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按照观涛老师的要求和建议,每天讲10分钟。
1.结合目前新冠肺炎这一疫情,今天用云南的一个弟子治的病例来讲述。他治的一个小孩,新冠肺炎。治疗到所有的临床症状基本上都控制住了,但是核酸反复阳性,影像学看到肺部病变未消退。这个时候他就跟我联系,询问这种情况下该怎么考虑?除了大家能够接收到的那些信息,这种考虑方法跟那些都不太一致。我当时首先考虑的是我们通过尸体解剖看到的,肺内的胶黏状痰栓。那么这些病理产物是哪里来的呢?这就对应到了中医的痰和瘀。既然是胶黏状的,就必然有一个燥热之性,这就要找痰瘀燥热的源头了。
2.首先说痰。李可老中医提出,肺是贮痰之器。这个我们已经看到了,脾是生痰之源,大家也都知道。另外一个,肾为生痰之根,也就是《内经》说的“肾主水”“肾主津液”,这在《内经》的原文里面都有,就是源于这一个提出的:肾为生痰之根。针对这个小孩,这个痰已经跑到肺里了,那么从肾上到肺,道理是什么?就是“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这一个道理,就是这个气,一天当中这个气,太阳落山,降到哪里?降到地下水阴中,这是彭子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一升发的时候,就是我们一睁眼的一刹那,或者日出那一刹那,一升发的时候,直接带着这种东西。如果我们按照上中下这种认识,肺为华盖,顶在了南方,那冲上来的这个水,其实也就是终之气,我们叫太阳寒水之气,也就是这个元气里面的水气,不是我们眼睛看到的水,是水的那种状态。这个气冲上去了,冲上去之后一顶住,然后,“气有余便是火”,顶在南方不动,那么这个水,或者水气就变成了有形的痰饮。
3.那么它的热在哪里呢?因为心主血脉,肺朝百脉,所以这个热还是从东方这样升,最常见的两种热,木生火顶在那里,本来是正常升,但它发生异常了,一直那么直升。那么南方这一个血脉的热,所以存在血分的热。还有一个,李可老中医和彭子的思想非常一致,就是提出一个甲胆。东方甲乙木,那么顶上来的这个,因为甲木,甲胆是阳木,阳木是应该降的,但是因为不降而直升,顶在这里,它就陷到了营分,也就是桂枝汤里面的芍药,泄营热,是因为这三个:水气逆上之热,血分的热和营分的热,三条病机线路源源不断输送到了肺那里,不动了之后通过气化,形成了这种胶黏的痰。像这种,如果你本身气不够的时候,不打开这一个,胶黏的痰是很难吸收的。因为总的来说小孩的情况是不错的,症状缓解。所以我们认为,立足“凡病皆为本气自病”,这个小孩的本气是卡在了太阴。现在的问题是,这三个源头找到了,那么怎么解决呢?这个时候开肺的这个力,不是我们理解的用麻黄了,因为已经陷进去是热了,这时就涉及对肺怎么参悟了。
4.因为有形的这个器官肺脏已经明显受损了,这很清晰。肺按照经脉分析,首先手太阴,它是太阴,然后手太阴肺经辛金之气,它是金,那就是阳明,对应四季五方的秋季,那是金气阳明,要降。另外,肺外合皮毛,它又主人身的卫气,所以它又能跟太阳拉在一起。还有一个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体现的是肾和肺的关系。它又是属于少阳,这就是子午流注的寅时,肺经当令。所以日出的一刹那,由夜到日,我们看到天亮了是最大的阳。然后,这个气升发,我们叫作初之气,厥阴升发,但是主升发看不到厥阴,看到的是什么?体现为少阳的少火生气,这就是我们对肺的理解。所以把这几个概念跟我们在中医基础理论的肺的生理功能(肺为华盖,肺主治节、通调水道,肺朝百脉,肺主气)放在一起来理解,把这些线路打开,这个肺不是单纯指解剖意义上的肺,而是包括了肺、胸、膺、膈、肋所有胸腔里面每一个缝隙。这个方是《金匮要略》的木防己汤。
