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麻黄汤。
脉但浮,没有其他症状,脉浮沉定表里,只能确定是表证,需要解表,表证又分表阳证的太阳病和表阴证的少阴病,其他症状都不明显,没有自汗,没有脉弱,那就尝试从表论治,因为表证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仲景认为这个治疗效果不好,推测类似于目前的关格,也就是尿毒症期,上下不通,所以治疗效果不好。中医的治疗对于功能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于肿瘤等器质性疾病,西医疗效不好,其实中医效果也差。《内经》说了,善治者治皮毛,治五脏者半死半生,要在表证的时候积极治疗,不要成了危重症进了ICU,再去治疗,疗效也好不到哪里去。反过来说,你要是在表证初期的时候妥善治疗,也不至于表证入里加重成难治疾病。往往慢性疾病多从表证误治开始的,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鼻炎、慢性咳嗽、哮喘、皮肤病等等,大多都是源自表证的误治,所以我们要重视表证的治疗。
235.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首先需要明确,只有表证的时候才能发汗,才能用麻黄汤。阳明病是里证,绝对不能解表发汗,不能用麻黄。桂枝下咽、阳盛则毙,同样道理,阳明病桂枝不能用,麻黄也不能用。也可以说麻黄下咽、阳盛则毙。因此阳明病是不能用麻黄汤的。我们看具体症状表现,脉浮、无汗、喘,能够看出有表证的特点,因为表证的时候可以出现脉浮、无汗、喘。法随证立,发汗则愈,说明仲景认为这是个表证。因为无汗,表实明显,用麻黄汤,不用桂枝汤。因此本条不是阳明病。不是冠名阳明病就是阳明病,我们永远只看症状,从四诊去确定六经。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理解了235条,回头看36条便觉得更简单一些。太阳病可以出现喘,从脏腑角度而言,说明肺的宣发肃降失常,而肺居胸中,肺的气机宣发肃降失常,肺气不利,也会出现胸满。阳明病里热上迫于肺,里热郁阻气机,也会出现喘和胸满。所以太阳病可以出现喘、胸满,阳明病也可以出现。本条说太阳与阳明合病,属于表里合病。表里合病的治法有三种,先表后里、表里双解、先里后表,对于太阳阳明合病而言,治法只有前面的先表后里、表里双解。下法是治疗里证的,对于太阳阳明合病而言,没有先里后表的治疗,所以不能下。在阴证的合病中,有先里后表的机会,以后再讲。本条就是太阳阳明合病,先表后里治法的代表,用麻黄汤把表证解决了,再治疗阳明病,分阶段治疗。当然从理论讲,本条也有用麻杏甘石汤、大青龙汤的机会。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六经体系里面,诊断最重要,只有确定了诊断,也就是中医的证,才能立法,才能选方用药。所以中医是辨证论治的。表证太阳病的典型代表就是麻黄汤证,学习麻黄汤也就是在学习表证太阳病。
掌握了麻黄汤,也就明白了表证的基本治法是汗法。呼吸系统的发热、咳痰喘,常常有表证的可能,需要重视。
麻黄汤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需要注意,一个患者具备了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脉浮紧的症状,很典型,估计学过《伤寒论》的大多都能开出麻黄汤来,但临床上见到的大多是不典型的麻黄汤。之前听过某位专家说,他临床很多年没有见过麻黄汤证,实际上麻黄汤证临床很常见,大多都是不典型的麻黄汤证。世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丽的眼睛。那么如何掌握呢?表证太阳病、无汗或脉浮紧,就是麻黄汤证,就可以用麻黄汤加减。
麻黄汤只有4味药,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有人说,我没有基础,我连麻黄、桂枝的性味都记不住,怎么办?没关系,可以把麻黄汤当作一个整体,见到一个患者,符合麻黄汤证的诊断标准,就可以直接给予麻黄汤。
表证需要解表发汗,给予麻黄汤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汗。所以麻黄汤方后注说:“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麻黄汤发汗力量比桂枝汤强,虽然不须啜粥,但依然要覆取,就是温覆,盖被子休息,属于辅汗法,就是辅助达到汗出的意思。因为表证就需要发汗,不发汗,邪气怎么祛除呢,发汗是方法,目的是为了解表、祛邪。大家想想,一个麻黄汤证的患者,没有趁热服麻黄汤,服药后没有休息,而是吃冰棒冷饮、吹空调、外出散步,你说能出汗吗?不出汗,能解表吗?自然是没有疗效的。对于中医大夫而言,既是医生也是护士,这些调摄护理的注意事项都要详细交代。
从病位而言,麻黄汤代表的太阳病是表证,从病性而言,麻黄汤代表的太阳病是阳证。而阴阳具体又分为寒热、虚实,热、实属于阳证,虚、寒属于阴证。故麻黄汤代表的太阳病是表阳实热证。治法就是发汗。有人问,麻黄汤是表阳实热证,有热,为何不清热?
