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引导学生从具体事实走向抽象真理

您会碰到以下现象:学生牢牢记住了各种规则、规律、公式、结论,但不会使用,他并没有理解所记东西的本质。这种不良现象常常出现在学生的语法、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等课程学习过程中,这些课程的学习内容常常是概括性的知识体系,对相关知识的掌握首先要求的是,能将这些概括性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我经常听到老师们抱怨:学生还没有理解知识就在死记硬背。但学生为什么会死记硬背?为了杜绝这一不良习惯,老师需要做些什么?

记忆(熟记)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诸多事实、客体、事物、现象的认识、理解和领会来实现记忆,不要让学生去背诵尚未理解和领悟的东西。从对具体事实、事物、现象的认识走向对抽象真理(规则、公式、规律、结论)的深入理解,需要通过实际工作来掌握知识。

有经验的老师会教学生在领悟知识的过程中——对事实、事物、现象的深入理解中进行记忆。比如,学生要学习俄语硬音符号的使用规范。老师通过分析各种实例——对有硬音符号的单词进行拆分、讲解这类单词的书写——来引导学生识记并有意识地运用规则。实际上,这条真理被学生在越来越多的实例中理解,他们慢慢会觉得自己正在掌握概括性的真理。这条真理对许多单词都适用,它就被当成一条规则。这条规则因为得到多次理解而被记住。

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生时,学生无须专门记忆一些规则、结论,因为学生对事实的领悟过程也是对概括性规律的逐步记忆过程。理解和记忆越统一,学生自觉学习的知识就越多,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就越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总体上取决于他们通过何种途径实现对知识的记忆。如果学生未对事实、现象进行认识、分析就去记忆知识,他们就不会运用知识。

这是教育过程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得出结论: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从对事实、现象的认识中归纳出抽象真理,那他就掌握了智力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善于内在领悟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物、客体、事实、情形、现象、事件等,换言之,他能够对因果关系、从属关系、时间关系进行思考。通过对大量事实的分析,我发现,学生(特别是四年级、五年级的学生)对算术题已知条件的思考能力取决于他对抽象的概括性规律的领悟程度。那些不会思考题目条件,厘不清各个数值间关系的学生,往往都没有经过对足够事实的领会就去记忆抽象规律。相反,如果在脑力劳动中,学生能将对抽象真理的记忆建立在对事实的深入理解基础上,如果他不用背诵就能记住,他就能透过算术题中各个数字的组合看到各个数值之间的相关性。解题时,他会一边阅读已知条件,一边思考,一开始就不受数值的干扰,无须具体运算就能从整体上解出题目。

大量的事实及无数学生的学习经历使我相信,学生在算术上落后(之后在代数上落后)是学生脑力劳动中存在不易察觉的缺陷导致的结果。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经常被探讨,每位老师都清楚,要在自己的课程中寻求与其他课程的结合点。但跨学科联系的本质不在于此。我坚信,跨学科最深入的联系与其说在于教学的内容,不如说在于脑力劳动的特点。如果学生的脑力劳动基于科学,那么他对数学的学习有助于他掌握历史知识,历史知识又会促进他数学能力的发展。

众所周知,对许多低年级教师及语言文学教师而言,其教学的困难在于让学生有意识地掌握语法规则。对学校而言,相当一部分学生文理不通是很糟糕的事情。我了解到以下实际情况:学生在初次学习俄语相关材料时,并不能牢牢掌握“раз-”“без-”“рас-”“бес-”等前缀的使用规范,他们经常在使用这些前缀时犯错。为了消除学生的学习问题,老师会时不时地给他们布置一些针对这一规则的练习。老师教导大家:一开始要好好复习规则,然后再做练习。老师的教导看似应有良好的效果,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十年级学生还会在考试作文中犯这样的错误:разцветает、расбежался。

这是为什么呢?造成这种怪象的原因何在?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得出以下结论: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取决于学生对事实的领悟程度。这种相关性在学习语法时体现得最为明显。这里,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对抽象真理、概括性规律(语法规则)的初次学习。不要让学生在初次学习材料时就犯许多错误,同时要让学生牢记语法规则并且能够准确地说出规则,这一任务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3M0UtHNCKtF7Nnj3W6Rd5GF1Q1N/Z5GCf9+3mwjqrIEFnLSGUzNRwG0+3RjZ+8K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