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家好,今天交流一下另一个新冠肺炎的重症病人,经治疗后这个病人已经转出重症病房了。这个病人用的是李可老中医的破格救心汤加了桂枝5克,赤芍30克,桃仁、杏仁各5克。
2.我们昨天讲的疲劳无力的病例是立足在脉大无根,头汗多,我马上就想到是来复汤。当时因为这个病人病程长,我和弟子就商量说,怎么样能够让这个病人迅速恢复。常规的症状大家都很清楚,他就是累,乏力,氧合指数肯定是低的。像这种没有力的情况,这个就是李可老中医说的原动力不行,启动原动力的方药就是他的破格救心汤。但关键的一点是怎么去理解这个元气。其实元气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的状态很难理解,因为是靠我们去应那个象,必须脑袋里面有那个气运行的象,肝对应的就是春天的象。元气对应的是什么象呢?用五行来说就是火生土、土伏火,彭子的思想重在中气如轴,河图运行以土为中心论,但是中气如轴是怎么个如轴法,中气的运行方式是斡旋,又是怎么个斡旋呢,其实就是我们人体DNA的结构跟银河系中心图的同一个运行方式,双螺旋的气旋运行方式。
3.缘于这一个,元气在人或者天地之间都是靠火来生这个土,但同时一定是土伏火。因为相生关系你们容易理解,但是土伏火就觉得很难。理解土伏火必须回到彭子的圆运动古中医学思想,这是用五行的认识。回到用卦象的认识,火对应的就是先天八卦的乾卦纯阳,土对应的是先天八卦的坤卦纯阴。先天乾坤两卦,一旦火生土、土伏火一化合,就变成一个卦——叫后天八卦的坎卦,生成万物包括人这个物种的根,他就不是叫“火土”了,而是叫“水”。所以是坎为水,坎为水里面的气机正常的状态是阴在外、阳在内或者在中,和合的一团气,如果形象地理解就像天上的祥云和合的状态。你看不到太阳,但是我们看到祥云的时候,蓝天白云,晴朗的天。我们的元气在身体里面正常的状况下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二阴抱一阳的一团和气,不分阴阳。因为你看到祥云你就知道它里面裹着那个阳,所以坎为水的这一团水不是我们日常看到的那个水,它是指的这种气的运行状态,像一团暖暖的水气的运行状态,因为里面有阳,所以是一团暖水,这就是我们身体那个元气。
4.通过刚才讲就很清晰了,启动这一个原动力关键是火同时要有土。一旦我要启动原动力,那个火相当于什么?我常打比喻就是像点火量,一定要把这个人的动力先发动,点火量的这个药就是附子。发动起来能够正常的运转,就是火生土之后土一定要伏火。然后我要开到适当的速度适合这个人,这就涉及昨天讲的萌芽。在人身上,一定已经是万物的生命现象,根气、中气、萌芽就变成了生命的三个要素,最根本的就是先天的阳,纯阳,在人身上要化合,不是单纯的这个火,火土一化合变成一团暖水,我们就把这个叫作人身上的元气。这个病人因为时间很久,观涛老师那里有资料。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想让重症不再发展,一定要强壮这个病人的身体运行的气的原动力。这个就是李可老中医说的“扶阳是真理,八法不可废”,所以用的就是他的破格救心汤。破格救心汤,说是救心,其实就是启动原动力的。大家这样理解他的破格救心汤就不会乱用了。那么,启动原动力之后,这个方里面包括了刚刚讲的人身体的三要素,根气、中气、萌芽,都有了。