5.木防己汤,我们当时的变通方没有按照仲景的量,全是小剂量。有桂枝,因为知道肺胸、膺、膈、肋,比方说血府逐瘀汤,你也会想到这里必定有一个血脉的问题。所以当时我们就合了赤芍。我们刚刚分析了茯苓、赤芍、白芍,就已经有赤芍、白芍了。然后肺这个阳明,如果是这样的热,它又是太阴,按照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相对的。同一个肺脏既有阳明的这种燥热,同时必有太阴的虚寒,但是他目前以这种燥热为主,这个虚寒为辅,怎么办?我同时治。这个是伤寒论29条芍药甘草汤和甘草干姜汤。所以当时我们把木防己汤变通了之后,就加了赤芍和姜炭各10g,桂枝用5g,这个小孩就是按照这种思路治的。截断源源不断输送的能够形成胶黏痰、形成炎症的邪气,我们认为还是个火邪。当然用药你不一定要用凉药,然后呢?现有的要打开,肺要开,开了之后干什么?是让它降。因为阳明是主阖的,主降的,然后一降下去,阳明一阖回去,这个邪就有出路了,源头又得到截断。这样调整了以后,三天后复查CT,炎症吸收了,核酸检测两次转阴,小孩很快出院了。
6.这一种思维呢,就是你的脑袋里面只有一气,而六气是什么?六气是一气的变现,变出来的象,那么三阴三阳,它最后归为一阴一阳,一阴一阳之谓道,就变成了一气。就像彭子说的,你在木气里面,木里面有木,木有木金,有木火,木土,木水,每一个里面都有其他的五行之气,我们六经辨证,每一个界面,其实这六个界面都有,只是以哪个为主而已。通过这个病例呢,就讲了对肺脏的界面的参悟是四个,然后讲了这一种我们都知道是痰湿血瘀这一类邪气的源头,针对这个小孩,一定是针对这个小孩,我们归结出这种规律是茯苓、赤芍、白芍。然后阳明呢,没有单纯针对一个肺,而是肺胸膺膈肋整个这个腔,除了大的胸腔,我们因为有现代医学的知识,但是一定不要忘了胸腔里面的每一个缝隙,如果用《内经》的话就是溪、谷、分肉、肉分、腠理,就是所有这些方药都能够进去。进去有什么作用?把这些不归位的气,比方说我们认为他阳明不阖了,让他阖回去、降下去,降下去不是咚一下向你扔一个球直降,它是双螺旋的。双螺旋的气旋运动,和缓有序地降,升也是和缓有序地升。这就是这个病例治疗成功的一种思路和思维。
7.气一元论就是李可古中医学术思想的一个关键。六气是一气的表现,就是你怎么认识这一个,然后对每一个如果我们按五脏来分,每一个脏,都要分析到它是涵盖了几个界面,就像你是父亲的儿子,你是孩子的父亲,你是太太的丈夫,你是弟弟的哥哥,就是你同时有很多功能,但都是你。要把你所起的这个作用有几方面要认识清楚。所以这种脏腑学说是涵盖在阴阳学说里面,阴阳学说就是整个三阴三阳。
8.但是这种制定的原理,(指给出的方药)就是除了我刚刚讲的这些,因为这个小孩当时考虑到他没有那种湿热火秽毒,所以就没有合杨栗山先生的升降散,重点就是开肺。那么这一个,上一次观涛老师让我讲,我已经讲了,给大家写了七条,每一条都详细写出来了,其实这一条也有。
今天通过一个典型的病例跟大家再一次进行沟通,希望大家多提问。我希望我能够讲明白,大家能听得懂,然后每一个人在临床就真正地发挥出中医应有的水平。这就是李可老先生最想做的事。好,谢谢大家。
2020年3月3日,中医志愿者:谢春梅。
理:厥阴阳明失阖,邪热壅肺。
法:阖厥阴阳明截断邪热。
方:苓二芍甘草干姜石膏桂枝乌梅白术枳壳汤。
药:茯苓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姜炭10克,石膏10克,桂枝5克,乌梅3克,白术10克,枳壳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