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精津液方,海陆空三军

1.今天交流一个补精津液的方子,是《中气与临床》第80页,这个方就是源于已经交流过的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参悟,在这个方参悟的前提下,针对身体内相对属阴的这些物质化生不足而创出来的。李可老先生在带我的时候强调如果能把彭子的“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转,轴停轮止,生命终结”与郑钦安的“坎为水,坎中一点真阳乃人生立命之本”两个医家的学术思想融合在一起进行临床实践的话,起码可以做到少犯错误。

2.这个方针对阴的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依人以水谷为本,针对部分疑难杂病就重在中气的健运了。因为中气的不足,土不伏火;另外,既然能耗损阴分必有火邪,这个火邪在这个方里面指的是离位的相火,所以有下面一组药“梅二草”——乌梅、生甘草、炙甘草,两个生甘草、炙甘草都是乌梅两倍的用药量,这种用药量是我们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和自身尝药体会出来的,这样的搭配相对而言是大众的口味,而且酸甘化阴的力比较强。

3.第二组就是桂枝、芍药、知母这三味药,芍药针对阴分不够,血分或者血脉里面一定是有邪热的,因此芍药的量是桂枝的三倍以上,(具体)再根据每个病人其他的情况比方说大便很容易干、病人不能吃凉的,(就)利用赤白芍这两个药;知母也跟大家交流了,希望能够记住它与石膏的不同。

4.接下来的这组药“海陆空三军”的联合作战,海军是熟地黄,陆军是酒大黄,空军是麻黄(三黄);有引火汤(李可老中医和傅青主的)、钱乙的六味地黄丸、仲景的金匮肾气丸(八味丸)都重用熟地;酒大黄推墙倒壁之功,在这里是因为阴分不够必有阳明的伏热,它用的是小剂量,在5g以内;麻黄按道理来说,根据《伤寒论》83~87条“咽喉干燥者”“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这些病人是不能用的,但在部分疑难杂病中需要开腠理,比方说阳和汤,因为阴分不够,需要通过和阳解凝,和的这种力,阳和汤重用的也是熟地,麻黄用量小于3g,麻黄和大黄之目的都是给人体一个气孔。气孔的概念需要回到刘河间提出的“玄府、鬼门、气孔、汗孔、毛孔”,这样一个概念其实都是指的腠理,腠理在不同的部位有不一样的理解。麻黄与大家交流过,它的作用重在宣通腠理,除了麻黄汤它的作用部位在毛、皮、肤,在毛皮肤的里面全是充足的元气,因此麻黄汤对治的高热只要把六合之内这一个外面的表憋着的、郁在里的气结打开,通过发汗的方法将症状消除了,因为里面是元气,所以汗一出诸症皆消,本气自然而然很快就增强了,我们叫作太阳风寒表实证。为了方便记忆,我们称这一组药为海陆空三军。

5.接下来一组药是泽泻、猪苓、茯苓还有前面的桂枝,这是五苓散里面的药,没有白术,泽泻、猪苓、茯苓这三个药针对的是水液代谢失常,但是有阴虚有阳虚,比方说五苓散治疗的是水热气结,但是相对猪苓汤而言它是偏于阳虚的,所以我们用的是桂枝。泽泻这个药常规的理解伐肾浊,还有泽术丸,在治疗一些疾病比方说冲到最高位头部的病邪,如神经胶质瘤,或者是常见的高血压,有一种水气逆上去,这个时候就需要用泽泻。

6.接下来的药芥子、姜炭,这是阳和汤里面常用的一组药。

7.最后一个药是升麻,升麻是重剂使用。为什么这样用,不管后世医家有多少种理解(升提、升举、解毒、散火),通过对升麻鳖甲汤治疗阴阳毒的参悟,这个方里面给了重剂量的阴分药,还有相对而言它一半的量——即升麻,我个人的参悟它还是在一脏五腑这个至阴土里面,一方面能够升这个憋着的热毒气结,打开之后的气,能让它升上去;另外一个方面是解毒,升陷汤里面升麻是用的小剂量,因为我们把整个方的格局定在了下焦,恢复的是元气,通过中气的力量,酸甘化阴、辛甘化阳,再开道(海陆空三军),再把中间这些皮里膜外的、血脉的、脉内外的营卫打开的同时,用一个药,不能忘了彭子的中轴的这个力。这种情况下因为它的阳明是伏热的,脉内血热是鸱张的,脉外卫气是不用的,(但)重在解决里面的(太阴、至阴土),所以用了重剂的升麻。我在临床最大的量用到了90g,治疗一些比方说骨髓异常增生这一类免疫性疾病,补不进去就要靠化合,彭子提出的中气的斡旋,再结合郑钦安坎卦里面的“二阴抱一阳”元气的力。

这个方临床上治疗了很多病人,今天我们只讲这个方,今天的交流就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tdfvfjH8Rtm02I+KLkX8Jsw/MlJM0aedR++mHPFwTRlW/BfVTQjJ7ud4NoQDPKO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