5.用了破格救心汤之后,这个病人大便是干的,我们知道像这一类病人已经很虚弱,转都转不动,怎么解决这个大便干?又回来了,我们再一次讲厥阴起步,元气有了,也蓄健够了,可以升发了,但是大便干说明阳明挡住了,因为病人太弱,我们不能去直接通腑,就利用了开南方的力量。厥阴和阳明就是我们说买东西,一东一西。原来东方升发力不够,再给的元气之后,乙癸同源,所以有一定的升发力,同时挑动这个萌芽,再更强壮一点,但是一强壮了之后,阳明那里顶住了,西方顶住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利用了开南方的力。南方气的运行状态,就像太阳从东边升起来升到最南端,不是一个劲地往高了升,而是要往西降,所以只要把南方打开,西方自降。西方就是阳明金,对应的是肺,西方一降整个大气阳明一往下阖,肺、胃、大肠这三个属于阳明的脏腑的气都会往下降。重点是桂枝和赤芍药量的比例,桂枝∶赤芍是1∶6。
6.因为病程久,我们都知道久病多瘀。整个络道瘀滞,加上大便干就用了桃仁和杏仁,桃核承气汤里面有桃仁、桂枝、大黄,用桃仁就是针对深层血分这一块瘀滞,尤其是大便干的更加适合。杏仁可以降肺,为什么我们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呢?它降肺的同时还有果仁润的作用,这种润的作用其实是润了太阴和阳明,包括足太阴脾,我们呼吸的气和吃进去的食物都是要在中焦化合,脾气散精,上输于肺;肺朝百脉,再往下敷布。桂枝厚朴杏子汤是通过的这样一个作用平喘的。包括三仁汤也有杏仁,杏仁这个药不是我们简单的理解的止咳平喘、开肺。要回到《神农本草经》的理解,它是一个气药,但是它是气中能理血的药,然后桃仁血分药,但它是血分里的气药,所以李可老中医在治疗这一类疾病,尤其是遇到肺心病这一类瘀滞的时候,就用桃仁、杏仁。如果是心脏这一块,赤芍和桃仁用得多,涉及肺就桃仁、杏仁一起用,之前我们治甲流就是这样用的。只是因为这个病人本气太弱,我们用的量很少。
7.今天跟大家交流这个病人就是真正的气一元论里面的元气。今天跟大家介绍了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七大要点的元气,重要的是怎么理解李老的扶阳,这才是他真正扶阳的意思。前面两天讲到了萌芽,讲到了甲胆,昨天重点讲的来复汤顾护萌芽阴的那一块的蓄健和恢复元气。今天讲了直接启动原动力的破格救心汤,这就是气的一元论,永远记住六气是一气的变现,看到的现象,中医认识到的所有脏腑的功能都是指气的一种运行状态,所以治病我们不管用什么样的术,以偏纠偏其实是以气治气,今天跟大家的交流就到此为止,谢谢!
理:人身元气即原动力(阳阴气津)启动不力。
法:温益元阳蓄健萌芽,启动原动力。
方:破格救心汤加味。
药:熟附子15克,干姜15克,炙甘草30克,山茱萸15克,人参15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活磁石15克,桂枝5克,赤芍30克,桃仁5克,杏仁5克。
学员提问:
您好!
1.破格救心汤救厥阴逆中附子重用,那是不是生附子煮用?煮多长时间?或者用其他附子?
2.土伏火先天转后天卦,土在中,先天后天火与水的转化能更简明说吗?谢谢。
第一个问题:破格救心汤救厥阴逆。
一般不是这样说,第一不清楚救“厥阴逆”提出来指的是什么?
希望能仔细听一下破格救心汤,这个方叫救心,在生死顷刻,指的是阳亡、阴竭、气脱!就是人身体里面的三个根本的东西它都考虑到了。
在临床当中使用的时候,生死顷刻一般我们是用大破格,但是前提不是每个病人用大破格都能救回来的,这就涉及人的本气。
在临床展开使用时,只要是符合这个“阳气不够”,阳气不够回到六经辨证体系里的“少阴”——少阴元气,元气里面包括了阴阳,就是您提出的第二个问题:火怎么变成了水?
