儿环境对于形成反应敏感性的重要贡献。穆罕米迪的母亲忧心忡忡,郁郁寡欢,不堪重负,感到被忽视:“其他人本来可以帮助她,但实际上没有人真正帮助她。”(Ainsworth,1963,p.89)一般来说,矛盾型依恋与“无反应、照顾投入不够”有关(Belsky & Fearon,2008)。不过,矛盾的情绪也与不一致的反应有关,包括侵入性地干扰婴儿的自主感,以 追逐 - 躲避模式 为例,在这种模式中,母亲对接触的需要促使她时时出现在婴儿的视线中,婴儿的应对方式是远离母亲(例如转移视线)。此时,婴儿陷入矛盾之中,需要对母亲的行为保持警惕,同时避免母亲的侵入(Beebe et al.,2010)。与这些指向无反应性和侵入性的研究一致,苏劳菲和同事观察到,表现出不安全模式的婴儿的母亲是“最缺乏心理意识的母亲”(Sroufe,Egeland,Carlson,& Collins,2005,p.98)。
不稳定的照顾模式和矛盾性可能对婴儿的行为带来另一种影响。安斯沃思指出,矛盾型婴儿群体中,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最明显的是,其中一些婴儿的特点不是愤怒的抗议,而是完全而根深蒂固的被动。她在缺乏反应敏感性和被动之间建立了以下联系:“如果一个母亲几乎从来没有对婴儿的信号做出过即时反应,那么婴儿就会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控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缺乏信心。”(Ainsworth,Blehar,Waters,& Wall,1978,pp.31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