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食管癌的物理预防主要包括癌前病变的内镜监测及治疗、特殊情况的胃镜筛查。
巴雷特食管是EAC的癌前病变,我国巴雷特食管的癌变率和西方国家相近,为0.61%左右。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与诊断时的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所以对早期EAC的筛查是治愈EAC和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所在,对巴雷特食管的筛查是预防EAC的关键。2017年中国巴雷特食管及其早期腺癌筛查与诊治共识 [21] 建议巴雷特食管患者定期接受内镜随访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异型增生和癌变,以便实施早期内镜治疗。对于已证实有癌变的巴雷特食管患者,原则上应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早期食管腺癌、高级别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建议行超声胃镜检查以评估病变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予以内镜下根治切除治疗;对于伴有低级别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巴特雷食管患者,建议行内镜下切除或消融治疗;对于伴有低级别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巴雷特食管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建议定期进行内镜随访,每6~12个月随访1次,若进展为重度异型增生,应行内镜治疗,若异型增生无进展,可每年复查1次;对不伴异型增生的巴雷特食管,因其癌变的概率低,不提倡内镜治疗,应每2年复查1次,如果2次复查后未检出异型增生和早期食管癌,可将复查间隔放宽为3年。
国外一项队列研究显示 [22] ,29 536名巴雷特食管患者在平均5年的随访中,424名患者进展为EAC,其中209例(49.3%)EAC患者进行内镜监测并被及时诊断,而215例为非内镜监测检查。内镜监测的这些患者更有可能在早期阶段被诊断,存活时间更长,有较低的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有更多机会行食管切除术。研究显示,监测内镜检查与降低癌症相关死亡风险(HR=0.47)有关,这很可能与EAC在诊断时处于早期阶段有关。可见,巴雷特食管内镜监测对EAC癌症相关的死亡有显著的改善,在早期诊断、生存时间延长、内镜下切除方面都有获益 [22] 。另外,有研究显示 [23] ,与传统的内镜监测相比,用特制海绵胶囊(cytosponge)刮取食管细胞,用于食管癌病理检测,其结果准确性高、操作方便、接受性好、价格优惠有望成为未来筛查食管癌的检查方法。
ESCC的癌前病变主要指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的异型增生,即上皮内瘤变。近年来对早期ESCC及其癌前病变行内镜下微创治疗已成为趋势,早期ESCC微创治疗的存活率可达95% [24] ,因此开展ESCC的筛查及早诊早治是提高ESCC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
《2015年中国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 [25] 推荐通过问卷初筛确立高风险人群,再进一步行消化内镜等筛查,进而发现ESCC癌前病变和早期ESCC患者。高风险人群主要是指长期居住于食管鳞癌高发区、有长期饮酒或吸烟史、有食管鳞癌家族史或本人有头颈部癌症病史、有不良的饮食习惯者(如进食快、热烫饮食、高盐饮食、进食腌菜)。胃镜检查被推荐作为ESCC及其癌前病变精检筛查的常规手段,有条件者予以色素内镜检查及电子染色内镜检查,尤其对于高风险人群。对于可疑早期ESCC患者,推荐用超声胃镜评估肿瘤浸润的深度及周围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M1期癌、M2期癌以及术前评估无可疑淋巴结转移的M3期癌患者,首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对于可一次性完全切除的食管HGIN、M1期癌、M2期癌以及术前评估无可疑淋巴结转移的M3期癌患者,可使用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早期ESCC的ESD完整切除率可达87%~95%。在日本一项对小于20 mm的病变的回顾性研究 [26] 中,ESD完整切除率高于EMR(100% vs 71%~78%),且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
目前,ESD或EMR被广泛应用于浅表ESCC的微创性治疗,而局部复发常发生在术后1年内,内镜监测非常重要,因此,推荐在治疗后的第1年每3个月复查1次,后续每年复查1次,尤其注意ESCC异时性肿瘤的复发和第二处原发性肿瘤的发生如发生率高的头颈部癌症、胃癌等。
EAC以男性居多,可能与男性的反流性食管炎、肥胖发病率高有关。在ESCC中,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2~4倍,可能与男性接触致癌物多有关 [27] ,如吸烟、饮酒。男性食管癌的发病风险高,因此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发现食管癌非常重要,因此,美国医师学会的临床指导委员会 [28] 以及《中国巴雷特食管及其早期腺癌筛查与诊治共识(2017年,万宁)》建议对50岁以上有长期反流症状或夜间酸反流、食管裂孔疝、腹型肥胖、吸烟等危险因素的男性进行胃镜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