现在把两个问题一起讲:少阴这个元气,首先要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它的源头也就是它的妈妈,我们要溯本求源,也就是说(这是)李老走出的中医路的认识。或者是彭子,或者是郑钦安,或者其他医家,是这样认识。你换一个医家可能就不是这样认识的。当代很多医家立足脏腑学说认识五脏的功能(治病也)行,他们是没有这些概念的。
现在因为我们走回了古中医这个系统,李可老中医提出来:中医四部经典形成了完备的中医的理法方药,但是在临证实践时,在这个基础上要灵活,怎么个灵活法?看他的经验专辑,再就是我们提出了要参考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的精髓,这个需要灵活的把握。
那么这个元气是怎么来的?它的状态是什么?它的状态就是“二阴抱一阳”,这个就是“坎卦”。坎卦二阴抱一阳,阴是谁啊,阴就是上一个时空——先天八卦中的“坤卦”,这个坤卦即“至哉坤元”,它是厚德载物,它是指的土,不是指的水,一定要清楚这个概念。“二阴抱一阳”中的“阳”指的是上个时空——先天八卦里的“乾卦”(纯阳),这个对应的就是五行中的火。这些跨时空用了阴阳和五行不同的这些词描述的这个东西,心中要知道它是为了描述这个气。先天八卦里的“乾卦”和“坤卦”,一个“火”一个“土”,是永远看不到的,它要进行化合,一化合一定是选一个“冲和之气”的这样一个化合方式,就像我们叫“中国”、“中华”,用这个“中”,或者“中庸之道”,一定要理解这个字。
这个中就是“乾卦”的一个阳爻掉到坤卦的“中”“内”这一个地方,形成了这个“二阴抱一阳”到了后天八卦,那两个(乾卦、坤卦)就退位了,变成了的这个名叫“坎卦”,这个“坎卦”在后天八卦里面叫“水”,五行里面的认识就是水。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名词是一样的,但代表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先天八卦的“乾卦”和“坤卦”一退位,(后天)就以“坎、离”为主了。我们眼睛能看到的,或者你眼睛看不到的,比如说太空,现代科技帮助你看到了,这个万物就叫作“坎卦”,这个坎卦就叫作万物根本的一个气,就叫作“元气”。其实每个人身上的这个“元气”(坎卦)你也看不到的,你是通过这个人的肤色、高矮、性格、声音、学识、聪明智慧等,你是通过这些来看到的。
所以六气是一气的变现,这个“一元气”它显现出来为什么用六啊?为了简单嘛,这是中国文化。他用天地之间流行的这个气——风寒暑湿燥火,对应了四季的变化。但是在人身上,四季的变化每个刹那都是有的,不是说这个人只有春天没有冬天,这是不可能的。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是完整的,只是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不会去探究这个东西,只是病人病了你才需要判断,怎么判断呢?越简单越好,你用六、用五、用四,比方说卫气营血,用三也就是三焦辨证,用二就是阴阳,用一就是一元气嘛,用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亦可,像胡希恕老先生他的六经八纲辨证,六经就是六个症候群,这样认识都是对天地这个规律的认识。这就是破格救心汤——少阴元气的形成。
对应到方药,元气的根本“火土相生”,人病了常见的规律,一定是普遍规律,常见规律因为阳不够是生寒的,那么这个土总的来说,我们认识这个大地,这个土里面,如果阳不够肯定有一个是“寒”、另外一个就是“湿”,这就是四逆汤的道理。我们流派对此的认识,炙甘草是君药!因为形成万物之后光有阳不行啊,这个阳必须降下来,而且是要降到地下的水阴中,靠的是“土”!这个土对应的药,以炙甘草为主,因为我们把甘草叫作“国老”。
土里面是啥,是因为病了阳不够,自然的常见规律是生寒生湿,这个时候土里面是这个气(寒湿之气),所以配的是干姜!那么干姜的作用不是化这个,是因为阳不够的同时有寒有湿,土要伏它的时候,它(指火)要回来(得)把它化掉,所以干姜的作用叫作迎阳归舍,这就是郑钦安的学术思想,这就是四逆汤这三个药。