这里的实,是邪气实,正气也实,正气不虚,所以不需要扶正,不需要补气温阳,只需要单纯的发汗祛邪就可以。这里的热,是发热,是表不解,正邪交争于表,欲汗出而不得汗出所致,属于郁热,并不是因为热证所致,而是因为表邪困遏体表阳气郁而发热。并非阳明病的实热,只是发热,不是热证,因此不能清热,只需要发汗,表证的郁热自然就消除了。就像冬季的被窝里面很暖和,你会赖床睡懒觉,有人把被子给掀起来,抖一抖,被窝里面的热就没了,你就睡不下去了,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太阳病的热是不能清热的,仍然需要用辛温的药物来发汗,半表半里的热需要和解。只有里证的热才能清热,就像叶天士说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也是强调有表的时候不能清热。
《内经》曰: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见到一个高热的患者,体若燔炭,只要辨证属于表证,就需要解表发汗,通过发汗达到治疗的目的。当然一定要鉴别明白是表证的发热还是半表半里证的发热,还是里证的发热,治法各不相同。
有人问,为何太阳病感受的是寒邪,表现却是表热证呢?这里的热是相对于阴证而言。第7条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太阳病是感受寒邪,当然也是根据症状反推的,认为感受寒邪,但表现为发热,从阴阳角度而言,属于阳证、热证范畴。
清代医家钱潢曰:“外邪之感,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病因的判断依据症状表现,即审证以求因。比如表现为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脉浮紧的患者,我们说感受了风寒邪气,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寒、微汗出、口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我们说他感受到风热邪气,都是从症状去反推病因病机,审证求因。
邪气我们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就连老百姓说的“上火”,这个“火”也是抽象的。上火可以看成一个不太完整的诊断,也是基于具体症状的,有了口干口苦、咽干咽痛、牙龈疼痛、口腔溃疡、目赤、头痛等,就说“上火”,实际上都是根据症状去反推内在的“火性炎上”。根据腹凉腹痛、下利清谷,用暖水袋捂一捂能够缓解,反推内在的“虚寒”,都是建立在对人体症状规律把握的基础上。再如我们去买西瓜,瞧一瞧、拍一拍,根据色泽、拍打的声音能够反推出西瓜是否成熟,又何必去切开看看呢?都是属于反推的方法。因此中医对病邪病因的认识,来自审证求因的反推法。
不反对你用感受风寒邪气的方法来理解表证,但实际上,经方并不重视病因,不管感受寒邪还是温热邪气,我们更强调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方。
即使是温疫,认为感受的是疫邪,是致病性更大的一种邪气,治疗同样离不开中医的辨证论治。推测病因,只是帮助我们去认识疾病,但治疗依然要落在辨证论治上面。经方辨的是六经,也就是六大类综合征,凡是符合“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即可辨证为太阳病。凡是符合胃家实的,都是阳明病。符合麻黄汤证,就用麻黄汤去治疗;符合桂枝汤证的就用桂枝汤去治疗,并不追究到底是风寒还是风热,不必多此一举。
表证是最好治疗的,就是汗法,通过发汗祛除外邪的一种方法,采用麻黄汤发汗,属于用药,在古代还有针灸,《伤寒论》里边有“烧针令其汗”的说法,可见针灸也可以发汗。古人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把地烧热了,上面铺上一层稻草,让你躺在上边,盖上被子,相当于现在的桑拿,也能让人发汗。所以中医是一种治疗理念,在这个治法指导下,可以采取各种办法,泡脚、喝热水、盖被子捂一捂,甚至吃麻辣方便面等,只要达到了汗出的目的,就能解决表证的问题。在我们看来,到处都是治疗方法。没有麻黄的时候,完全可以用羌活、独活、荆芥、防风来代替发汗。
现在大街小巷有很多汗蒸馆,汗蒸会让你发汗,有表证的时候需要发汗,反之要是没有表证的时候还发汗解表,就属于治法与病证不合,方证不相应了,会出问题的。尤其像林黛玉这样的人,天天去做汗蒸,绝对不行。汗来自津液,汗为心之液,汗不仅仅是津液,津液里面还藏有阳气,所以夏季汗出后,你吹空调会觉得格外冷,就是汗出阳气也会损伤。所以学了经方,学会了辨证,你再看待一些养生方法,你就知道很多养生方法都是不对的。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也是一种哲学观,能让你更加清晰地看待世间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