在破格救心汤中,有了这个之后了,我跟大家讲过萌芽,(象)生豆芽嘛,要蓄健,蓄健够了就像我睡了一晚上我要睁眼,我要工作,我要体现人的生机,蓄健的过程当中我要有东西,跟大家比喻过就像银行存钱,这涉及我们学过的一个概念,就是肝肾同源,乙癸同源,或者水之源木之根,我要有这个东西(植物)才能开花,这个东西的蓄健在破格救心汤里面就是以“山萸肉”为主,一部分“人参”也同此理论,因为人参还是气津这两个作用,归到土里面——四君子汤、理中汤都是这样的。蓄健够了,只要能升发,就是我们想看到的春天的这种景象,那就是震卦了。
破格救心汤里的活磁石、龙骨、牡蛎,李老把他们称为“三石”,这三石在他的书里面都解释得很清楚了,活磁石功能吸纳上下,维系阴阳,磁石的这种功效我们有耳聋左慈丸嘛;那龙骨、牡蛎功能补益元气,固肾摄精,很难理解的话,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水火互济的这种力,上面的后天八卦的离卦的火和坎卦的水,水火互济的这一个概念。
所以最开始提出的“厥阴逆”应该就是说厥阴直升吗?应该是这样吧?!如果是厥阴直升的话,那第一个你要找它的源头,它为什么直升?针对破格救心汤,必须在这个前提下,水之源木之根,水是木之母啊!这个方,针对的是元阳的不足而生的寒——凝滞经脉,如果厥阴是因为水寒龙火飞。
依据肝胆内寄相火也是因为水寒,不光是龙火飞,雷火、龙雷火都不在位的话,这个时候我们要回到源头找,要解决这个水寒。此时关键是对土的把握——这就是药量的问题了。《伤寒论》里面的格局炙甘草是二两,如果按照柯雪帆教授这种度量衡的换算15.625g,我们一般常用30g。李可老中医救治了大量的垂危病人,生死顷刻,一定要记住前提,这种危重病人他的经验60g(炙甘草)足矣。
也就是说我跟大家交流的这几天,一般我们是用30g。如果说这个时候,我如果理解您提的问题是对的,厥阴还在这样无限制去疏泄这个元气的话,源头就掐在了以附子为主了,炙甘草30g不动的话,附子就要加;但是根据病情,危重生死顷刻我们炙甘草仍用60g。
如果不是这种,比方说癌症晚期,他没有到生死顷刻,没有元气要脱,但是他确实不断大汗淋漓、乏力,你找到的源头还是这一个,炙甘草守60g不变的前提下,附子就是逐日逐日地叠加,我们的经验是5g叠加,加到口唇微麻就不再加了,这个时候就达到了“点火量”,能把这个元气点着了,点火量能够振奋了,那么土这一块我紧紧地固住了,蓄健萌芽这一块的能源我也有了,我需要的是发挥出来的就是适合那个病人的厥阴和缓有序升发的力。
现在药物这一块,一般生附子比较稳,因为没有假药,如果是熟附子因为炮制方法不同你把握不准时,那就用生附子。生熟附子一般用2倍换算,如果说生附子用4.5g,那熟附子就要用9g,如果你用10g,那它就用20g,可以替代的,把握好药物这一关。
不同时空表达的五行,如果不理解可以参考李老亲笔写给第三代门人的那些文字去理解中气。彭子的中气,中气本身在中间,不是上中下这个中,一定是个六合。其实我们人的生命,它还不是简单的三维。如果你很想理解生命,用“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融合的“超玄理论”来理解。这样的一个中医的气的认识。不是简单的上中下,它起码有前后左右,圆运动古中医学的中气,它已经说了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中气,生物生命的由来就是这样来的,它的由来就是大气的升降浮沉化合成的中气,是我们生命的根本,如果我们这样理解至少是六合之内的气的双螺旋的运行,形成的这样一个叫中气,其实就是我刚刚跟大家讲的元气。
我于2006年开始带徒,这一点一直是我和大家所困惑的,一直到去年我们再次把李老的这些东西和彭子、郑钦安的融合起来,再一次讲了“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转,轴停轮止”,这个轴它是斡旋的,斡旋就是指的六合之内的升降。对应到人的身上,因为有这个概念叫中气,这个中气对应到人的物种身上,这个中气就是以脾胃为主了。整个降的话,如果说一个不降,比方说胃气不降,胃气不降不是单纯的胃不降,人身只有一口气,胃不降往往是肺胆胃同主降,那两个也会不降。比方说既咳嗽、又呕吐、又便秘,那就是肺胆胃都不降了,这就是人这个物种的规律。
所以通过一个病例讲这个医理的同时,大家一定要参悟生命,这个生命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就像孔子说的“不知生,焉知死”,一定知道生命正常常态是什么,一旦病了我找规律,找规律下面更详细的规律,这就是中医流派林立的道理,有些人治病效果很好主要是暗合了天地之间的规律了。